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麥44

淮麥44

淮麥44是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以百農9711/淮麥95079的F1為母本、淮麥9701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的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小麥品種。

淮麥44幼苗半匍匐,葉片短小,葉色綠色,前期長勢慢,抗寒性較好;分櫱力較強,成穗數多;株型較緊湊,劍葉挺,抗倒性較好;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落黃較早,熟相較好。

淮麥44在參加4年(2014—2017年)的江蘇省區域試驗中,產量位次均居該組試驗品種第一位,且增產點率為100%,這在審定品種中實屬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麥44
  • 別名:淮麥302
  • 作物名稱:小麥
  • 審定編號:蘇審麥201700010、國審麥20200057
  • 育種者: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 品種來源:百農9711/淮麥95079//淮麥9701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淮麥44(原代號淮麥302)是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2004年以百農9711/淮麥95079的F1為母本、淮麥9701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經多年系譜選育而成的高產、抗病、中早熟小麥新品種。
2017年11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麥201700010。
202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200057。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淮麥44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15.8天,較對照淮麥20早1~2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短小,葉色淡綠色,抗寒性好,分櫱力強,成穗數多。株型緊湊,旗葉挺。平均株高79.4厘米,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穗紡錘型,長芒,白粒,籽粒角質。成熟期落黃早,灌漿快,熟相好。平均成穗數636.0萬/公頃,穗粒數33.3粒,千粒重44.1克。
  • 抗性:2014—2015、2015—2016連續兩年度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淮麥44表現為高抗/抗水稻黃花葉病,中感赤霉病,中抗/中感水稻紋枯病,高感/中感水稻白粉病。經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穗發芽抗性鑑定,淮麥44表現為中感/中抗穗發芽。田間自然發病水稻赤霉病、水稻紋枯病、水稻葉鏽病均較輕,中感水稻白粉病,抗乾熱風,綜合抗性較好。
  • 品質: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2014—2015、2015—2016兩年度平均為:粗蛋白含量(乾基)13.4%,濕麵筋含量28.9%,吸水量62.5毫升/100克,穩定時間6.1分鐘,最大拉伸阻力135E.U,拉伸面積64厘米。

產量表現

2014—2016年度,淮麥44參加江蘇省淮北晚播組小麥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53.5千克,2014—2015年較對照淮麥20增產10.9%,2015—2016年較對照淮麥30增產16.4%。2016—2017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0.7千克,較對照淮麥30增產7.3%。
2016—2017年度,淮麥44參加中種黃淮麥區南片小麥試驗聯合體水地早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5.8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3.84%;2017—2018年續試,平均畝產464.0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6.35%;2018—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0.6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5.09%。

適種區域

淮麥44適宜在中國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栽培要點

淮麥44適宜在江蘇省沿淮麥區及淮北麥區種植,最佳播期10月15日左右;在適宜播期內,基本苗一般控制在270萬~330萬株/公頃,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應適當增加播量,如播期推遲,每推遲1天,播量增加3.0千克/公頃。施肥以基肥為主,並根據土壤肥力,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一般每公頃施氮肥(純氮)225~240千克,磷酸二銨200~225千克,氯化鉀150~200千克。其中,60%的氮肥以及全部的磷、鉀肥作為底肥施入,40%的氮肥作為拔節孕穗肥追施。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苗期及時防除田間雜草,同時注意防治蚜蟲。返青至拔節期噴施粉銹寧和噻呋醯胺防治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抽穗揚花期噴施氰烯菌酯和戊唑醇的復配劑防治小麥赤霉病。根據天氣情況於小麥臘熟末期適時收穫,以確保豐產豐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