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窮搜博採,在詳細占有資料基礎上,吸收學術界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歷史學、語言學、地理學、民族學、政治學、經濟學、人口學等方法,對清代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制度、農牧業、工礦業、商品流通、城鎮的興起與發展等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考察,力求真實地反映其變化歷程,並給予客以的評價,以期從中吸取教訓,獲得有益的啟示。
作者簡介
蔡家藝,男,漢族,1938年生,廣東省普寧縣大南山鄉什石洋村人。196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今改為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從事中國北方民族史及清代西北邊疆史地研究。1988年被評為副研究員,1994年晉升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與人合作著有《中國民族史》、《宋遼金時期民族史》、《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北疆通史》、《準噶爾史略》等書,學術論文有《準噶爾的畜牧業》、《準噶爾的農業》等30餘篇。
目錄
引言
第一編 清代前期新疆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準噶爾汗國的勃興
第一節 17世紀初年以前的新疆社會
第二節 準噶爾汗國的強盛
第三節 準噶爾汗國時期新疆的社會制度
第二章 準噶爾汗國時期新疆的社會經濟結構
第一節 畜牧業和農業
第二節 手工業生產及其內部交換
第三節 對外貿易
附錄1-1 新疆1735-1754年貢市交換
附錄1-2 新疆1735-1754年定期互市交換
附錄1-3 新疆1735-1754年進藏熬茶貿易
第二編 乾嘉道時期新疆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清朝政府統一新疆及其建制
第一節 清軍平定準噶爾及大小和卓木之亂
第二節 清朝政府對新疆的軍政統治
第二章 清朝統一新疆後農牧業的發展
第一節 兵屯、遣屯和回屯的創置與推行
第二節 戶屯、旗屯的建立與嬗變
第三節 南疆農村經濟的恢復與屯墾的全面展開
第四節 畜牧業生產的重建及其繁衍
第三章 工商業的進步與提高
第一節 手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第二節 多元結構商人階層的形成與商品流通的擴大
第三節 “外藩”民族貿易的開放與高漲
第四節 城鎮經濟的繁榮
附錄2-1 乾隆年間新疆的兵屯情況
附錄2-2 乾嘉道時期的兵屯情況
附錄2-3 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內地移民一覽表
附錄2-4 烏魯木齊、巴里坤地區戶屯墾地面積表
附錄2-5 伊犁戶屯墾地面積表
附錄2-6 官牧廠建置一覽表
附錄2-7 清代新疆重要城鎮建置一覽表
第三編 新疆建省後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內憂外患與行省的設立
第二章 新疆社會經濟的復甦與提升
第三章 近代社會經濟因素的萌芽
附錄一 東察合台汗國世系、葉爾羌汗國世系和準噶爾汗國世系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三 重要名詞索引
後記
第一編 清代前期新疆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準噶爾汗國的勃興
第一節 17世紀初年以前的新疆社會
第二節 準噶爾汗國的強盛
第三節 準噶爾汗國時期新疆的社會制度
第二章 準噶爾汗國時期新疆的社會經濟結構
第一節 畜牧業和農業
第二節 手工業生產及其內部交換
第三節 對外貿易
附錄1-1 新疆1735-1754年貢市交換
附錄1-2 新疆1735-1754年定期互市交換
附錄1-3 新疆1735-1754年進藏熬茶貿易
第二編 乾嘉道時期新疆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清朝政府統一新疆及其建制
第一節 清軍平定準噶爾及大小和卓木之亂
第二節 清朝政府對新疆的軍政統治
第二章 清朝統一新疆後農牧業的發展
第一節 兵屯、遣屯和回屯的創置與推行
第二節 戶屯、旗屯的建立與嬗變
第三節 南疆農村經濟的恢復與屯墾的全面展開
第四節 畜牧業生產的重建及其繁衍
第三章 工商業的進步與提高
第一節 手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第二節 多元結構商人階層的形成與商品流通的擴大
第三節 “外藩”民族貿易的開放與高漲
第四節 城鎮經濟的繁榮
附錄2-1 乾隆年間新疆的兵屯情況
附錄2-2 乾嘉道時期的兵屯情況
附錄2-3 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內地移民一覽表
附錄2-4 烏魯木齊、巴里坤地區戶屯墾地面積表
附錄2-5 伊犁戶屯墾地面積表
附錄2-6 官牧廠建置一覽表
附錄2-7 清代新疆重要城鎮建置一覽表
第三編 新疆建省後的社會經濟
第一章 內憂外患與行省的設立
第二章 新疆社會經濟的復甦與提升
第三章 近代社會經濟因素的萌芽
附錄一 東察合台汗國世系、葉爾羌汗國世系和準噶爾汗國世系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三 重要名詞索引
後記
叢書信息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研究叢刊 (共26冊), 這套叢書還有 《清代外交禮儀的交涉與論爭》,《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國之大臣》,《清史纂修研究與評論》,《清代北京旗人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