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東古寺

淮東古寺

淮東古寺,又名曇華寺。《阜寧縣誌》(民國二十一年本)載:“曇華寺,在馬家盪中大孫莊(即今之馬盪村),原名東嶽,以大孫莊古名東洋村,亦稱東洋村庵,寺名題額為‘淮東古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東古寺
  • 又名:曇華寺
  • 建於:唐朝
  • 毀滅時間:1942年
歷史,重建,

歷史

相傳,淮東古寺建於唐朝。清乾隆48年(1783年),當地居民蒯文煥曾施鹽城境內4頃98畝地為香火田。古寺歷經滄桑,幾經修建,典雅雄偉,富麗堂皇。大紅廊柱,雕龍貼金,飛檐畫壁,甚為壯觀。同治年間,東廂房日漸傾圮,又由當地豪紳孫某重新整修,恢復原貌。寺內懸鐘一口,鐵質,扣之作銅聲,缺其一角。關於此鐘來歷,《阜寧縣誌》(光緒十一年本)載:“庵有飛來鐘,相傳,有雙鐘斗於空際,弋鳧者以槍擊之,得其一,邊為槍缺,今懸庵內。”因鐘能飛,故名飛來鐘。寺內還有一株古松,“高五丈許,屢經水患,既萎旋生”,經僧人精心護養,長勢甚壯,粗逾兩圍,綠蔭滿院。寺內供奉佛像達百餘尊,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遠近善男信女皆來此燒香拜佛,祈求平安,香火頗盛。古寺被人們視為人間一方淨土,其影響波及周邊數縣。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縣境無數房屋被毀,古寺亦未倖免。1942年,廟宇終毀敵手,千年古寺就此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重建

近幾年,當地居民甚望復建淮東古寺。地方黨委、政府及縣宗教主管部門順應民意,根據黨的宗教政策,於1998年同意於原址重建古寺中殿、大殿,還其原貌。復建後的淮東古寺,已成為當地佛教信徒正式活動場所,和馬良亭、水上公園、垂釣中心一樣,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