清史2:內憂外患

清史2:內憂外患

《清史2:內憂外患(普及版)》為蔡東藩撰寫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之一。《清史2:內憂外患(普及版)》內容始自女真貴族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清世祖定都北京,統一中國,一直到辛刻革命推翻清王朝為止。作者將清代近三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編寫成通俗演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的歷史情況,對讀者了解清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清史2:內憂外患
  • 出版社: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203957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清史2:內憂外患(普及版)》:風靡海內外的一部通俗歷史巨著,毛澤東案頭的一部常備書。浩浩一千餘回,寫盡幾度春秋。這是一部通俗的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書、生活教科書、歷史教科書、文學教科書。該書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蔡東藩所著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兩部全書包括《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朝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總計11部1040回,約600萬字。 本冊為《清史(2內憂外患普及版)》。
《清史2:內憂外患(普及版)》是青少年文史知識普及讀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圖書目錄

第一回 分八路進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華齡
第二回 征金川兩帥受嚴刑 降蠻酋二公膺懋賞
第三回 御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酋遭擒
第四回 滅準部餘孽就殲 盪回疆貞妃殉節
第五回 游江南中宮截髮 征緬甸大將喪軀
第六回 傅經略暫平南服 阿將軍再定金川
第七回 平海島一將含冤 定外藩兩邦懾服
第八回 太和殿受禪承帝統 白蓮教倡亂釀兵災
第九回 誤軍機屢易統帥 平妖婦獨著芳名
第十回 撫賊寨首領遭擒 整朝綱權相伏法
第十一回 布德揚威連番下詔 擒渠獻馘逐載報功
第十二回 撫叛兵良將蒙冤 剿海寇統帥奏捷
第十三回 兩軍門復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亂鬧皇城
第十四回 聞警迴鑾下詔罪己 護喪嗣統邊報驚心
第十五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第十六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瑤欽使報功
第十七回 飲鴆毒姑婦成疑案 焚鴉片中外起兵端
第十八回 林制軍慷慨誓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
第十九回 關提督粵中殉難 奕將軍城下乞盟
第二十回 效尸諫宰相輕生 失重鎮將帥殉節
第二十一回 奕統帥因間致敗 陳軍門中炮歸仁
第二十二回 江寧城萬姓被兵 靜海寺三帥定約
第二十三回 恰制軍巧結台灣獄 徐總督力捍廣州城
第二十四回 清文宗嗣統除奸 洪秀全糾眾發難
第二十五回 欽使迭亡太平建國 悍徒狡脫都統喪軀
第二十六回 駱中丞固守長沙城 錢東平獻取江南策
第二十七回 陷江南洪氏定製 攻河北林酋挫威
第二十八回 創水師衡陽發動 發援卒岳州鏖兵
第二十九回 湘軍屢捷水陸揚威 畿輔復安林李授首
第三十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圓明園四春爭寵
第三十一回 羅先生臨陣傷軀 沈夫人佐夫抗敵
第三十二回 瓜鎮喪師向營失陷 韋楊斃命洪酋中衰
第三十三回 智統領出奇制勝 愚制軍輕敵遭擒
第三十四回 四國耀威津門脅約 兩江喋血戰地埋魂

序言

革命功成,私史雜出,排斥清廷無遺力,甚且摭拾宮閫事,橫肆譏議,識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無失德也,則垂至億萬斯年可矣,何至鄂軍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時之燕書郢說,則罪且浮於秦政隋煬,秦隋不數載即亡,寧於滿清而獨永命,顧傳至二百數十年之久歟?昔龍門司馬氏作《史記》,蔚成一家言,其目光之卓越,見解之高超,為班范以下諸人所未及,而後世且以謗史譏之;烏有不問是非,不辨善惡,並置政教掌故於不譚,而徒采蝶褻鄙俚諸瑣詞,羼雜成編,即詡詡然自稱史筆乎?以此為史,微論其穿鑿失真也,即果有文足征,有獻可考,亦無當於大雅;勸善懲惡不足,鬻奸導淫有餘矣。
鄙人自問無史才,殊不敢妄論史事,但觀夫私家雜錄,流傳市肆,竊不能無慊於心,憬然思有以矯之,又自愧未逮;握槧操觚者有日,始終不獲一編。而孰知時事忽變,帝制復活,籌安請願之聲,不絕於耳,幾為鄙人所不及料。顧亦安知非近人著述,不就其大者立論,胡人犬種,說本不經,衛女狐綏,言多無據;鑒清者但以為若翁華胄,夙無穢聞,南面稱尊,非我莫屬;而攀鱗附翼者,且麇集其旁,爭欲借佐命之功,博封王之賞,幾何不易君主為民主,而仍返前清舊轍也。
竊謂稗官小說,亦史之支流余裔,得與達古者並列;而吾國社會,又多歡迎稗乘,取其易知易解,一目了然,無艱僻淵深之慮。書籍中得一良小說,功殆不在良史下。私心怦怦,爰始屬稿而勉成之。自天命紀元起,至宣統退位止,凡二百九十七年間之事實,擇其關係最大者,編為通俗演義。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至關於帝王專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成書四冊,凡百回,都五六十萬言,非敢妄擬史殘以之供普通社會之眼光,或亦國家思想之一助云爾。稿甫就,會文堂迫於付印,未遑修飾,他日再版,容擬重訂,閱者幸勿誚我疏略也。是為序。中華民國五年七月古越蔡東藩自識於臨江書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