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區客家圍屋文物建築修繕導則

《深圳市坪山區客家圍屋文物建築修繕導則》是由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委託專業機構同濟大學、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編制。

系統全面地梳理坪山區客家圍屋總體概況和發展歷程,率先提出五大修繕保護原則和五類修繕保護方式,形成環境整治和建築細部的技術指導和負面清單,傳承文物建造技藝,助力傳統歷史風貌延續,項目榮獲“深圳市第十八屆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

基本介紹

  • 別名:深圳市坪山區客家圍屋歷史建築修繕導則
  • 項目類型:其它專項規劃類
  • 編制單位: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同濟大學
  • 編制時間:2017.06.27~2018.12.25
項目背景,編制目標,主要內容,

項目背景

深圳市坪山區是深圳客家圍屋最為集中地區之一。
坪山客家圍屋量大、面廣、時間跨度大、建築空間獨特、建造技藝精湛,是粵東北客家聚居向粵東嶺南聚居演變,並與廣府文化融合的代表之一。但由於空間散落、產權分散,部分圍屋年久失修、設施老舊,無人或少人居住,已出現大量衰敗與破損現象。
目前,圍屋維護、修繕缺乏統一標準、指引,為更好保護與修繕客家圍屋這一文化遺產,需要結合地方特色制定針對性的修繕導則,為坪山客家圍屋持續性保護與修繕提供堅實依據。

編制目標

導則編制的主要目標包括:挖掘客家圍屋的價值和保護要點,增強全民保護參與意識;設定維護申報的審批程式,參與推動客家圍屋保護常態化;梳理傳統形制與工藝,傳承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主要內容

(一)挖掘梳理圍屋的價值特徵
1. 建立客家圍屋現狀調查庫
圍繞坪山區客家圍屋群,研究團隊通過現場踏勘,訪談、座談等方式,掌握客家圍屋的發展歷程與現實保存狀況,為每座客家圍屋編制現狀情況表。
2. 對坪山客家及圍屋歷史建築價值重新認定
通過對宗譜、地方志、各項專著的研究,逐步梳理坪山客家圍屋的發展歷史,認為坪山客家圍屋是:客家亞洲遷徙走廊的重要節點、我國客家第四次移民潮的經典物證、廣東客家居民營造技藝與傳統生活景觀的載體、深圳城市化進程中新客家文化的拓展樣本。
3.對圍屋群進行分類及類型演變分析
把坪山區客家圍屋按照歷史進程分別分為三個時期、五個類型,並對各個時期類型圍屋的院落祠堂、居住、防禦建築組合模式,包括大門、樓匾、院牆、檐口、屋頂、牌坊、炮樓山牆、銃眼、窗戶、神龕、彩畫、建築色彩等建築細部特徵以及月池、禾坪、天井、天街、排水溝、化胎等圍屋環境特徵進行分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