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位於徐州市,占地1200畝,經過近40年的建設,如今的淮塔園林擁有淮海戰役紀念塔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碑林、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徐州國防園等五大建築,粟裕骨灰撒放處、胡耀邦植樹處、青年湖等十大景點。整個園林氣勢宏大、風景秀美,是一個歷史內涵深刻、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色優美的革命紀念地和風景遊覽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 地點:徐州市南郊鳳凰山東麓
  • 占地:1200畝
  • 景點淮海戰役紀念塔、等
  • 歷史背景:淮海戰役
  • 接待名人: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等
園林介紹,園林景觀,歷史文物,一級文物,二級文物,

園林介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60萬中國人民解放軍與80萬國民黨軍主力在廣闊的黃淮平原上展開殊死決戰,經過65晝夜的浴血奮戰,人民解放軍共殲敵55.5萬餘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戰役從根本上動搖了蔣家王朝的統治,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2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2
為了紀念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英雄們的革命精神,1959年中國國務院決定在江蘇徐州南郊鳳凰山興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工程於1960年動工,1965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發起17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
淮塔園林自建成開放以來,先後接待了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李鵬、朱鎔基、尉建行、李嵐清等四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好代表團、3000多萬各界民眾前來參觀憑弔,這裡先後被國務院、中宣部等部門批准為國家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紅色旅遊景區、江蘇省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園林內有烈士紀念塔、戰役紀念館、總前委群雕、徐州國防園和碑林五大主體建築,及青年湖、青年廣場、中心花壇、粟裕將軍墓、胡耀邦同志植樹處等景點。這裡人文景觀聞名遐邇,自然景觀賞心悅目,粗獷和秀麗熔於一爐,雄壯與典雅匯為一體,是一處聞名全國的紀念性風景遊覽區,也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園林景觀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
坐落在徐州市南郊鳳凰山東麓,高三十八點一五米,面向朝陽,巍然聳立。塔向東聳立。塔身正面,鑲嵌著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鎦金大字。塔座鐫刻著碑文,高度概括了淮海戰役的經過及取得勝利的原因和意義兩側為大型浮雕,右側是人民解放軍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左側是人民民眾奮勇支前的壯麗情景紀念塔由迴廊角亭環抱,南北迴廊內鑲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江澤民、陳雲、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領導人的題詞和31006名烈士的英名的石碑西迴廊內裝貼著長45米,高3米由22塊陶板拼裝而成的大型陶瓷壁畫決戰,再現了當時氣勢磅礴的戰鬥場面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不僅是光榮歷史的見證,也是激勵後人的豐碑。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
紀念塔碑文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十一月六日至翌年一月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偉大的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勝利展開之際發動的。國民黨反革命軍隊南線主力猥集徐、海、蚌地區,妄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南下,屏障反動統治巢穴南京,瘋狂掙扎,挽救其垂死命運。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和華東、中原、華北的地方武裝共六十餘萬人,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會師淮海,決戰中原,以氣吞山河之勢,首殲海州西撤敵軍勁旅於碾莊圩,繼殲豫南來援重兵於雙堆集,再殲徐州傾巢西逃敵軍主力於永城地區。在強大的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面前,敵軍四個半師先後起義。這次戰役,人民解放軍浴血苦戰六十五晝夜,共殲滅敵軍五個兵團、二十二個軍、五十六個師,計五十五萬五千餘人。至此,蔣匪南線精銳部隊被殲淨盡,江、淮、河、漢廣大地區遂告解放。這一戰役,連同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的傳達戰略決戰的勝利,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帝國主義扶植下的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直搗南京、席捲江南、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紀念塔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紀念塔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同志偉大軍事思想的光輝體現,是人民解放軍和廣大人民艱苦奮鬥、英勇善戰的結果。戰役中,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敢於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毒氣、冒風雪,涉冰河,架人橋,闖火陣,逐村逐屋激戰,一溝一堡爭奪,前仆後繼,奮不顧身,表現了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被解放的蔣軍士兵,立即加入人民解放軍行列,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罪行,調轉槍口,殺敵立功。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饑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對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淮海戰役中,許多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為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烈士們的高風亮節,激勵著我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中奮勇前進!
英雄們的偉大業績與日月爭輝!
烈士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
淮海戰役紀念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與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同時興建,陳毅元帥題寫館標。館內面積2800平米,陳列分正廳、序言、戰役實施、人民支前、緬懷先烈五個部分,共展出珍貴的革命文物、歷史照片2000餘件,生動記述了淮海戰役波瀾壯闊、激動人心的歷史場景。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紀念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紀念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基本陳列的主題是展示淮海戰役勝利的進程,揭示戰役勝利的諸多因素及偉大意義。陳展內容設計緊扣戰爭題材,精心編排,形成重點線、亮點線、故事線三條隱形主線。陳展形式設計注重複原陳列,營造戰爭氛圍,再現歷史瞬間。
紀念館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序廳、戰前形勢廳、戰役實施廳,二層為戰役勝利廳、人民支前廳、緬懷英烈廳,全景畫館位於全館中心。整個陳展面積達1.2萬平方米,展出實物1692件,歷史照片1050張,場景復原陳列9處和大量圖表等輔助展品。
淮海戰役紀念館序廳
序廳——設計以古樸、莊嚴為基調,展示了戰役的特點。通過一尊主題雕塑和巨幅浮雕牆表現了人民解放軍英勇奮戰、前仆後繼,一往無前、決戰決勝的英雄氣概和廣大人民艱苦奮鬥、全力支援的奉獻精神。
戰前形勢廳——設計以沉靜、凝重為基調,交待了戰役發起的背景和形勢。廳內運用蠟像復原陳列展現了西柏坡與南京總統府雙方最高層的決策。
戰役實施廳——以熱烈、豪邁為基調,反映了戰役三個階段的過程。形式設計側重於展示空間場景化,結合戰爭的歷史特點,充分利用蠟像、塑型、半景畫、聲、光、電等手段營造出緊張、激烈而又循序漸進的展廳氛圍,突顯戰爭的恢宏氣勢。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抗日戰爭紀念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抗日戰爭紀念館
戰役勝利廳——展廳以明快、大氣為基調,艷麗的紅色遍布全廳,表現勝利的偉大和喜悅。尾廳加入參與性活動,拉近了觀眾與歷史的距離。
人民支前廳——展廳以熱烈、高昂為基調,運用場景復原陳列,從八個專題表現了支前運動的轟轟烈烈,揭示了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革命戰爭規律。
緬懷先烈廳--緬懷廳以肅穆、祥和為基調,貫徹現代陽光悼念的創新思想,利用聲、光、電手段,實現了使觀眾從對烈士的深切緬懷到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和諧過渡。
淮海戰役碑林
淮海戰役碑林位於園林西北部,占地2萬平米,由碑亭、碑牆、碑廊、碑室等組成。500多幅碑刻中匯集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墨寶,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參戰部隊及老將軍、老戰士的題詠和海內外書法名家不凡之作,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徐州國防園
位於園林南部,一期工程占地2萬平米。由國防教育館、兵器陳列場、模擬訓練場、軍體活動場組成。國防教育館內設有國防教育廳和電教廳等,五個展廳,通過大量實物、圖片和高科技設施,使觀眾既可學習國防知識,又可親自參加各種軍體模擬活動。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陳展以近百張照片、圖表、文獻、實物為主,配以簡略的文字說明,輔之以人物塑像、場景復原、三維幻影、縮比模型等,並採用聲光電和多媒體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徐州會戰的情形和武器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展覽以近百張照片、圖表、文獻、實物為主,配以簡略的文字說明,輔之以人物塑像、場景復原、三維幻影、縮比模型等,並採用聲光電和多媒體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徐州會戰的情形和武器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展以近百張照片、圖表、文獻、實物為主,配以簡略的文字說明,輔之以人物塑像、場景復原、三維幻影、縮比模型等,並採用聲光電和多媒體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徐州會戰的情形和武器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歷史文物

一級文物

  • 題詞
1.劉少奇題詞
2.朱德題詞3.劉伯承題詞
4.陳毅題詞
5.領導人題詞一本
  • 總前委使用的通訊器材
這裡展出的是總前委接受中央軍委指示,指揮部隊作戰用的通訊器材。總前委對戰役的指揮通常由劉陳鄧三位常委醞釀決定,用電報、電話同粟裕、譚震林磋商實施。戰況緊急時由常委臨機處置,重大問題報告軍委。戰役期間,總前委堅決貫徹中央軍委指示,民主決策,提出了許多戰略性建議,有效指揮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統籌規劃各地區的後勤支前工作。一封封電報從總前委指揮部發出,及時將戰場情況上傳下達,為奪取戰役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國防教育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國防教育館
  • 劉瑞龍的日記
這是華野後勤部長劉瑞龍的日記。從最初的魯中南支前計畫,到淮海戰役支前工作總結,從地方工作會議記錄,到徐州聯合支前會議紀要,全面而翔實地記載了淮海戰役前後九個月間的後勤和支前工作,是研究淮海戰役後勤支前工作的珍貴資料。
  • 功勞車
這是泗水縣模範運輸團運糧的功勞車。該運輸團一次接受了6天運糧4.5萬公斤的任務,結果3天就運糧5.6萬公斤,提前3天超額1萬公斤完成任務。戰役中,共出動大小車計88.1萬輛,可以從南京並排兩行排到北京。一輛小車一個故事,幾十萬輛小車、幾百萬的人民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粟裕將軍紀念處粟裕將軍紀念處
  • 唐和恩支前用的小竹竿
這根密密麻麻刻滿小字的竹竿,是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使用的。唐和恩帶領小車隊,從他的家鄉,如今的山東省萊陽縣萬寨鄉出發,隨軍轉戰,跑遍了整個戰場。每到一地他就把途經的地名刻在這根隨身攜帶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東、江蘇、安徽等3個省88個城鎮和村莊的名稱,把這些地名連線起來,行程長達5000餘里。這件不尋常的文物,見證了支前民工運輸的艱辛,成為人民民眾支前的歷史縮影。

二級文物

  • 架橋用的門板
這張布滿彈痕和勇士們血跡的門板是當年架橋用的。1948年11月15日,中野三縱對宿縣發起總攻。某部七連在突破西門戰鬥中,以勇猛神速的動作,冒著國民黨軍密集火力的封鎖,用老百姓支援的門板、木料,在三丈多寬水深沒頂的護城河上,強行架橋,使攻擊部隊快速通過,沖入城內,全殲國民黨軍第二十五軍一四八師及交警第十六總隊等部1.2萬餘人。宿縣的攻克,對切斷徐蚌間聯繫,完成對徐州劉峙集團的戰略合圍具有重大意義。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淮海戰役碑林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淮海戰役碑林
  • 解放軍戰士寫的《槍桿詩》
華野九縱在淮海戰役中廣泛開展民眾性的宣傳鼓動工作,做到人人開口,事事鼓動,不打啞巴仗。這是八十團一營戰士孫吉友寫的3首槍桿詩。
  • 黃百韜兵團指揮部的一段殘牆
這是1961年淮海戰役紀念館建館之初,從邳縣碾莊原黃百韜兵團指揮部舊址截取的一段殘牆。1948年11月19日我軍一舉突破碾莊圩,與敵展開激烈巷戰,直搗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的指揮部,致使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滅。磚牆上的彈痕是激戰過程的真實記錄。
  • 石連生棉袍
這半截棉袍的主人是渤海一分區擔架員石連生。戰役中,它伴隨石連生長途轉送傷員,走遍了整個戰場。轉運途中,這件棉袍被脫下來給傷員取過暖,被撕下布片給傷員包紮過傷口,被扯出棉花給傷員擦過血污;還曾經包過主人滿是血泡的腳和被冰凌劃破的腿。一件嶄新的長袍只剩下了破舊的半截,成為一個普通民工艱苦支前歷程的見證。戰後,石連生被授予特等支前功臣稱號,並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館
  • 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炮彈的車床
戰役中,建新公司全體職工克服物資緊缺、技術薄弱的困難,不分晝夜,生產炮彈。有中國保爾之稱的引信廠廠長吳運鐸,生產研製武器時多次負傷,仍堅持在生產第一線。據統計,建新公司共為淮海戰役輸送了20萬發高質量的炮彈。戰後,粟裕說:“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
  • 民工牆報
這是民工的部分牆報稿。許多民工隊創辦了民工牆報。用白布或平滑的牆壁做報欄,自己動手編寫稿件,形式簡單,內容豐富。沂中擔架團12連在1個月時間裡,收到稿件30多篇,淄博擔架團2個月出版7期民工牆報,刊登了60多篇稿件。民工牆報對豐富民工文化生活、增強民工隊凝聚力、激發民工支前熱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
  • 鄭克的筆記本
鄭克是一位為理想而戰、軍政兼優的團政委。29歲,廣東饒平縣人,曾僑居海外,華野四縱二十九團政委。鄭克曾榮立一、三、四等功各一次。他重視部隊思想建設,經常深入連隊,總結民眾經驗。戰鬥中,他常將自己的指揮位置移到第一線,鼓舞部隊士氣。總攻杜聿明集團的吳樓戰鬥中,他親臨陣前指揮,身負重傷後堅持戰鬥,光榮犧牲。鄭克為理想而戰,信仰堅定。正如他在筆記本扉頁寫的那樣:戰鬥是一種最高的快樂,只有在戰鬥中過活,才不辜負生命所給予的無限的才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