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中風

混合性中風目前尚無統一診斷標準,以下幾點可作為診斷要點: ①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病史。 ②急性起病,具有腦中風的臨床症狀和體徵,但其臨床症狀和體徵,不能用單一病灶來解釋者。 ③CT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新發生的一側或兩側不同血管區的出血和梗塞灶。

混合性中風,如何治療,怎樣預防,1)、預防中風,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

混合性中風

混合性中風急性期應以中性治療為主,適當給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對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消除自由基,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促進病變腦組織功能恢復,有良好作用。此外,自體血紫外線照射充氧後回輸療法具有增加氧合作用,提高血氧飽和度,阻止梗塞區和血腫周圍缺血、缺氧的腦組織進一步受損,並可促進其恢復的作用,以及可降低血液粘度和紅細胞凝聚性,改善病損組織的微循環而逆轉上述病理過程。此療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患者易於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如何治療

本病發病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為主症。一般情況下發病後初始2周內為急性期,2周以後進入恢復期,半年以上則為後遺症期。急性期以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效果最好,而在恢復期的治療中則中醫尤其是針灸治療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針灸能顯著改善癱瘓肢體和語言等功能,提高治癒率,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中風病歷史悠久,見效獨到。在20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即有明確記載:“偏枯(即半身不遂),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以後歷代醫家對針灸治療本病各有論述,無論是取穴還是針灸方法,都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針灸工作者在總結前人治療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不斷創新,使針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和痊癒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傳統的針灸方法以疏通經絡為主,多取陽經穴,輔以陰經穴,對中風癱瘓的多數症狀確有療效。近來又有針刺“醒腦開竅”法套用於中風病的臨床治療,該法在選穴組方、運針手法方面進行了革新,以取陰經穴為主,陽經穴為輔,主要是改善元神之府大腦的功能,醒神通絡。利用蜜蜂尾針蜇刺穴位,比單純的針灸治療更有效果。蜂針液對於腦中風后遺症的療效與其所含有相當複雜的化學成分直接相關,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這些化學成分廣泛的生物學作用和生物學效誚發揮綜合作用的結果。腦中風屬疑難病症,中西醫治療尚無理想效果的藥物。採用蜜蜂針灸療法,給腦中風患者的康復來了希望。

怎樣預防

1)、預防中風

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儘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
控制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

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儘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

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

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