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統稱“三雕”。
木雕,淳安三雕之首。素有設計奇巧、雕工精細、造型優美的獨特風格,尤以立雕和鏤空雕見長。
淳安石雕,亦素負盛名。其雕刻手法有鑿、戳、鏟、雕、鑽、打磨等。
磚雕這項古老的雕刻藝術,早在兩宋以前就在民間廣泛套用,明、清年代的牌坊、門樓、祠堂、廟宇、寶塔等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淳安三雕
- 三雕:木雕、石雕、磚雕
- 非遺:淳安縣級
歷史,三雕,淳安木雕,淳安石雕,淳安磚雕,
歷史
淳安的三雕在南宋時期就享有盛譽。據考,南宋皇朝偏安江南時,曾在淳安徵招一批泥、木、石工匠和雕刻藝人,去臨安(今杭州)參加京都建設。自後淳安城鄉也仿效臨安京都的建築款式,用“三雕”藝術裝飾祠堂廟宇、亭閣牌坊、店堂樓館、富家廳宅。明、清時期,淳安的雕刻工藝更為興盛,可惜這些可貴的“三雕”遺物多數已被淹沒在千島湖水底下,現存很少了。
據了解,淳安知名的三雕藝人,明清較多,民國時期尚有數十人。但在今天,健在的三雕老藝人已為數不多了。如何去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淳安“三雕”藝術,讓它們在千島湖畔更加光彩奪目,是值得淳安文化界探討的課題。
三雕
淳安木雕
木雕,淳安三雕之首。素有設計奇巧、雕工精細、造型優美的獨特風格,尤以立雕和鏤空雕見長。在清光緒年間,淳安的木雕藝人比較多,江西、安徽等省的木雕藝人,也經常往來於淳安交流工藝、收徒傳藝。因此,淳安木雕藝術直到民國時期仍然在杭州一帶享有盛名。據初步考查,那時淳安木雕的精品有富文鄉四必村的花廳、臨岐屏門的王氏宗祠、淳安老縣城(賀城)西廟和蜀阜鄉下碣村的戲台等。雕刻圖案有雙龍戲珠、獅子滾球、紫竹轅門和三國演義、水滸、十八羅漢等等。由於作品的造型與題材內容渾然結合,雅俗共賞,深受民眾的喜愛和工藝愛好者的青睞。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對四必村花廳的木雕獅子讚嘆不已,曾提出重金購買,以作文物。
清朝和民國時期,淳安木雕在民間廣泛流傳,一些紳家富戶的廳堂和家具、嫁妝常用木雕工藝裝飾,如木雕屏風、木雕家具、千工床、漢文桌、漢文椅和梳妝檯等等。解放後,縣展覽館曾展出一張木床,因花去1000多個雕工,所以稱為“千工床”。其圖案構思新穎,造型優美,精雕細刻,為木雕工藝中之珍品。
淳安石雕
淳安石雕,亦素負盛名。其雕刻手法有鑿、戳、鏟、雕、鑽、打磨等。工藝創作上以因材施藝、依色取巧、取勢造型、精雕細刻見長於世。所用原料較廣,有龍眼石、青石等,尤以茶園青碧石為優。
明嘉靖年間,為紀念三元宰相商輅,在縣治賀城建造了一座騎路石牌坊,高近20米,三門四柱,氣勢恢宏,雕工精巧。距千島湖鎮約5公里的雲村,在宋、明、清三代,共考中了進士21名、舉人21名,功名之盛冠於嚴州府屬各縣。為表彰這些科舉名士,在嚴州府治和淳安縣治相繼建造了“會魁坊”“世科坊”“雙翰坊”“進士坊”“世進士坊”等10座石牌坊,飾以多種雕刻,莊嚴樸實,引人敬仰。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海瑞任淳安知縣的第三年,就有石雕藝人在縣西70華里處的龍眼山(又名硯台山),開採龍眼石,雕制“青溪龍硯”。龍硯石質細而勻滑,入墨則潤而不涸,時與徽硯齊名,為淳安開創了一項石雕工藝上品,迄今已有440多年的歷史了。
淳安磚雕
磚雕這項古老的雕刻藝術,早在兩宋以前就在民間廣泛套用,明、清年代的牌坊、門樓、祠堂、廟宇、寶塔等建築,都有精細素雅的磚雕裝飾,其圖案有人物、山水、花卉、飛禽、走獸等等。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汾口余家鄉武強溪東岸琅官嶺懸崖之上,建築了一座琅官塔。塔為六面七層磚砌結構,高約39米,每層束腰都用磚雕裝飾,在每層內壁各面上鑲有磚雕佛像共96尊,塔剎下部為磚雕覆盆形底座。橫雙鄉橫塘村(今威坪鎮)有一幢清代建造的住宅,傳說其門樓的磚雕就花費了一斗白銀,刻有人物花鳥等圖案,古樸典雅,頗有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