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朱集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
- 下轄地區:31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394
- 郵政區碼:466724
- 地理位置:淮陽區南部
- 面積:71.5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5324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豫P
鄉鎮簡介,行政轄區,轄區代碼,歷史沿革,領導班子,內設機構,經濟狀況,產業結構,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社會事業,
鄉鎮簡介
境內溝河縱橫,泉甘土沃,盛產糧、棉、油、瓜、菜和林果,資源豐盛,交通便利,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曾出現杜有忠、杜恆榮、楊秀榮三位省勞動模範和舍已救人的烈士葉長興,他們的事跡光照豫東大地,為朱集這方熱土增光添彩。
地理位置
行政轄區
轄朱集、鄭小樓、大雷樓、許莊、陳莊、紅麻、傑針莊、龍泉寺、高井、楊莊、王李、宋營、小葛莊、朱樓、洪樓、劉營、大郭營、大張營、閆營、杜樓、李小莊、時小莊、時集、杜埠口、南陳樓、馬樓、馬集、大牛營、大楊寨、張緒莊、邵樓31個行政村,257個村民小組。是革命老區,農業大鄉,淮陽六個重點扶貧鄉之一。
轄區代碼
~201朱集村、~202鄭小樓村、~203大雷樓村、~204許莊村、~205陳莊村、~206紅麻村、~207傑針莊村、~208龍泉寺村、~209高井村、~210楊莊村、~211王李村、~212宋營村、~213小葛莊村、~214朱樓村、~215洪樓村、~216劉營村、~217大郭營村、~218大張營村、~219閆營村、~220杜樓村、~221李小莊村、~222時小莊村、~223時集村、~224杜埠口村、~225南陳樓村、~226馬樓村、~227馬集村、~228大牛營村、~229大楊寨村、~230張緒莊村、~231邵樓村
歷史沿革
1956年建朱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復改鄉。1997年,面積71.3平方千米,人口6.4萬,轄朱集、許莊、西王莊、李魯莊、李營、後張莊、姚莊、小馬莊、大牛營、前張莊、李小莊、小葛、傑針莊、閻營、張緒莊、 陳莊、大雷樓、劉營、鄭小樓、杜莊、龍泉寺、高井、邵樓、大郭營、馬集、杜埠口、楊莊、宋營、洪樓、時莊、朱樓、南陳樓、時集、大楊寨、紅麻、大張營36個行政村。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李長青
鄉長:張銳
副書記:陳鵬
紀檢書記:李運芳
副鄉長:郭軍
副鄉長:張超凡
武裝部長:王蒞軍
副鄉長:劉永強
人大副主席:孫立輝
綜治辦主任:鄧漢勤
工會主席:雷從營
內設機構
1、黨政辦公室。是負責黨的建設、紀檢監察、統一戰線、人民武裝、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宣傳、人事、財務管理工作;負責綜合協調、政務監督、信訪、文秘、統計工作;負責法制、宣傳、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指導群團組織開展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全鎮經濟發展的規劃、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指導並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負責農、林、水、牧、副、漁各業的規劃、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負責交通、運輸、市場貿易管理工作。
3、社會事務工作辦公室。負責計畫生育、衛生、防疫工作;負責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鄉村文化、廣播、教育的建設與管理,負責村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和民政等項工作。
4、計畫生育技術中心。負責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生育指導與避孕諮詢,婚前保健與醫學檢查,婚前諮詢與新婚保健,避孕方法使用與知情選擇,相關技術人員培訓。
5、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組織民眾文化活動和廣播新聞、信息及其它相關社會服務。組織宣傳、交流、培訓文藝活動,管理業餘創作團體,文藝創作,文化市場,指導村級文化室宣傳,民眾文藝研究,大眾科普資料編輯,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收集整理,文物保護;新聞、專題、文藝、廣播、廣播技術服務等相關服務。
6、農業服務中心。 負責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管理等相關服務。農業種植先進技術示範試驗、審定;推廣畜牧先進技術,防治畜禽疾病,疫情測報,推廣林業技術,加強林政管理;規劃、勘測、設計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推廣農業機械科學技術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相關信息服務。
7、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宣傳貫徹執行土地、環保法律法規,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變更調查、土地開發、管理和保護,負責本轄區村鎮建設發展規劃的制訂,開發利用和其它相關業務服務。
8、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勞務交流服務,勞務信息服務,勞務市場的培訓,勞務人員檔案管理,其它相關業務。
經濟狀況
朱集鄉是淮陽六個重點扶貧鄉之一,又是歷史上的革命老區,屬於農業大鄉。農副產品豐富,畜牧業發展迅速,民營企業規模發展。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64億元,財政收入534萬元,人均純收入1866元。
產業結構
該鄉在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中,變“種啥賣啥”為“市場要啥種啥”,圍繞市場,選定發展方向,同時積極圍繞市場搞農產品的深加工,走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2007年,該鄉引進300萬元資金,建成了東平紡織有限公司,為棉花就地加工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找到了銷路。
該鄉選擇一些村作為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示範村,對這些村政策上優惠,經濟上扶持,積極幫助其找項目、找路子、送信息,並對農業結構合理調整建立示範基地,典型引路。同時該鄉以建立高效示範園區為主體,不斷擴大生產基地,不斷加大對園區的科技投入,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推動了全鄉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該鄉已建起“六區一帶”產業格局,大蒜種植面積達1.5萬畝,棉、瓜、菜面積2萬畝,地膜花生面積2.2萬畝,建起大雷村波爾山羊繁育基地,邵樓長毛兔飼養基地,閆營、劉營生豬繁育基地,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業發展
林業生產按照生態農業的要求,以農田林網為骨架,抓好河、路、溝、渠的綠化,重點發展速生高效林。僅2007年冬植樹9.6萬多株,林網面積達1.2萬畝。
畜牧養殖業成為朱集經濟的一大優勢,鄉黨委、政府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制訂科學養殖規劃,發展高效特色養殖業,著力培養養殖大戶,引進科學技術和優良品種,提高規模效益。全鄉形成五大良種養殖基地,即大雷樓波爾山羊良種繁育基地,閆營、劉營瘦肉型豬養殖基地,邵樓、王李長毛兔繁育基地,朱樓、邵樓良種雞場、朱集紅麻肉牛繁育基地,2003年全鄉山羊存欄14萬隻,肉牛1.5萬頭,生豬3.2萬頭,兔9.2萬隻,畜牧業總產值7680萬元,占農業生產總產值32%。
工業發展
民營企業蓬勃發展。黨委、政府始終把民營企業作為振興經濟的突破口來抓,堅持發展不動搖,形成領導帶動、部門參與、民眾支持的企業發展體系。呈現出多業並舉、多輪驅動、強勁發展的勢頭,鄉里制訂優惠政策,營造寬鬆環境,打造投資窪地。政府積極為企業引進資金、技術,努力培植私營企業。
現有民營企業東平織布有限公司,生產的軍工帆布產銷兩旺,供不應求。年產值達500萬元,張營板廠與日本WZ木器公司簽訂有32雙木鞋購銷契約,廣源、升達金鑫軸承座廠產品直接出口到韓國、新建時集蛋白廠、洪樓預製構件廠產銷兩旺,全鄉形成龍頭帶基地的木材加工、棉織印染、糧食麵粉、軸承座加工等產業化格局。
社會事業
小城鎮建設方興未艾。為加快城鎮化建設,繁榮鄉村經濟,2003年春,對朱集大街進行拓寬,門麵店進行改建,使街面寬達50米,長1.5公里,門面為兩層以上樓房,整齊劃一,美觀大方新穎,並新建封閉式商場兩處面積為4000平方米。
以朱集為中心,修通了101、102兩條南北柏油路,朱(集)時(集)公路連線106國道、新魯公路東西橫貫朱集全境,形成道路暢通,交通便利,貨物流通的交通網路。一個新興小城鎮巍然屹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和投資寶地。
教育事業蒸蒸日上。鄉黨委政府重教興學,切實完善和提高義務教育成果,改善辦學條件。幾年來,建教學樓11幢,完善了標準教室。2002年以來,為三處中學投資20多萬元,修繕了住室、廁所,硬化了路面,綠化了校園、並在全鄉實行了學校布局改革調整、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98%以上,普高上線、入學率位居全縣第三位。
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戰略,黨委政府十分注重農業科技的推廣和套用,鄉村兩級配備了科技副職,成立有農民技術協會,每年兩次聘請專家、技術人員來鄉講學辦班。全鄉形成以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為龍頭,村服務組織為橋樑、科技示範戶為骨幹,技術服務站為支撐點的服務網路。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朱集鄉文化發達。鄉文化站為市命名的文化中心站、河南省“百強文化站”、鄉辦有有線電視差轉站、廣播站、新聞通訊組,村辦有文化大院、民兵之家。
朱集鄉有衛生院1處,現代醫療設施齊全,開設有內科、外科、手術、婦科、衛生防疫等,村村都設有衛生室和個體診所。辦有獸醫站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