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村

清口村

清口村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舂陵江鎮(原飛仙鎮)南部,人口超過一萬人,是湘南第一大村,此村有傳統的竹蓆加工技術,村里80%以上人口都外出經商,飛仙鎮外出人口主要之村,他們在珠江三角洲從事竹器加工和經商,帶活了整個行政村及周邊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口村
  • 外文名稱:Qingkou Cun
  • 別名:清溪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舂陵江鎮
  • 電話區號:0735
  • 郵政區碼:424400
  • 面積:7.36平方公里
  • 人口:一萬以上
  • 方言:湘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文峰塔
  • 車牌代碼:湘L
  • 年平均氣溫:20.7℃
  • 別名:青口村
主要產物
清口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7℃,最低氣溫為1月份,最高氣溫為7月份,年平均日照1662.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每年無霜期平均為314.4天,村域人口眾多。
歷史文化
清口村歷史悠久,全村共三姓即劉、雷、舒,三姓人家劉姓人口最多,民國早期,舒姓人口在村占的比例很大,但國民黨撤台灣以前對大型村落清理時,對清口村實行清村政策,把村子燒毀一半,導到舒姓民眾受災最嚴重遷移到其他地方。隨著新中國成立,土地改革分田到戶,由於人多田少,導至村民只能發展手工藝及經商,形成了以加工及銷售一條線的商業模式。在60年代初期村中建起的紅七工廠主要生產的產品以竹器為主,遠銷全國各省。
清口村(Qingkou Cun)
原名“清溪”,村有清水小溪從塘井流出而得名,後避免同名而改為“清口”。 1958年7月系飛仙公社清溪大隊,1971年6月更名為飛仙鄉清溪村,1995年8月撤鄉設鎮,更名為清口村。清口村由三個自然村34個村民小組組成,(即塘尾、西塘下、清口)轄區位於桂陽縣的西南部,是桂、嘉兩縣的交界之地,東與本鎮的洪家村相鄰,南與嘉禾縣石橋鎮的岐風村為界,西與本鎮的梓木村、理坪村接壤,北與本鎮的新窯、官田村相連、轄區東面橫跨1.6千米,南北縱長4.6千米。轄區現有人口10000餘人,號稱“湘南第一大村”。
村域經濟主要以竹藝加工業和勞務輸出為主。該村人平耕地不足0.3畝,人多地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達3000餘人,是該鎮勞務經濟最發達的村。村域經濟以種植水稻和勞務為主,村里特產有竹器和環保磚。竹器加工是該村傳統的手工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80%的勞動力熟悉製作竹片席、竹編席、竹麻將蓆、竹篩子等工藝,產品暢銷廣東、廣西和港、澳。飛仙竹器工藝歷史悠久,原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改革開放後,飛仙鎮人大量外出務工經商,目的地主要是廣東沿海,其中清口及其附近村落多經營竹製品生意,並且由返鄉村民成立了清口竹木工藝有限公司,該公司預計年產值可達3000餘萬元,可解決當地就業人員200餘人。同時擁有環保磚廠2個,年純收入可達400餘萬元。石料廠一個。轄區有國小一所,在校學生210餘人,老師3名,有村衛生所2個,醫生2人,一個為鎮衛生院開設的,另外一個為本村的村民開設的,為村民就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通有水泥路,各自然村均通公路。轄區總耕地面積2610餘畝。其中水田2400餘畝,旱地210畝,山河8000餘畝。
2012年湖南省行政區劃調整公告(3號),桂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如下:將飛仙鎮、余田鄉、十字鄉、古樓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舂陵江鎮。
交通旅遊
自駕游遊客開車走岳臨高速到舂陵江互通下車,經由X074縣道,途徑飛仙橋到長隆村轉X069縣道,到洪家村再到清口村,村內有桂陽著名古塔文峰塔。塔山內有喀斯特地形溶洞數個,溶洞風景秀麗待開發。
公交交通便利,清口村每日早上發車2趟到桂陽縣城、郴州市汽車總站,每日下午2趟車從郴州途徑桂陽再途徑飛仙橋到清口村。
每逢春節、清明節,大量外出務工村民回村,幾百輛車子從廣東返回村里,村中央的道路因為年久失修,節假日時村中路時常堵車2-4小時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