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春秋時期國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通志·氏族略》:淮夷,小國,其地今淮甸,在淮河流域。淮夷並非一個國家,而是統稱,夏商周時期的中原王朝與淮夷多有征伐記載。後被吳國所滅,先後被吳,越,楚等國吞併。 西周初年,曾參加管叔、蔡叔、武庚反周的叛亂,周公東征,武力征服;厲王無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沒有得到周朝統治者的承認和封贈。據《詩經·魯頌》“明明魯侯,淮夷攸服”,“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爾猶,淮夷卒獲”,“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淮夷蠻貊,莫不率從”,“淮夷來同,魯侯之功”。

民族,簡介,歷史沿革,

民族

淮夷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屬於東夷的一個分支。淮夷是聚居在淮河中下游地區的一個土著民族,屬於東夷大郡族,有人認為淮夷是東夷集團中鳥夷的一支。淮夷在甲骨文中多稱作隹夷,淮,隹字加水旁稱淮,字與鳥同意,淮夷可能即是鳥夷

簡介

淮夷,古國名。

歷史沿革

淮夷與山東的杞(今安丘東北)、郵(今蒼山西北)乃至以保護者自居的魯僖公發生過規模不小的戰爭,此後,淮夷與魯國修好,支持昭公時季氏,使其權勢大增,又與楚國睦,曾和楚、蔡、陳、鄭、徐、胡等國聯合,攻打吳國。直到春秋末年,仍保持著相當的實力,參與大國爭霸的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