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村位於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淮濱村現有2600人,黨員40名其中40歲一下黨員9名。耕地面積1200畝。以食用菌、生豬綜合立體養殖、大棚蔬菜為主導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
- 黨員:40名
- 耕地面積:1200畝
簡介,近幾年的發展,新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簡介
村民25%以上在鎮內從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以及第三產業服務工作。在臨淮鎮十三行政村中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民眾有較強的思想政治覺悟,交好的物質水平。
村緊靠京、滬鐵路。明光---亳州307省道穿村而過。地理和交通優勢為蔬菜村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改革開放中,淮濱村和所有依託小城鎮發展的村一樣,在經濟上得到長足發展。
近幾年的發展
該村人多地少,人均擁有菜地不足0.2畝,蔬菜生產以單家獨戶生產為主,各家各戶的蔬菜直接進入市場,品種單一,就地供應,菜價起伏大。菜農種植的主要蔬菜品種有:辣椒、茄子、番茄、黃瓜等,這些常見的低檔蔬菜由於科技含量低且趕不上季節,往往賣不上好價錢;此外,茄科類蔬菜重茬種植,病蟲害加重,導致產量下降。
2004——2006年,村“兩委”班子把發展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並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更新蔬菜品種,示範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種植雙孢菇;二是鼓勵幫助農民經商做生意;三是合理有序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
2003年,該村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建雙孢菇大棚近2000平方米 ,2004—2007年,擴大雙孢菇種植規模,採取個人、集體、股份合作制一起上的多種經營方式,又新建大棚5000平方米 ,生豬年出欄1000頭綜合立體養殖廠一個來引導、示範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土地效益。
據統計,該村種大棚蔬菜80多畝,引進種植新品種蘇椒1號,獲得成功。種菜收入也逐年增加,加上外出務工、經商的收入,2005年,該村人均收入為2300元,2006年達2900元,2007年已經突破3000元。
新農村建設
2006年10月,為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該村準備興建多功能會議室,即一室多用的黨員活動室與農民文化活動室。村籌集資金13萬元,2007年10月,占地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平方米的村農民文化活動大院開工建設。2007年底已經投入使用。
該村成立食用菌生產合作社、臨淮鎮蔬菜協會、匯明養豬協會。協會義務提供產前、產中、產品銷售各項服務,取得明顯成效。
為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該村婦女自發組織成立了婦女協會,下設鑼鼓隊和腰鼓隊。協會會員在臨淮鎮的支持下學習鑼鼓和腰鼓,自娛自樂,文明健身的同時也調動了她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
地圖信息
位置: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門臨路南側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