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右(元好問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淮右》是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以“淮右”為題,實際上不是專詠淮右之事,而是取開頭兩字為題,抒發詩人對無可挽回的金王朝國運的悲慨之情。全詩語言質樸含情,章法嚴謹有度,平淡中有奇崛,淺顯中見沉鬱,情意真摯,淒楚感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淮右
  • 作者:元好問
  • 創作年代:金末
  • 作品出處:《遺山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淮右
淮右城池幾處存?宋州新事不堪論。
輔車謾欲通吳會,突騎誰當搗薊門。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空餘韓偓傷時語,留與纍臣一斷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淮右:指淮西一帶,當時為宋金交界處。
②宋州新事:指金哀宗在宋州被官奴囚禁於照碧堂,日夜悲泣。不堪:不能勝任。
③輔車:頰輔和牙車,輔車相依。出自《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謾(màn):通“漫”,不用,不要。吳會(kuài):吳郡、會稽,此處代指南宋
④薊(jì)門:遺址在今北京德勝門西北,蒙古軍在此建立大都。此處指蒙古。
⑤“細水”兩句:為唐朝詩人韓偓春盡》原句。
⑥韓偓:晚唐詩人,唐昭宗時為兵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因憤恨朱溫跋扈,詩多傷時之作。有《韓內翰別集》傳世。
⑦累(léi)臣:被拘之臣,階下囚,詩人自指。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淮右的城池還有幾個存在?皇上在宋州被拘禁更是不能說了。
朝廷不與南宋結成唇齒相依之勢,如今有誰能抵擋蒙古軍的入侵而直搗薊門。多臭潤永
涓涓細水漂浮著凋零的花瓣,匆匆流到了別的山澗;一片陰雲滿含雨氣低沉沉地飄向孤村。
如今白白剩下韓偓的哀傷詩句,留給我這尚有一口氣在的階下囚。

創作背景

該詩大約作於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五月間。這年,宋將孟珙敗金將武仙於順陽(今河南淅川),取鄧州。金哀宗在宋州,後又逼霉訂葛走蔡州(今河南汝南),當時詩人被蒙古軍羈習淋乃管于山東聊城。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抒寫金王朝城池陷落,國君遭困的境況。南宋與蒙古聯合攻金,宋將孟珙攻取了順陽、鄧州等地,所以說“淮右城池幾處存?”以“幾處”修飾“存”,表明金朝國土所剩無幾。“不堪論”表明金國國勢的衰微和詩人心境的悲苦。該聯,一句寫國土淪喪,一句寫國君受困,金王朝名存實亡的境況可見。“幾處存”“不堪論”,一個反詰句,一個感嘆句,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大勢已去的深切的感慨,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情色彩。
頷聯,緊承首聯,對金王朝的外交、軍事形勢的“不堪論”繼續進行議論。詩人認為,金宋的關係如“輔車相依”,只有“通吳會”,與南宋聯合,共同對付蒙古軍,才是立國自保的良策。但是金國的統治者,一意孤行,北拒蒙古,南侵宋朝,結果是腹背受敵,亡國在即。“謾”字則表現了詩人對政事的無可奈何的憤慨。“突騎誰當搗薊門”是“誰當突騎搗薊門”的倒裝。這裡是借指蒙古軍攻取洛陽,金守將強伸被殺之事。“謾欲”“誰當”互相對應,把詩人那種國勢難挽的無奈,守邊乏將的憂慮,表現的非常深沉、淒婉。
頸聯,詩意頓轉,引用晚唐詩人韓偓《春盡》的原句,繪景狀物,抒寫詩人對金王朝“落花流艱凳台水春去也”國運的慨嘆。韓偓用“細水”“浮花”“別澗”“斷雲”“孤村”這些滿寓傷感之情的意象,組合成往復低徊,悽惻不已的落寞意境,寄寓了國亡之痛和身世之悲。該詩借用此聯,韓詩意境與元好問此時境況,達到了渾涵無跡、妙合無垠。一是景諧。韓詩所繪暮春景色,與元好問羈囚聊城,時值春盡所見之景,融合為一。二是情合。韓偓生當晚唐,朱溫跋扈,國勢衰微,滿腔悲憤,發而為詩,其國亡之痛,身世之悲,已盡寓其中。元好問此時心境與韓促相近,借用此聯,抒寫自己懷抱,在原詩意境中更注入了自己的感慨,注入了自己的靈魂,情景交融地表現了自己的悲痛。江山易主,國亡在即,連“細水浮花”也歸“別澗”而非我所有了;故國有如一個“孤村”,再加上“斷雲含雨”的不斷侵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景淒涼,情悲苦,景情相諧,見出了兩代詩人的“心有請婚灑櫻靈犀一點通”,更見出了元好問巧用前人詩句的匠心。
尾聯,點出引用詩句出處,揭示全詩“斷魂”基調。最後兩聯,在詩體上也很見特色。
該詩借抒情,抒發國破家亡的悲憤,既現實,又深刻,具有詩放堡匙史的意義。全詩格調低沉鬱悶,感情真摯淒切,比之杜甫的沉鬱悲涼有更深沉的悲哀。

名家點評

清·施國祁《拳捆元遺山詩集箋注》:“五六全用韓致光(偓)語,即以結聯標出。自成一體。”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金史》,多有所本。著有《遺山集》四十卷、《中州集》《中州樂府》,詞有《遺山樂府》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