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

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

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位於碾莊鎮區淮海公路南側,占地116畝,1958年6月奠基興建,1960年2月竣工,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景區正中聳立著18.5米高的紀念碑。碑的正面有劉少奇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餾金大字;左面是陳毅同志的題詞“淮海戰役犧牲將士永垂不朽”;背面是中共邳縣縣委撰寫的碑文。碑體上方各鑲一枚紅色五角星,“支前”、“戰鬥”、“衝鋒”、“勝利”四座大理石浮雕圍繞四面。

主要景點有陳列館、紀念碑、粟裕廣場、烈士公墓區、英烈湖、兵器廣場、黃佰韜指揮所、黃佰韜擊斃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地理位置:邳州市碾莊鎮鎮區
  • 始建:1958年6月
歷史背景,主要展覽,館區展示,

歷史背景

從1948年的11月6日開始,圍繞著軍事重鎮徐州,國共兩黨展開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大血戰。雙方投入兵力空前,共產黨60萬對國民黨80萬。關於這場大戰,國民黨的歷史教材上稱為“徐蚌會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教科書上則稱為“淮海戰役”。但戰爭的結果卻只有一個:淮海戰役,中國共產黨大獲全勝,60萬戰勝了80萬。
淮海戰役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戰場在邳州碾莊。淮海戰役的勝利,碾莊一役功不可沒。碾莊圩戰鬥發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8年11月22日,歷時17天。是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一次大規模圍殲戰,共殲敵17.8萬人。此場戰鬥,華東野戰軍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全殲黃百韜兵團,讓南京政府遭遇了“滑鐵盧”,為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走向了轉折點。

主要展覽

紀念碑
碑高18.5米,碑身正面是劉少奇同志題寫的四個鎏金大字“浩氣長存”,左面是劉伯承同志的題詞“淮海戰役先烈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右面是陳毅同志的題詞“淮海戰役犧牲將士永垂不朽”,背面是邳縣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碑體四面上方各鑲一枚紅色五角星,碑座四周分別鐫刻著支前、戰鬥、衝鋒、勝利等四幅浮雕。紀念館南部的一片松柏叢林之中,有3600多名烈士長眠於此。兩座大墓以一條甬道為軸,東西對稱排列,分別安葬著512名有名烈士。甬道北首上位是粟裕將軍骨灰撒放處紀念墓。粟裕將軍臨終前有遺願,骨灰撒放到曾經戰鬥過的三個地方,碾莊便是其中之一。甬道南首正對將軍墓的是一座無名烈士公墓。林區西面是無名烈士紀念林。
紀念碑紀念碑
碑林
紀念碑廣場東側林蔭路上排列著百米碑林,碑上鐫刻著老一輩革命家、參加過淮海戰役的將士等著名人物的題詞。
陳列館
紀念碑西北面有一座精緻的院落,便是紀念館的展室。“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為張愛萍將軍題寫。
陳列館陳列館
黃百韜指揮部舊址
走進碾莊圩,可以看到兩條護圩河,護圩河和護圩牆一樣,是舊社會用來保護村莊安全的防禦體系。碾莊圩戰鬥打響,它又被國民黨部隊借用,妄圖阻止解放軍進攻。再向前走一里路,可見一棟青磚小瓦的老房子,原來是山西人所開的一家燒酒廠,後來被黃百韜用做了指揮部。1948年11月9日,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從南門進駐碾莊,同時占領了周圍52個村莊。兵團司令黃百韜,就在這間屋子裡指揮國民黨部隊負隅頑抗,最後落得個兵敗身亡。歷史灰飛煙滅,只有院中一口不知年代的水井,房間裡的電話機和發報機,還可以讓人遙想當年的場景。
黃百韜被擊斃處
碾莊圩向北五華里的尤湖村,是黃百韜被流彈擊中斃命的地方。當年的蘆葦塘如今已經變成農田,田邊的村路上立著一塊碑,上面刻著一行字:中國人民解放軍擊中黃百韜遺址。黃百韜的斃命,是敵軍大勢已去,我軍英勇追擊的結果。但在當地民間流傳一個有趣的傳說。黃中將小名叫黃豆,他被困的地方叫碾莊,斃命的地方叫尤湖,諧音恰巧叫作“油壺”。“豆”過“碾”而入油壺,只能是一個“死”字。
南門戰場 殲滅戰給碾莊留下許多戰爭痕跡,一些房屋的牆壁和樹木上,至今仍然留下許多彈洞。那場慘烈的大戰在碾莊打了17天,我軍犧牲將士6700多人,消滅了黃百韜兵團的17.8萬兵馬。直到現在,許多人家建房子挖地基,蓋蔬菜大棚挖地溝,還能挖出一些生鏽的槍彈殘片。

館區展示

為了緬懷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為了紀念那場烽火硝煙的戰爭,展室設定了碾莊圩殲滅戰紀實展,以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畫面,真實地再現了碾莊圩戰鬥的全景。
紀實展名為“浴血碾莊”,開篇序言中寫道: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投入人力、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為渡江戰役、全國解放奠定了基礎。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碾莊圩戰鬥的勝利,是淮海戰役取得勝利的一次鋪底之戰、基礎之戰、關鍵之戰。
碾莊圩戰鬥,是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於1948年11月6日至22日,對國民黨第七兵團進行圍殲的戰鬥。在碾莊圩戰鬥中,華東野戰軍步步為營、浴血奮戰;中原野戰軍出奇制勝,攻克宿縣,切斷了徐州與蚌埠之敵的聯繫;第三綏靖區三個半師的起義,粉碎了邱清泉、李彌兩兵團的東援;人民民眾的奮力支前,解除了部隊的後顧之憂。此階段,全殲了敵軍第七兵團十七萬八千餘人,擊斃了第七兵團中將司令黃百韜,解放了徐州以東廣大地區,為淮海戰役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紀實展共分為三部分:
展廳一角展廳一角
第一部分是戰略決策,講述淮海戰役的決策背景及方針制定過程。
第二部分是圍殲分割,講述具體作戰方針及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部分戰役經過。
第三部分是浴血碾莊。黃百韜於11月9日駐進了碾莊。粟裕抓住戰機,迅速調整兵力,華野第4、6、8、9、13縱隊,由王建安指揮,華野副政委譚震林協助,合力圍殲黃百韜兵團。
華東野戰軍形成對黃百韜的包圍之後,蔣介石方才意識到我軍有先吃掉第七兵團之意圖。便命令徐州“剿總”集中4個半軍,並配屬飛機、坦克、重炮,組成東進兵團,妄圖解黃百韜之圍。對此,華野採取了正面阻擊和側翼突擊相結合的打法,使敵東援連攻10日,前進尚不到20公里。從而保障了華野東線部隊圍殲黃百韜兵團的勝利進行。
其中一幅畫面表現的是黃百韜尤湖中彈的場景。11月27日晚7點,黃伯韜與25軍副軍長楊廷宴、副官李文正和三個參謀換上士兵服裝,準備外逃。當時已分不清東西南北,只向沒有槍聲的地方跑。到了尤湖村一片蘆葦塘前,黃百韜被流彈擊中身亡。
第四部分是人民支前。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60萬部隊殲滅國民黨80萬部隊,這似乎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神話,破譯這個神話的關鍵,就是在60萬解放軍的身後,還有220萬支前大軍。第一階段的戰鬥在碾莊地區展開,邳州人民以東道主的身份,既要修橋鋪路,抬擔架,當嚮導,還要建立民站,接待遠道而來的200萬支前民工,保證他們的吃住行。浩瀚的人民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的首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