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吸蜜鸚鵡

深藍吸蜜鸚鵡

深藍吸蜜鸚鵡(學名:Vini ultramarina)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深藍吸蜜鸚鵡身長18厘米,體重3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青藍色,頭頂為藍紫色,並帶有淺藍色的放射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上方為白色;臉頰下方、喉嚨、腹部為深藍紫色,並帶有很寬的白色羽毛滾邊;胸部有一圈深藍紫色環狀羽毛;大腿為藍紫色;尾巴上方覆羽和背部下方為淺藍色,尾巴尖端白色,尾羽內側白色;鳥喙橙色,尖端黑色;虹膜橙色。幼鳥的鳥喙為深色,需要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耳羽附近、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分布些許白色的滾邊。
深藍吸蜜鸚鵡(圖2)深藍吸蜜鸚鵡(圖2)

分布範圍

原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深藍吸蜜鸚鵡分布圖深藍吸蜜鸚鵡分布圖
起源於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如今僅棲息於瓦胡卡(Ua Huka)和法圖希瓦(Fatu Hiva)兩處。

棲息環境

深藍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介於500米到1000米高的濃密林區,偏好森林的邊緣地區,偶爾會前往花園、花朵上開的樹上、香蕉園和椰子園等沿海地區。
深藍吸蜜鸚鵡(圖3)深藍吸蜜鸚鵡(圖3)

生活習性

深藍吸蜜鸚鵡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組成至多12隻的小群體;平常大多在花朵上開的樹上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樹頂,比較少在低矮的灌木叢或是樹木上活動;它們生性相當活潑,平時會在林間靈活的攀爬,先爬到樹葉枝幹上然後再用鳥喙輔助接近覓食的花朵和水果;飛行的時候相當快速,會伴隨尖銳的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深藍吸蜜鸚鵡(圖4)深藍吸蜜鸚鵡(圖4)
深藍吸蜜鸚鵡主要以花粉、花蜜、漿果、植物嫩芽和軟性水果為食。偶爾會實用昆蟲以及其幼蟲來補充動物性蛋白質。偏好芒果,有時候會聚集在芒果樹上覓食。

繁殖方式

深藍吸蜜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為6到8月,會尋找空心的樹洞或是椰子樹上的裂縫築巢,有時候也會在腐爛卻仍然結實於樹上的椰子中做窩;人工飼養的深藍吸蜜鸚鵡繁殖難度相當高,雌鳥時常會發生挾蛋症,因此沒有許多成功的例子,深藍吸蜜鸚鵡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26-28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須8周。
深藍吸蜜鸚鵡(圖5)深藍吸蜜鸚鵡(圖5)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深藍吸蜜鸚鵡(圖6)深藍吸蜜鸚鵡(圖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