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樺
基本介紹
- ISBN:9787300016566
- 作者:陳樺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年10月
- 頁數:402
- 定價:15.00元
- 裝幀:簡裝本
- 叢書:清史研究叢書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樺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樺...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顯恩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87年廣州國際清代區域社會經濟史暨全國第四屆清史學術討論會的論文集,收入會議論文92篇,書末附有《1987年廣州國際清代區域社會經濟史暨全國第四屆清史學術討論會述評》,以資廣大讀者參考。原擬請傅衣凌教授為本書作序,不期當書稿即將...
《清代常關與區域經濟研究》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聲豐。內容簡介 該書作者主要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關稅稅收檔案,運用長時段與短時段,實證與計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常關和區域經濟之間的關係為中心,考察了清代常關制度的發展演變以及區域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以往學者把清代 常關視為落後...
《清代鄂西南山區的社會經濟與環境變遷》是2018年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鄂西南山區是湖北省境內經濟發展較落後地區,另一方面,鄂西南山區又是湖北省境內生態環境相對較好的地區。清代是鄂西南山區資源開發、經濟成長和環境演變的重要階段。本書試圖通過研究不同區域社會的生存方式、社會形態的演變及其與生態環境的...
三、清代廣西私鹽盛行的原因 四、清代廣西抑制私鹽活動的措施 五、清代廣西私鹽活動對地方社會的影響 小結 新桂系時期政府主導下的桂東南經濟開發 一、桂東南地區經濟開發基礎 二、新桂系政府統籌下的經濟開發政策 三、新桂系政府主導下的桂東南經濟開發概況 四、新桂系政府主導下的經濟開發對區域的影響 小結 ...
13、《甲午戰後的中國農業封建性僱傭勞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1期;14、《甲上午戰爭後的農村換工勞動及其向僱傭勞動的演變》,《中國農史》,1992年第1期;15、《清代熱河台灣永佃制度比較研究》,《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1992年;16、《清末民初農業發展轉折時期的政策思路...
《國計民生明清社會經濟研究》是一本書籍,定價52.00元,出版時間2008-9。內容介紹 《國計民生明清社會經濟研究》主要內容:清代禁酒禁曲的初步研究;清代廢除匠籍的歷史意義;清代江南與新疆地區的絲綢貿易;明代嘉靖年間江南的門攤稅問題;明代萬曆後期通番案述論;明代絲織品加派述論等。作品目錄 清代禁酒禁曲的...
(二)清代至民國時期八尺江流域移民分析 四、清至民國時期移民對八尺江流域變遷的影響 (一)移民對八尺江流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二)方言的變遷 (三)戲劇的多元化 (四)信仰的互融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清代都柳江下游地區的移民與社會變遷 一、清代都柳江下游地區政區沿革與區域開發 (一)都柳江下游地區的政區...
陳樺,1956年生,北京市人,歷史學博士。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後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讀碩士生課程。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經濟卷》、《清史編年·道光卷》等等。圖書目錄 前言上編 ...
的美譽。清代以後,徽商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發揮其作用,由於徽州人持續不斷地遷入和流動,對於江南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除了為江南輸送了大批人力資源之外,也帶來了財富與商業規範。本書在江南文化視野下,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綜合考察徽商和徽州文化,及其與江南社會的豐富互動關係。
二、從領主制經濟到地主制經濟78 治理與變遷:明清楚雄地區社會經濟研究目錄 第三章儒學教育的展開81 節明代儒學教育的展開81 一、時代背景81 二、儒學84 三、書院90 第二節清代儒學教育的推進93 一、儒學93 二、義學96 三、書院102 第三節儒學傳播對楚雄地區的影響108 一、人才之培養109 二、文化之交融114 ...
上卷:生態環境與明清社會變遷 世紀之交的中國生態環境史 生態環境與社會變遷 清代至民國時期陝西南部的環境保護 台灣故宮“史館檔”與《清史稿·災異志》明清人的“奢靡”觀念及其演變 下卷:明清以來的商業、人口與農村經濟 “陝商”主體關中說 明清時期的陝西商人資本 區域社會·商業資本·商人行為 乾隆時期的商業“...
四、明清時期廣東經濟作物種植髮展的原因 五、明清時期廣東經濟作物迅速發展的意義 明清廣東的農田水利事業 一、明清時期廣東農田水利建設的形式 二、明清時期廣東農田水利工程的經營和管理 三、明清時期廣東修築堤圍和灌溉提水技術的進步與著名的治水人物 四、明清時期廣東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略論清代前期...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陳加林,1981年出生,安徽無為人,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曾主持完成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課題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上海市教委等課題多項,參編《江南區域史研究論著目錄》,在《都市文化研究》、《傳統文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袖中東海一編開:域外文獻與清代社會史研究論稿》是2015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忠。內容提要 歷史研究的視野不當囿於國別,而應以具有相互聯繫的區域作為論述的空間,探討跨國家和跨區域的技術傳播、貿易以及相關的諸多交往。在明清時代,東亞是個具有頻繁經濟、文化交流的區域空間,在東亞視域中考察中國區域...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 清史,清代經濟史。社會兼職 中國史學會理事,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歷史)成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出版圖書 主要著作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清史編年·道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十八...
葉先生還先後主持國家重點項目“明清廣東社會經濟史研究”、“近代華南農村研究”。著有《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史研究》,主編兼撰稿人有《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清代通史-第五卷》(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研究》、《廣東航運史-古代編》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含英文版)、《歷史研究》...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版 53 《五千年的大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遠意義》《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93年第1期 54 《中國傳統社會的皇權與精耕農業》《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3期 55 《競爭與壟斷——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殊性》《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91第3期 56 《對市場缺陷的一種補救...
1987年第1期)、《康熙統一台灣的政策與劉國軒的最後選擇》(《天津社會科學》1985年第1期)、《略論清代並非閉關鎖國》(《中外關係史論叢》第3輯,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出版)、《略論清代中後期天津城市經濟》(《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出版)、《清代經濟的興衰與對外交往》(《天津社會科學...
⒓《國外明清經濟史新著紹介三種》,《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 (與楊國楨教授合作,第二作者)。⒔《1987年國際清代區域社會經濟史暨全國第四次清史學術討論會概述》,《廣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⒕《論清代中葉廣東米糧的季節差價》,《中山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⒖《論清代前中期廣東缺糧的原因...
49.《清初四川“招民墾荒”和經濟發展》,《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 50.《明代的內河航運》,《明史論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51.《清代山東糧食畝產的估算》,《慶祝王鐘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 52.《清代農村伙種關係試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陳二廠先生雜憶》,《陳宦研究資料專集》1988年 《康雍乾三朝滿漢京旗房地契約四種》③,《北方民族》創刊號,後收入《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試析康熙之農本思想》③,《四平民族研究》第1期,收入《滿族研究文集》《蒙古世系譜作者及其他》③,《蒙古史研究》第3期 《滿族史研究集》(主編),中國社會科學...
主要研究成果 一、專著 1、《近代冀魯豫鄉村》(合著;1999年獲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轉型期的華北農村社會》,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二、論文 1、《清末“振興工商”研究》,《近代史研究》,1988第3期 2、《清代華北的農業改制問題》,葉顯恩主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
2.主持2009級校級科研課題“明清女性的經濟收入與消費時尚” (09LSX01);3.主持2006年校級科研課題“清代皖江圩區社會經濟研究” (05LSYB01),已結項。4.主持2007校級科研課題“明代商業浪潮中的婦女地位變遷” (07LSYB001)。已結項。5.參與教育部211重大課題“對外開放史研究”,承擔明清對外開放史部分...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清史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組組長,曾為中央領導人就重大歷史議題做專題報告。多次前往英、法、德、日等國進行學術交流,主持多項重大科研課題。著有《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 《清史編年·道光卷》、《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經濟卷...
主講研究生課程計有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地方歷史文獻的類型與解讀、史學信息與評論、江南社會史研究、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專題等。課題 1.“江西現存歷代碑刻資料彙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課題,2005—2007年,項目編號0449,主持。2.“《江西通史·清代前期卷》”江西省社科重點項目,項目號03ls07,...
10. 《清代後期廣東絲織工場的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11. 《試論清代廣東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區里甲制度中“戶”的衍變》,《中山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13. 《對清代區域經濟特點的探索》,《南方日報》1988年3月28日;...
12月,中國經濟史學會、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中國歷史上的“三農”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江蘇南京,報告題目為《清代湘贛邊區的移民與區域社會變遷》。2009年8月初,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主辦的“第七屆歷史人類學高級研修班”,廣東廣州、江西萬載。8月底,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加拿大麥吉爾...
他一直致力於明清江南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尤其在生產力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明清江南農業生產力研究,二是明清江南城鄉工業研究。在《江南農業的發展(1620-1850)》一書中,他深刻質疑了長期以來主宰史學界的“明清停滯論”,並明確地提出:在明清中國經濟發展最成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