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寶

清代御寶

御寶是國家和皇權的象徵,秘藏於皇宮之內。御寶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都有製作,只不過大多隨著王朝的更替盡被損毀而已。只有作為中國封建制度最後階段的清朝的御寶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認識和考察皇帝御寶極為難得的樣本。清代御寶制度從肇始、確立到消亡的過程,也正是清朝統治由盛到衰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御寶
  • 記載數量:共有御寶29方。內宮收貯6方
概述,形制和安置,

概述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室定鼎北京。入關伊始,規章待立,必然要借鑑前朝的制度治理國家,御寶製作也是如此。有清一代,御寶的製作在順治朝盛況空前,許多御寶應是在這時創製的。據清朝檔案記載:順治元年十月十七日,冊封諸貝勒、貝子,其誥命上皆鈐用“奉詔之寶”;十月二十六日,以故諾木圖衛征之子博羅襲本牛錄職,頒給敕書,其上亦鈐用“奉詔之寶”。這方“奉詔之寶”是順治初年專門鈐蓋在皇帝誥命、敕書上的御寶。順治十年(1653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準西納之班珠爾盆錯承襲他祖父通慧淨覺國師的世職,頒給誥書及印信,誥命上鈐用“所降之寶”。其他御寶,缺乏史料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述皇太極天聰年間的五方御寶此時仍在使用。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欽定大清會典》修成,其中記載當時共有御寶29方。內宮收貯6方,有“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受命之寶”、“皇帝之寶”、“天子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內庫收貯23方,分別為“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廣運之寶”、“御前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敬天勤民之寶”、“表章經史之寶”、“欽文之璽”、“丹符出驗四方”、“巡狩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奉天法祖親賢愛民”、“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等。與皇太極時期相比,其規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看來在順治、康熙兩朝御寶製作量相當大。綜觀這29方御寶,寶文重複的除外,共有26種。與明朝24方御寶相比,其中“奉天法祖親賢愛民”、“敕正萬邦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是清代新增,而“大清受命之寶”只不過是將“大明受命之寶”中的“大明”換成了“大清”,其餘22種御寶文字與明朝御寶完全相同,而且標註的各寶使用情況也與明朝御寶基本一致。這說明清早期御寶是參照明代御寶製作的,是明代御寶的延續。
至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欽定大清會典》時,所記載的御寶數目及內容仍然沒有變化。這說明康熙至雍正年間清代御寶制度經歷了一個相對穩定時期,也為乾隆皇帝重新厘定御寶奠定了基礎。
乾隆初年,可稱為國家御寶之印璽已達二十九種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關文獻的記載失實,用途不明,認識錯誤甚多,造成混亂狀況。針對這種情況,乾隆十一年(1746年), 乾隆皇帝對前代皇帝御寶重新考證排次,將其總數定為二十五方,井詳細規定了各自的使用範圍。
這二十五方御寶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二方.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重新排定後的二十五寶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寶的寶文,除青玉“皇帝之寶”為滿文篆書外,其餘全部為滿文本字和漢文篆書兩種文字。乾隆十三年,創製滿文篆法。為使御寶上的滿漢文字書體協調,乾隆皇帝特頒旨,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青玉“皇帝之”
四寶因在清人關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輕易”外,餘二十一寶一律改鐫,將其中的滿文本字全部改用篆書,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五寶。
二十五寶平時蜜藏於紫禁城交泰殿的寶房中,一寶一房。寶房為兩重,皆木質,製作精美。寶置木几上,外罩繡龍紋的黃緞罩,分列於御座左右。二十五寶質地有金.玉. 檀木,印紐有交龍.盤龍.蹲龍型制,雕制精美,同時也是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典章文物。寶,老實的說就是印信,與關防鈐記一樣的。寶的種類不一,猶如人家考藏書畫,校讀書籍,書札印信各是各的圖章一樣。不明白寶的情形的人往往有兩種錯誤:一、寶只是一個“傳國璽”,這東西就象“九鼎”那樣重要,得之者王。二、寶乃是一個皇帝有一個。不錯,每一個皇帝是有他自己年號的寶和一切璽,但與一朝傳用只寶不同;一個是私印,一個是公用的印。例如汲古閣的印,凡毛家的子孫仍可沿用,而毛晉的印只有毛晉用。一朝的寶是這一朝前前後後的皇帝通用的,而每一個皇帝又各有他自用的自己年號的寶。交泰殿所放的25顆寶,就是清代帝王通用的印信,並沒有什麼傳國璽從前朝相傳下來放在那裡。

形制和安置

寶的形制和安置,我們可以看這段乾隆十一年御製的《寶譜序》文:“國朝受天命,采古制璽,掌以內閣,承收以宮殿監正,襲以重盝,承以髹幾設交泰殿中,以次左右列。當用,則內閣請而用之。其質有玉,有金,有檀香木。玉之品有白,有青,有碧。紐有蛟龍,有盤龍,有尊龍。其文,自太宗皇帝以前,專用國書(按既滿文),既乃兼用古篆。其大小,自方六寸至二寸一分不一。”
現在交泰殿25個黃綢罩著的木架里就是些寶。這25的數目,也是乾隆十一年定的。《寶譜序》云:“嘗考《大清會典》載:御寶二十有九;今交泰殿所貯三十有九。會典又云:宮中收貯者六,內庫收貯二十有三,今則皆貯交泰殿。數與地皆失實。……且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璽玉自古無定數。今交泰殿所貯,歷年既久,記載失真,且有重複者,爰加考證,排次定為二十有五,以復天數。……”
25顆寶,《寶譜序》上記出了它們的質地大小紐形和用途。這些寶,現在卻有的不是乾隆十一年制的,是十三年重鐫的,《寶譜序》後有一段十三年御製文:“《寶譜》成於乾隆十一年丙寅,越三年戊辰,始指授儒臣,為清文各體篆書,而清文則用本字者,以國書體未備也。今既定為篆書,當施之寶印,以昭劃一。按譜內青玉皇帝之寶,本清文篆文,傳自太宗文皇帝時,自是以上四寶均先代相承,傳為世守者,不敢輕易。其檀香皇帝之寶以下二十一寶,則朝儀綸誖所常用,宜從新制;因敕所司,一律改鐫,與汗篆文相配,並紀之《寶譜序》後雲。”
寶璽是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徵。在清代,由於治國的需要,皇帝擁有許多用於各種公務的寶璽,而在這眾多的寶璽中,最重要的要屬“皇帝之寶”。   在乾隆欽定的交泰殿25寶中,保留了兩方“皇帝之寶”。一方為青玉質地,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龍紐,這方寶璽的獨特在於不僅是先帝遺下的寶璽,而且是乾隆以前眾多寶璽中唯一的一方清書篆體的寶璽。另外一方“皇帝之寶”,質地為檀香木,滿漢篆文合璧,左滿右漢。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七分,盤龍紐。這是清帝眾寶璽中唯一的一方木質寶璽,由於那方青玉的“皇帝之寶”被列為先祖的傳國璽,儘管寶譜上規定了其功用為“以布詔敕者”,實際上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倒是在日常公務中發布詔令文書,住注用木質的“皇帝之寶”,也就是說,實際上木質的“皇帝之寶”不但具有“以肅法駕”的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布詔敕”的功能。通過對清代皇帝詔令文書中寶璽的使用狀況統計來看,用得最頻繁的正是這方木質的“皇帝寶璽”。而另一個有趣的情況是,皇帝眾寶璽中恰恰這方木質的寶璽最不好打譜,故宮博物院的方斌先生曾親自將交泰殿的25寶打譜,他介紹說25寶中唯有這方木質的“皇帝之寶”最難打譜,一方面是木質在重量上不如金石,同時印面—和光滑程度也不如金石,這在具體操作中,不但不容易受印泥,而且還愛跑紙。
清代御寶
這方木質“皇帝之寶”之所以在25寶中被列於除前四方傳國璽寶外的21方日常公務寶璽的首位,說明了它的重要。而按規定交泰殿的25寶照例是不準出乾清門的,只有這方木質的“皇帝之寶”是個例外。據史載:凡皇上行圍及駐蹕圓明園,這方木質“皇帝之寶”都要隨駕。當然其制度十分的嚴格。通常由內閣典籍廳提前發文知會交泰殿管印內監,屆時典籍官會同內閣學士一同前注乾清宮,交泰殿的太監將寶璽請出,雙方在乾清門西一間的廂房中一同打開寶匣,由學士驗明後,放入匣中鎖好,典籍官捧出景運門。到內閣制誥房,學士打開寶匣,交與護寶侍讀學土驗明鎖好。由專門的人員用黃布包好,並用九條黃布帶周匝捆妥,而後由專門的背寶官背好上馬與護寶官們一起進發。到了所在地,則交與當地行宮的太監驗明保管,以備皇帝所用。回蠻時,依然由內閣學士向當地行宮的管寶太監請寶,驗明後,交由護寶官、背寶官負責。回到大內,護寶、背寶官在誥敕房開寶交與學土驗明鎖好,由典籍官捧之入宮,依舊在乾清宮西一間與交泰殿內監開匣驗寶,並由首領太監確認後,由內監鎖好後捧入交泰殿安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