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式進水口

深孔式進水口

具有一定淹沒深度的水電站進水口。孔口上緣要低於死水位,並要求有足夠的淹沒深度,使孔口在引水發電情況下不出現漏斗漩渦,避免吸入空氣,不允許管道內的水流呈半明半暗狀流態,引起管道的振動和噪聲,導致機組運行不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孔式進水口
  • 外文名:submerged intake
  • 學科:電力科學
  • 拼音:shenkongshi jinshuikou
釋義,特點,

釋義

具有一定淹沒深度的水電站進水口。孔口上緣要低於死水位,並要求有足夠的淹沒深度,使孔口在引水發電情況下不出現漏斗漩渦,避免吸入空氣,不允許管道內的水流呈半明半暗狀流態,引起管道的振動和噪聲,導致機組運行不穩定。設計孔口淹沒深度,可用經驗公式估算,對大、中型水電站一般還要通過水工模型試驗驗證。孔口的底坎一般應置於水庫淤積高程以上,防止粗顆粒泥沙進入引水管道,磨損水輪機,降低其效率,縮短其壽命。在可能條件下,應將進水口儘可能地布置得高一些,以減少受水庫泥沙淤積的可能,並減少作用在閘門上的水壓力從而減少啟閉機的啟重容量,降低設備費用。對於高壩大庫的水電站進水口,常要求在初期低水位時運行發電,在這種情況下,可適當降低進水口的高程,或採用兩種進水口高程的設計,對於參與初期或超低水位運行的機組可用較低高程的進水口,對於參與後期運行的機組可用較高高程的進水口。當然位於較低高程的進水口,也可在高水位時發電。

特點

為使進水口前的進水水域擴大,水流順暢,並要控制過柵流速,通常將進水口過流通道的進口段都設計成沿水流方向呈逐漸收縮的喇叭口狀。喇叭口的輪廓曲線多採用橢圓形或圓曲線。在喇叭口的前半部或入口處設定攔污柵,過柵流速一般控制在1 m/s左右。在喇叭口的後半部為閘門室,設有事故閘門。當引水管道或水輪發電機組發生事故時,在動水中關閉閘門,一般在事故閘門的上游設定檢修閘門槽,為縮短進水口長度,節省工程量,如在布置上允許,有時檢修閘門亦可與攔污柵共槽,需要檢修時,可先提出攔污柵,再行放下檢修閘門。事故閘門與檢修閘門均需在門後管道充水平壓後在靜水中提升。
為了滿足引水管道充、排水時進、排氣的需要,一般在緊靠事故閘門下游側引水管道的頂部設有通氣孔,通氣孔要穿過建築物或山體直通最高庫水位以上。通氣斷面面積的確定一般按出入通氣孔的氣流速度30~50 m/s控制,為防萬一發生氣囊引起陣發性高速噴水危害,要求通氣孔的上口應設在戶外,遠離人員活動及安裝有設備的地方。
深孔式進水口的“三防”要求(防污物、防冰凍、防泥沙)見水電站進水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