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區政府招待所東,府學街西端,舊名府學市口。府學街上有一長方形水池,即府學泮池。泮池北有一個很大的院落,後為部隊所用,它就是淮安府儒學的舊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安府學
- 外文名:無
- 地區:淮安市楚州區
- 讚譽: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背景介紹,歷史溯源,
背景介紹
封建社會裡官辦的儒學一般分為縣學、府(州、路)學和京城的太學三級。淮安區古稱山陽縣,自然有山陽縣儒學(遺址在原淮安大酒店處)。但是, 淮安區淮城又是歷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所以淮安城內同時又有府級儒學,淮安府儒學的學生來自所屬各州縣。隨著時代的不同,所轄範圍不同,招生的範圍也就不同。元代所轄範圍最大,占半個蘇北,還帶上安徽的一部分。明代次之,下轄鹽城以北,除徐州直隸州(轄豐、沛、蕭、碭四縣)以外的半個蘇北.當時生源很廣,蘇北一帶的封建文人,特別是盲僚、文學名人,絕大多數在淮安府學讀過書.這一點無可痹駁地證明,淮安曾是蘇北很大一塊土地上的文化中心,淮安府學與淮安府署、文通塔、鎮淮樓一樣,是淮安燦爛歷史文化的見證,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歷史溯源
從秦漢時代起,淮安即為郡、州、府治所,府學始建時間無史料可考.據目前所存文獻來看,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現將有史可查的建設、毀壞、維修等情況縷述如下:
宋代淮安稱楚州,在南門內今府學遺址處有一座孔廟,此即楚州儒學。景祐二年(1035),魏廉以田曹來楚州任知州.他認為該祠“陽荒不能為禮”,不足以“育材勸學”。於是,上書建議擴建,得到批准後立即動工。建成以後,宋祁為之作丁一篇《建學碑》,據碑文記載,這次工程項目是在原址南邊築壇建堂,兩旁建廂房,另建收藏書籍的樓閣和存放器物的庫房,廚房、廁所齊備,共78間.正殿除供孔子像外,另增配祀四科十子.整個建築南邊掛“孔廟”匾額,西邊另掛“楚州儒學”的門匾,規模宏大。“命諸生群居比藝,日月第課。教必名儒,習必秀民。”魏廉又購書3000卷作為藏書,並割山陽、淮陰二縣“艿場三區”作為學田,每年收入可達四十餘萬,全供學宮使用。不久魏廉課任別官,接任者竟將學田中調出二區移作他用。
景有七年(1040),魏升任七兵外郎、淮南轉運使再度來淮,地方官聞訊大懼,立即將學田調回。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魏廉在楚州學宮立丁一塊碑,命令今後永遠不準更改。元祐中(1086--1094)淮安學者徐積,曾在其中任過教授。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王朝逃亡江南,淮安成了宋金盤交兵的前沿陣地,修建已近百年的楚州學宮毀於戰火。宋金議和後,於紹興十三年(1143),楚州知州紀交拋開原址,在南市之西草草重建了州學。
紹興二十三年(1153),知州吳□又在南門大街原址修建州學,放棄了南市臨時學舍。
隆興二年(1164)冬,宋金大戰,知州魏勝戰死,楚州陷金,州學再次毀於戰火,乾道五年(1169),地方官在天慶觀西(今太清觀街)重建州學,八年,知州趙□認為建得太簡單了,就增建了殿廡。
淳熙十年(1183),知州王□,據山陽知縣劉介然的建議,又將州學搬遷回南門內舊址。此年冬十一月,王□調走,金部郎中章沖繼任楚州知州。次年春,章沖認為州學“殿屋粗立,不避風雨”,就又作了增修。工成,率僚吏及請生環坐聽講學,並頒示校規,悉依安定先生胡瑗的辦學舊規行事。教授吳莘曾為之作記。
開禧二、三年冬春(1206,1207),金人以騎兵七萬,戰船五百,列屯六十餘里,圍戰楚州三月,楚州學宮第三次毀於戰火,連其地亦沒入軍營。
嘉定初,知州趙師旦又恢復舊址,並建正殿於原址之後。三年(1210),知州王盂祥作了維修,又在正殿之東建立講堂。
嘉定八年(1215),中秘應純之在淮任楚州知州,兼任京東安撫使。他下車第一件事情是察看學宮。他認為州學“地勢不屬,且齋廡益□”,便開拓孔廟以北地面擴建校舍,增築圍牆。施工中一切按高標準要求,“掄材必壯,築址必固,鳩工必良。”經過三個月的建設,比原來大為“雄深”、“延□”。他將學生的六個齋堂增至八個,以兩堂為國小齋,名曰“小成”、“有造”,餘六堂取名為“存心”、“正業”、“觀善”、“進道”、“博文”、“約禮”。學宮內原祀趙康州(師旦)、徐節孝(積),又增杞張耒、陳□,為忠孝文節四像並祀,名其堂曰“時化”.廢掉原廟東之講堂,改在大成殿後重建,並在上面植杏,名之曰“杏壇”,集士子講學於其上。同時又增加學田,添置器物書籍。工成以後,周圍的州郡都來參觀祝賀,一致認為“中州文物盡在矗矣”。王呈瑞曾為之作記。應純之另於學宮泮池上建獻功堂。當時南北交戰,北方人大量南流在淮安,地方官將他們收容下來,組成所謂“忠義軍”,有數萬人,但其成分極為複雜,很大一部分是各種名目的軍人和散兵流勇。例如其中的石珪等人,縱橫漣水楚州很久,極不易控制。應純之利用他們築城浚濠,並編成一支水軍,加量訓練。當時泮池可通城西的河胡,於此建堂,就是為了在此觀察水師的訓練。堂後有一麗澤亭,亦應純之建。另有采芹亭,為前任知州章沖所建。應純之這次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奠定了以後府學的規制。
紹定六年(1233),又維修過一次.
嘉熙四年(1240),知州余太號召捐資修學,教授章士元領頭,得款維修。次年工成,楚州儒學學正宋□有記。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淮東廉訪使賈鈞,淮安路總管府總管阿思重修,總管梁曾有記。
至治間(1321—1323),總管暗普建學宮臨街大門,教授張天麟有記。
泰定二年(1325),總管趙宗重建學宮大門,修建齋舍,教授華景伯有記。
天曆間(1328--1330),總管董嘉議增加學租,修理學宮。
明洪武九年(1376),淮安知府潘傑重修。
正統七年(1442),知府楊理增修,學士馬有記。
景泰元年(1450),府學教授鮑曼“禮勸士民”在學宮兩廡繪塑諸賢像。
天順二年(1458),提學御史劉淵巡按淮安,增拓學宮地三十餘丈。當年邱陵來淮安任知府,帶頭捐俸,倡修學宮,“盡撤其舊面新之”,八月興工,次年工成。國子監祭酒吳節為之作記。
成化三年(1467),知府楊昶又拓地“百尺有奇,作室四區”,修建丁射圃、號房、饌堂、鑿井構亭,總五十有六間。並禮勸富民陳智等再新文廟,修飾諸賢像。欞星門原為本質,鄉紳金銑建石門以易之,並鑄造一批祭器,大學士王□有記。
弘治六年(1493),知府徐墉增建尊經閣。
弘治十年(1497),義官徐昶更新聖賢像。
弘治十七年(1504),漕運總督張縉又增建了“興賢”、“毓秀”二坊,提學御史黃如金重修了廟學。
正德十一年(1516),知府薛贇毀去戟門外梓潼祠,重建“忠孝”、“文節”二祠,井修葺齋號、宮牆。
嘉靖十年(1521),知府葛木增建啟聖祠、敬一亭,立《六箴碑》。後任知府王風靈又引運河水入泮池,使泮濁水又成為活水。
萬曆元年(1573),知府陳文燭重修,有記。
萬曆十八年(1590),知府倪□增量學田二十頃十五畝。
萬曆二十年(1592),知府李元齡重修,“費逾千金而公私無擾,鳩工數百役面率作有條舉,殿庭堂廡,橋門內外,下逮燕遊庖□之所,一撤面新之。”里人朱維藩有記。
萬曆三十六年(1608),淮安府推官署府事亓詩教,置學田三頃八十畝。次年,又修府學。
萬曆四十一年(1613),知府詹士龍置學田九頃七十畝。
天啟四年(1624),知府宋祖舜請巡按御史崔□發帑重修,教授許令典參與其事,並親行查丈學田。
天啟五年(1625),增建督撫名臣祠、教授宅、訓導宅、文昌祠、魁星亭、奎光樓,在東南城上建了一座魁星樓。
崇禎十三年(1640),漕運總督朱大典重修。
清順治九年(1652),漕運總督沈文奎修。
康熙年間修了好多次:十八年(1679),河道總督靳輔修;二十四年(1685),淮揚道高成美修;二十六年(1687),知府宋務孜修;二十八年(1689),漕運總督董訥修,四十二年(1703),吳希古、劉孫眾在淮安府學任救,重新了府學兩廡先賢木主,陸志謹有記;五十一年(1712),船敢同知金燦修。啟聖祠毀,五十四年(1715)重建。
雍正六年(1728),知府申程章重修大成殿。
雍正十年(1732),教授黃施鍔修明倫堂。
乾隆三年(1738),知府胡振組請帑勸捐,大加修葺。
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伍諾璽重修。
同治十一年(1872),以後,漕運總督張之萬、張兆棟、蘇風文、文彬等均先後撥款或勸捐修過,特別是重建了大成殿。新建的大成殿比原來高出五丈有餘。
大成殿是府學建築群中的主建築,理應比其他建築高出一些,但過高了就又顯得不相應了。同治十三年(1874),霍丘劉德瑛客淮上,此人善於堪輿,他說,大成殿高了,東南方的魁星閣就顯得低了,於科名不利。封建社會裡地方士紳最關心的是科舉功名,在這個問題上有麻煩那還了得。五月,里人丁賜綬和潘慰祖等倡修,將魁墾閣由兩層改為三層,閣基高二尺,本身高至四丈五,外加四尺一寸的頂子,閣下可通行人,並於閣之東側,用磚頭砌成外樓梯,人可循磚梯旋轉面上。面北有“雲階路”三學磚額,即為書法家潘慰祖所題。說也怪,此前幾科沒有人得中,此閣修好之第二年,淮安所屬鹽城縣萬人傑便考中江南解元。但是,科舉人致仍不多。光緒十七年(1891),有個四川人叫羅春山,精於相宅術,他說,府學大門外對壁亦應相應增高,使氣有納,泮池中部宜空露,東西耳溝宜磨石覆蓋。眾罩其論,立即動工。尚未建成,第二年即有周鈞、丁福申二人考中進土;眾人更信其說,繼續增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邑人王同庚,顧雲臣等籲請知府張球(今甘肅武威古浪人,鹹豐元年辛亥(1851)科舉人)撥款,陳述齋、朱炳卿等謀之六邑人士籌款,將泮池照壁增高三尺。同樣很奇怪,光緒二十三年,淮安一府便有六人中舉。照壁上原有“宮牆數仞”四個大字,因牆增高面顯得小了,清河縣學照壁上這幾個字比較大,便從那兒摹刻出來,砌入新建的照壁上去,顯得很是典雅、莊重。據說這四個字是休寧人汪敬所書。汪敬乾隆初寓居清江浦,是寓居淮安安徽鹽寓程嗣立的外甥。清末這次修魁星閣、照壁,里人顧雲臣均有記。
光緒二十三年(1897).地方上又撥款維修了文昌樓和東毓秀坊。
光緒二十九年(1903),邑人丁寶銓、周鈞等即以文昌樓舊址改建為藏書樓,漕運總督陸元鼎有記。
光緒三十年(1904)修文渠,清理了府學泮池和與之相連的東西耳溝。據當時統計,泮池東西長8丈,南北寬4丈5尺,深5至6尺。
淮安府儒學經過歷代增建與維修,規模越來越大,現據清末的資料介紹如下:
府學建築群大致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以西部為主。它的主體建築是供祭祀孔於的大成殿。該殿南向,五升間。它是建在一個石質平台之上的;平台外緣以石欄環繞,東、南、西三面各有一個石頭台階。東酉兩麂各有“間平房,門相對。西虎北育一槽神柯.殿之北有一小院牆隔斷南北,自成一小院落。小院牆除中門外,東西各有一掖門,以便尋常通行。殿之南為“戟門”,三間,戟門東西各有一旁門,均名之為“持敬門“。東西持敬門旁邊為文武撅衣廳,供拜見孔子的文武官員整理衣著之用。戟門南有三座石拱橋並排跨在一條東西流過的小渠之上,這條小渠叫內泮池,三座石橋叫泮宮橋。橋之南為欞星門,石質,三座,與門內三橋相對.欞星門東西各有一下馬牌,門前為東西大街,大街上有兩對四座牌坊,外二坊為“興賢”、“境秀”,內二坊為“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大體與南京朝天宮格局相仿。大街路南為泮池,池南為照壁,池東西有耳溝暗通文渠,因此,泮池中活水常流不斷.大成殿之北為明倫堂,亦五開間,堂東西為齋房,西齋房北有一孝子祠。明倫堂甫有一條東西路,東出可進入東院。堂北為敬一亭,三間,再北為尊經閣,大三間。敬一亭尊經閣之西有一宅院,為訓導署。戟門西亦有一院落,為省牲堂和官廳。以上為府學西半部情況。東院落不大,面南與東下馬牌、欞星門並立者,為東院大門,門懸“淮安府儒學’臣額。大門對面亦有一堵照壁。進門向北為一南北通道。通道中間有一魁星閣,閣下可通行人,過閣到北盡頭為祭器庫。通道東有圍牆,牆有三個可進入東邊的門。牆東南為教授署,再東南為文昌樓。光緒二十三年,知府張球曾撥款修葺過一次,二十九年,邑人丁寶銓、周鈞等即以文昌樓舊址改建藏書樓,漕督陸無鼎為之作記。藏書樓的常年經費,系從聞思寺田產中撥出五十四畝來供給,教授署北為名宦祠,祠西為鄉賢祠,二祠北為祟聖祠。以上為整個淮安府學建築群的大致情況,其範圍大約東至系馬樁巷西側不遠處,北至大麟麟巷(舊名府學后街),西至燈籠巷。這裡雖是儒學,但許多政治活動在這裡舉行。康熙年間,河督靳輔和漕督董訥等人在治水問題上意見不一,經常在這裡開會討論,有時還演劇
或舉行宴會。自清末戰爭迭起,府學逐漸損毀。一九四六年準安第一次解放,華中分局、五地委等領導機關和有關單位也經常在這裡集會,或舉行革命文藝宣傳活動。北撤以後,這裡的建築逐漸被拆毀,一九五八年改建為青年公園,北半部建成文化館。十年動亂中,泮池的用壁也被拆除.如今淮安府學已一椽不存,更無論東西牌坊以及其它有關文物了。
府學過去有許多楹聯,據記載,明倫堂舊有三聯,其一曰:
學以致道,致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於之道:
堂曰明倫,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
另一聯曰:
馬上文,胯下式,枚里韓亭,彪炳經綸事業;
石邊孝,海底忠,徐廬陸墓,維持名教綱常。
這副對聯是淮安特有的,聯中表彰了枚皋,韓信、徐積、陸秀夫四個淮人,因而常常受人稱道。此聯為邊壽民先生之弟邊大浚所書。大浚本郎中,醫術高超,號稱神醫而兼善書法。據說此聯書成之後,有人請他署上他的大名,他說,我非此中人,何必署名呢!還有一聯曰:黃河水滾滾而來,文應如是;韓信兵多多益善,學亦宜然。此聯有人稱讚為“超脫可喜”,為槽運總督董訥所撰,款署“壬申孟冬”,即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月。
淮安府學的學生,即所謂諸生、秀才,均來自所屬各縣,但每次招生所收學額,卻是由上級官府來定的。明以前情況不明,清順治初規定,廩膳生員40名,增廣生員亦40名,每次招生只收附學生員60名.順治十五年又規定每次只招附學生員20名,康熙二十八年又改為25名,以後又改為23名,一直至情末。自明朝萬曆四十年起,淮安府學及山陽縣學歷次錄取的生員,全部記載在一本書內,這本書名為《淮山肄雅錄》,這是淮安特有的文獻。根據《淮山肄雅錄》,的記載,自順治十四年(1657)至光緒三十年(1904),府學共招收生員3950名。
淮安府儒學在歷史上從無到有,屢建屢毀,但越建越好,越建越大,規模也越來越宏壯,它是千百年來多少代淮安入創造的結晶。它是蘇北地區的文化中心,是這一地區讀書人嚮往的神聖殿堂;它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於,其中許多人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的傑出人物,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清代樸學大師閻若璩是其中的佼佼者。淮安府學是構成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是淮安歷史文化的驕傲,理應受到重視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