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參,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深紅龍膽Gentiana rubicunda Franch.的帶根全草。分布於西南及甘肅、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活血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用於跌打損傷,消化不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兒血參
- 別稱:筆龍膽、路邊紅、爪米草、二郎箭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捩花目
- 科:龍膽科
- 屬:龍膽屬
- 種:深紅龍膽
- 分布區域:西南及甘肅、湖北、湖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活血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消化不良。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小兒血參、鐵筷子各30g,水煎,適量黃酒沖服。
2、治消化不良:小兒血參、苦蕎頭、蘿蔔葉各9-12g,水煎服。(1-2方出自《新編中草藥圖譜及常用配方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莖直立,紫紅色或草黃色,光滑,不分枝或中、上部有少數分枝。葉先端鈍或鈍圓,基部鈍,邊緣具乳突,上面具極細乳突,下面光滑,葉脈1-3條,細,在下面明顯,葉柄背面具乳突,長1-5毫米;基生葉數枚或缺如,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0-25毫米,寬4-10毫米;莖生葉疏離,常短於節間,稀長於節間,卵狀橢圓形,矩圓形或倒卵形,長4-22毫米,寬2-7毫米。花數朵,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紫紅色或草黃色,光滑,長(3)10-15毫米,裸露;花萼倒錐形,長8-14毫米,萼筒外面常具細乳突,裂片絲狀或鑽形,長3-6毫米,邊緣光滑,基部向萼筒下延成脊,彎缺截形;花冠紫紅色,有時冠筒上具黑紫色短而細的條紋和斑點,倒錐形,長2-3厘米,裂片卵形,長3.5-4毫米,先端鈍,褶卵形,長2-3毫米,先端鈍,邊緣齧蝕形或全緣;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整齊,花絲絲狀,長7-8毫米,花葯狹矩圓形,長2.5-3毫米;子房橢圓形,長5-6.5毫米,兩端漸狹,柄粗,長7.5-8.5毫米,花柱線形,長1.5-2毫米,柱頭2裂,裂片外反,線形。蒴果外露,稀內藏,矩圓形,長7.5-8毫米,先端鈍圓,具寬翅,兩側邊緣具狹翅,基部鈍,柄粗,長至35毫米;種子褐色,有光澤,橢圓形,長1-1.3毫米,表面具細網紋。花果期3-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3300m的山坡草地、荒野路邊、溪邊林下岩邊及山溝。分布於西南及甘肅、湖北、湖南等地。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消化不良等。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跌打損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