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濉溪縣,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駐紮地。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包括文昌宮舊址、小李家舊址、楊家台子舊址。文昌宮舊址坐北朝南,大門朝東,分南、北、中三進院落;小李家總前委舊址分莊東、莊中兩處院;楊家台子舊址坐北朝南,為清末皖北典型的小青瓦房四合院建築風格,分東、中、西三路院落。舊址陳列有當年首長使用過的物品,保存較好。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對於研究淮海戰役,研究毛澤東同志、中央軍委和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藝術,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科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和場所。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的誕生地,是淮海戰役勝利的歷史見證,是一座革命的豐碑。保護好、利用好這座永恆的豐碑,對增強黨的凝聚力,對弘揚革命傳統、教育後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06年5月,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濉溪縣
  • 所處時代:1948年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6-961-5-08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文昌宮始建於唐,初為昌帝廟,宋朝末年更名為文昌宮。
楊家台子舊址為清末古建築群落。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華東野戰軍和地方部隊共約60萬人,以徐州為中心,在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發起了淮海戰役。這是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殲敵數量最多的一個戰役。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10日,劉伯承率中原野戰軍指揮部從豫西東進淮海前線,在河南柘城與陳毅、鄧小平匯合。11月11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率中原野戰軍指揮部到達臨渙集,中野指揮部設在臨渙文昌宮。當晚,劉、陳、鄧三人研究和部署了中野攻打宿縣和切斷徐(州)蚌(埠)線的問題。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16日,中央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3日,為了便於指揮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淮海戰役總前委移駐臨渙以東約7.5千米、澮河北岸的小李家村。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6日,指揮部搬到蕭縣丁里鎮蔡窪村。12月17日,總前委在這裡召開會議,對戰役第三階段和下一步渡江作戰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對奪取淮海戰役全面勝利、解放長江以北、開展渡江作戰、解放全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31日,三位前委離開小李家,到達張菜園指揮第三階段陳官莊殲滅戰。
1988年,文昌宮進行了修繕。2009年、2010年、2012年,國家文物局又三次撥款進行重大修復,基本上恢復到淮海戰役時期的面貌。
2013年,蕭縣按照“修舊如舊”原則,投入專項經費30餘萬元,楊家台子舊址進行屋面翻修、牆體修繕、全委會議場景還原、淮海戰役圖片布展等。
2021年,淮北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對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小李家進行了修繕工程。

建築格局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包括文昌宮舊址、小李家舊址、楊家台子舊址。文昌宮舊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文昌路北頭;小李家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集以東約7.5千米,澮河北岸;楊家台子舊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丁里鎮蔡窪村楊家台子。

主要建築

文昌宮舊址
文昌宮坐北朝南,大門朝東,占地面積約5346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300多平方米;分南、北、中三進院落,地勢比周圍高出2米左右,牆體青磚砌成,屋面小瓦起脊,後殿中間3間重梁架起,將梁直接置於柱頭挑出。文昌宮仍保存完好。總前委設在文昌宮西側四合院,正廳5間,東西頭各一間是首長住處,東西廂房分別為總前委辦公室、電訊處和警衛處。中間庭院是首長開會與布置作戰計畫的地方。總前委五位成員中,只有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三位常委駐總前委指揮部,粟裕、譚震林分別駐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和山東兵團指揮部。
小李家舊址
小李家總前委舊址分莊東、莊中兩處院:莊東一處共有16間草房,前後兩進院,後院的3間東屋與前院的3間堂屋為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幾位首長的住房。前院是參謀和警衛人員的住所,後院是總前委的辦公室。
楊家台子舊址
楊家台子舊址為清末古建築群落,原為楊姓地主的住宅大院。建築坐北朝南,為清末皖北典型的小青瓦房四合院建築風格,分東、中、西三路院落,每路三排三進,共由9個小院65間房屋組成。當年淮海戰役總前委開會的房屋以及用過的桌、椅、馬燈、檔案櫃、水桶等實物保存完好。

文物遺存

領導人合照
淮海戰役五位“總前委”在舊址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也是淮海戰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在這場戰役期間的唯一一次合影。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領導人合照
生活用品
小李家舊址室內擺放著總前委首長們使用過的大方桌、三抽桌、長條凳等物品;楊家台子舊址內當年淮海戰役總前委開會的房屋以及用過的桌、椅、馬燈、檔案櫃、水桶等實物保存完好;文昌宮舊址北展區保存著總前委首長們使用過的桌椅、床鋪、電話、發報機、馬燈等文物。

文物價值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對於研究淮海戰役,研究毛澤東同志、中央軍委和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指揮藝術,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科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和場所。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的誕生地,是淮海戰役勝利的歷史見證,是一座革命的豐碑。保護好、利用好這座永恆的豐碑,對增強黨的凝聚力,對弘揚革命傳統、教育後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濉溪縣。
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路程約33.2千米,用時約53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