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貼封

混貼封、“聯合封”,指貼有兩個不同國家郵票或一個國家前後兩個不同時期郵票,並且經過實寄的信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混貼封
  • 亦稱:“混合封”、“聯合封”
  • 釋義:貼有兩個不同國家郵票
  • 方法:郵政通信過程中自然形成
概述,分類,發行情況,

概述

混貼封、“聯合封”,指貼有兩個不同國家郵票或一個國家前後兩個不同時期郵票,並且經過實寄的信封。前者多見於兩個國家聯合發行郵票或一國舉辦他國郵票展覽時,用專門印製的信封混貼,經郵局寄遞或未經郵局實寄;後者多見於國家政權更迭或幣值變更時,在郵政通信過程中自然形成。
新舊幣混貼封新舊幣混貼封

分類

混貼封具有不同類型,其收集難度各不相同,價值自然相應區別極大:
第一種是國家新舊政權交替時期的混貼實寄封。如中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後,於1912--1914年間出現有清代郵票與中華民國郵票混貼的實寄封;1991年蘇聯解體後,從1992年1月起獨立國協各獨立共和國相繼發行自己國家的郵票,在一段時間內,由獨立國協各國寄發的信件,常見封套上將新發行的郵票與前蘇聯郵票混貼。
這種情況只會短暫存在,一旦新政權建立自己的郵政機構,就會著手發行自己的郵票。因此這種混貼封數量是極為有限的,而且當時人們一般不會想到有意識地去收集、保存,存世量極為稀少。自然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與升值潛力。
第二種是國內不同郵政系統之間的混貼實寄封。在一個國家內,有時會出現兩個以上的郵政系統並存的局面,這些郵政系統各自發行郵票。它們可能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也可能是同內不同區域之間的關係。我國的民國郵票、解放區郵票與各偽政權郵票在一個時期中曾使用於不同的區域。
這種情況之持續一般較前者為長,相應混貼封數量也相對較多,但畢竟這不是一種正常的郵政布局,終究也會被統一的郵政機構取代,故也比較珍稀。
第三種是兩個以上國家函件的混貼實寄封。在萬國郵聯成立以前,兩個未訂郵件互換協定(或後未加入萬國郵聯)的郵政系統運遞的郵件,在互寄郵件時,由於彼此互不承認對方郵資的預付作用,因此必須在郵件上貼所經國家或地區的郵票,這就是貼有兩個以上國家郵票的混貼封。
這種混貼封珍稀程度也比較高。
第四種是混貼紀念封。一些紀念封,為了增強其紀念意義,將其中一部分封同時貼兩個以上國家或不同時期的郵票,均銷以紀念戳。

發行情況

如我國發行的WZ、ZF等紀念封。這種混貼紀念封屬於趣味集郵品,收藏價值不大。
1990年3月3日發行的白求恩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中國和加拿大均發行了貼有中、加兩國郵票的首日封,但在實寄時,僅僅本國郵票具有使用價值,另一套外國郵票被紀念郵戳銷票,只能作為資料具有紀念意義。因其並非所貼郵資全部有效,只能是混貼紀念封,而不是混貼實寄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