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何紹基隸書惟川

漢代隸書工整精巧,結體扁平,筆畫間有波磔,為歷代書家所推尊。清代碑學諸家,幾乎無不以擅隸為本。據史載何紹基專習隸書較為晚,是從六十歲開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何紹基隸書惟川
  • 隸書:工整精巧
  • 結體:扁平
  • 筆畫間:有波磔
專長,風格,體式,

專長

在濟南濼源書院、長沙城南書院等期間裡,不間斷地遍臨漢代名碑古本,尤以對《張遷》、《禮器》二碑用功最深,各臨百過。就是外出旅途中,都將碑本揣在懷戀局旬中,閒余拿出來研讀。後來又臨有《西狹頌》、《乙瑛》、《史晨》、《曹全》、《衡方》、《石門頌》、《華山》、《武榮》等諸碑,並有大量墨跡傳世,嫌懂良為後學者留下了珍貴的墨寶。近代書法家曾熙評道:[本朝言分書,伊、鄧並稱。伊(秉綬)守一家,尚涵書卷之氣。鄧(石如)用偃筆,肉豐骨嗇,轉相仿效,習氣滋甚。道州以不出世之才,出入周秦,但取神骨,馳騁兩漢,和以天倪。當客歷下,所臨《禮器》、《乙瑛》、《曹全》諸碑,腕和韻雅,雍雍乎東漢之風度。及居閥只拜埋長沙,臨《張遷》百簽提余通,《衡方》、《禮器》、《史晨》又數十通,皆以篆、隸入分,極晚之歲,草篆分行治為一爐,神龍變化,不可測已,五嶺入湘起九嶷,其靈氣殆盡輸之先生腕下矣。
清何紹基隸書惟川

風格

從何紹基所臨大量碑文來看,書體是自己的筆法,所具有的是漢隸的神韻。他的隸書,婉和韻雅,古茂樸厚,運筆渾圓,筆道灑脫空靈、峻逸。其[顫筆]拙厚有趣,點劃之間筆斷意連,無做作之氣。章法上,虛實相間,字與字雖無牽連之筆,卻使人感到氣勢緊密,生動耐視。
何紹基擅長各種書法體勢,在篆書方面的成就也是卓越的。其早年對金石篆刻頗為嗜好,如同他繪畫一樣,也曾治過印,且下過功夫,只是不輕易作而已,所悼榜巴以這方面的傳世作品極少。其所臨過金文不下二十種,著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鐘》、《楚公鐘》、《叔邦父簠》、《蔡殷》等。揣摩其作品,可知其篆書出自周秦籀篆,用筆遒勁,古拙而有奇趣。《霎岳樓拒寒才簽筆談》評道:“(何紹基)所臨三代鼎彝款識,皆自出機杼,興至時遇紙則書,神融筆暢,妙緒環生,移其法以寫小篆,遂爾天機洋溢,獨得仙證。”

體式

在篆書體勢上,何紹基是大篆小篆都寫,從書寫形式上,書聯、屏條、橫幅等都具備,是在吸取古人書藝養分的基礎上,將行書的氣、隸書的勢有機地糅入。筆道上,方筆圓筆、粗筆細筆渾然一體,所呈現出獨具一格的篆書風貌,是眾所漏格催不及的。而在凡能體現其風格的楷書、行書、草書及隸書作品中,均參有篆意,形成各種書體都呈現出古拙樸茂之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