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架構模型理論

參考垛密理論,提出混凝土架構模型及架構混凝土設計理論框架,認為混凝土是由粗集料架構、砂漿和界面過渡區組合而成。

簡介,概述,

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建築材料研究所王立久教授於2003年最早提出“混凝土架構模型理論”模型,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21世紀,水泥混凝土仍然是建築材料主體。自1824年以來的發展,混凝土的一些理論與學說推動了混凝土學科的發展,如:結構模型理論、強度或力學本構理論、徐變理論、斷裂力學理論、細觀力學理論、複合材料理論以及涉及耐久性的一些學說等。我國混凝土學奠基人吳中偉院士的《大中心質學說》,以其深邃的見地將是這一新理論的基礎。基於“水泥石”概念而推演的混凝土理論將成為過去。“水灰比”和“砂率”作混凝土的基本參數也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取而代之將是由王立久提出的架漿比(即粗集料與水泥和細集料之比)和膠砂的砂灰比的偏離。混凝土的研究將從粗集料架構模型、膠砂偏離和界面三方面展現出一個全新的領域。混凝土新的架構模型將奠定混凝土新理論的誕生,並將由此演化出一系列新成果。

概述

採用結構參數架漿比,即用粗集料與水泥和細集料質量分數的比值取代水灰比、灰砂比取代砂率,建立了以架漿比N、灰砂比S/C偏離、單位用水量W為基本參數的混凝土架構設計理論的數學模型。該模型是在揭示混凝土巨觀結構本質的物理模型基礎上建立的數學模型,能更充分地體現混凝土中各材料組分對混凝土整體性能的真正意義上的貢獻,這為混凝土研究又開闢了嶄新的領域,也為混凝土數位化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基於混凝土架構模型的混凝土破壞過程和徐變仿真、矽酸鹽水泥水化過程計算機模擬、集料表面帶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研究,探索和解釋水泥水化微觀結構與巨觀性能內在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