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澳關帝廟
- 拼音:shenanguandimiao
- 所在地:深澳總兵府東南角
- 通面闊:18米
- 進深:50餘米
深澳關帝廟位於深澳總兵府東南角,其規模和建築風格,在潮汕可謂首屈一指.在深澳中學門口向東登上二十多級台階,便見右側路旁豎立一石碑:“文武官員至此下馬”。這便到了關廟的地界。關廟是一座三進的“皇宮式”建築,通面闊18米,進深50餘米。高大的門樓立於高一米多的平台之上,門牆全部由厚石板構築,辟有三門,兩條蟠龍石柱立於中門之前。門樓台面前方有三座石板鋪砌相互平行的階梯。又一對大石獅立於廟前地台兩側。門樓抬梁與穿斗木結構的梁架上,雕刻許多精細的動物和花草。門樓左右兩側各有相對的耳房。穿過門廳,便見寬大的天井和兩廡,天井左右各有一座石梯,分別可登上高約2米的中廳,廳兩側設定木雕屏風,梁架上剔透木雕彩繪鮮艷奪目。站立中廳展望,門樓屋脊上,有巧奪天工的雙龍戲珠和人物戲出的彩色嵌瓷。穿過中廳和天井,在高台左右有兩座石階梯,高台前是秀巧的石欄桿,這便是關帝的“正堂”了。供奉著正襟危坐、神采奕奕的關公,從正台放眼前望,但見廟前戲台後壁正中有直徑1米的圓窗,窗內出現島嶼與海天,這就是清乾隆四十八年南澳海防同知官齊腫著《南澳志》時收入南澳八景中的“青嶼浮天”的景點位置。
從旁開的小門出去,是關帝廟的後牆。據說,距後壁8米處,原是“桃園結義”的壁畫廳,可惜今已荒圯。在廟後西側40米,有一段高約3米,長約40米的石砌城牆,這是南澳城遺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牆。就在這段城牆中段牆腳,有一口由石條構築的水井,約米餘見方,深1.5米,名為馬槽井。相傳此井為關羽坐騎飲水的馬槽,故稱馬井,其水清甘。每當早晨,井面常蒸騰著縷縷青煙,故有“馬井朝煙”之景,這—景觀也成為南澳古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