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荷蘭人首次踏足中國,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成立,中荷兩國的官方交往由是展開。明朝末年,荷蘭人多次企圖與明朝接觸,成效不彰。入清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多次叩關,中荷官方交往趨於頻繁。 順治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為拓展對華貿易,先後派出初璘(Frederick Schedel)、瓦赫納爾(Zacharias Wagenaer)、杯突高齧(Pieter de Goyer)、惹諾皆色(Jacob Keyzer)、巴隆(Hendrik Baron)等外交官五次訪問中國,與清廷展開相當頻密的接觸。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Research on the Dutch embassy in China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1644-1795)
論文作者
林發欽著
湯開建指導
學科專業
中國古代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暨南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大使 中外關係 外交史 荷蘭 清代
館藏號
D829.563
館藏目錄
2010\D829.563\1
內容簡介
1其中由杯突高齧率領的荷蘭使團更直接訪問北京,成為清代中荷首次最高層的交往,影響深遠。 康熙年間,中荷兩國圍繞台灣問題和貿易問題,展開深度的戰略合作和外交談判。荷蘭東印度公司先後派出丹鎭老磨(Constatijn Nobel)、彼得·范·侯爾恩(Pieter van Hoorn)、賓先吧芝(Vincent Paets)等使節訪華,過程曲折。 雍乾年間,中荷關係繼續發展,乾隆五十九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著名外交官德勝(Isaac Titsingh)率領使節團訪京,成為鴉片戰爭以前歐洲派到中國的最後一個大型外交使節團。然而,使團以恭順的態度換來“無功而回”的結果,在歐洲引起廣泛的討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世中西關係的發展。 透過對上述清代前期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荷蘭遣華使團的考述,重現了早期中荷關係的許多細節,從中可以看出中荷兩國對“朝貢貿易”與”自由貿易”兩種不同的貿易體制各有理解,是造成兩國早期交往斷斷續續出現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論文總結分析了遣華使節的生平及其對中西交往的貢獻、荷蘭貢品與清廷回禮對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中荷關係對中歐關係的影響等問題。 博士論文充分利用大量的中文史料,引入國內比較少人關注的古荷蘭文原始檔案的中譯和英譯,透過多語種史料的排比和分析,能夠比較完整地重現清代前期中荷交往的脈絡,並詮釋當中各項史事的因由和影響,填補了國內清代中荷關係史研究的一些空白。 關鍵字:清 荷蘭 中荷關係 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