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淮南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已經淮南市政府同意,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3年2月14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南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3年2月14日
  • 發布單位: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主要是指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面向所有老年群體,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護理康復、精神關愛、緊急救援和社會參與的設施、組織、人才和技術要素形成的網路,以及配套的服務標準、運行機制和監督制度。為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安徽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堅持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任務。“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堅持兜底線、保基本、促普惠、均等化,加強資源引導和調控,重點發展面向貧困、失能、殘疾、留守、空巢、計畫生育特殊家庭、高齡、孤寡等老年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妥善解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質量可靠且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三)工作原則。
——保障基礎,兜住底線。立足我市市情,穩妥有序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水平,著眼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擴大普惠,促進共享。不斷拓展基本養老服務的對象和內容,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使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能夠獲得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基本養老服務。
——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在不斷夯實家庭養老責任基礎上,通過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引入市場機制、引導社會互助共濟等方式,幫助困難家庭減輕負擔。通過政府、社會、個人協同發力,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品質化升級。
——最佳化整合,均衡配置。強化養老服務各相關領域政策的配套銜接,推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老年優待等制度資源最佳化整合,促進基本養老服務投入向重點人群、社區居家、農村等傾斜。
(四)工作目標。到2025年,著力構建與人口結構、基礎條件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制度基本健全,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落實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1.明確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基本養老服務是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包括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內容。“十四五”時期,重點聚焦老年人面臨家庭和個人難以應對的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困難時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在確保特困老年人應養盡養的基礎上,優先為低收入的失能、殘疾、獨居、空巢、留守、高齡、孤寡老年人以及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要貢獻老年人等提供基本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2.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更新完善《淮南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具體服務對象、內容、標準等,服務項目包含老年人休閒優待服務、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老年人健康管理、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家庭適老化改造、護理補貼、最低社會保障、探訪服務、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方面。(責任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
3.實行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過程中,逐步拓展基本養老服務的對象和內容。市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根據《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安徽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調整情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等因素適時調整,由市級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提出修訂意見,按程式報批後印發。(責任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建立精準服務主動回響機制。
4.建立老年人口數據發布制度。按照國家統計局和省統計局的統一部署,在人口抽樣調查中開展老年人口狀況統計,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統計監測,定期發布全市老年人口狀況主要數據。(責任單位:市統計局)
5.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按照全省統一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標準,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評估結果作為老年人享受相關補貼、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等的參考依據。2023年底前,全市培育不少於2家評估組織。(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6.建立主動發現機制。依託安徽省大數據平台,推進人口基本信息、婚姻信息、社保信息、低收入人口信息、殘疾人證信息、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和服務保障信息等跨部門數據的歸集共享。(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殘聯等)通過“皖事通辦”和基層管理服務平台,發布養老服務政策諮詢、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便民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數據資源局等)依託安徽省養老服務綜合信息系統,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對象資料庫,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對象與基本養老服務的精準匹配機制,逐步對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申領等事項實行“免申即享”,實現“政策找人、服務上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7.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依託社區養老服務站、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等,支持基層老年協會、志願服務組織等參與探訪關愛服務,向高齡、獨居、空巢、留守、失能、殘疾、計畫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開展精神慰藉等探訪關愛服務,周探訪率實現100%。創新“五社聯動”機制,形成民眾性自治組織、基層老年協會、業主委員會、格線員、家庭醫生、養老服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志願者、慈善組織、老黨員、低齡健康老年人、親屬鄰里等共同參與的探訪關愛力量。(責任單位:市民政局)推動在殘疾老年人待遇享受、服務遞送、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資源整合,加強殘疾老年人養老服務保障。(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殘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
(三)健全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
8.健全完善保障制度。探索整合現行的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等政策,聚焦失能失智等不能自理老年人,依據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結果給予差異化護理補貼。(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在國家、省統一部署下,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確定長期照護範圍、標準、質量評價等規範,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的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針對老年人風險保障需求,積極發展普惠型健康保險,增加適合老年人的保險產品供給。(責任單位:淮南銀保監分局)鼓勵地方政府為老年人購買健康、意外保險提供支持。(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9.強化資金保障。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將基本養老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市級財政統籌給予支持,確保基本養老服務項目及標準落實到位。(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市財政局)推進市與縣(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基本養老服務項目所需資金按支出責任分擔。(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的比例不低於55%。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設立慈善基金、開展志願服務等方式,為基本養老服務提供支持和幫助。鼓勵有條件的縣區最佳化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建設補助、運營補助等政策,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基本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10.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到2025年,全市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於7500人次,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開展“最美護理員”評選活動。強化養老機構社工專業化建設,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張養老機構床位均擁有1名社會工作者。(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研究制定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薪資待遇保障政策,鼓勵各縣區建立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定期發布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將養老服務列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優先領域,鼓勵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等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按規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責任單位:市教體局)鼓勵各地對養老機構中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員發放崗位津貼。(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11.落實優惠扶持政策。落細支持養老服務發展的稅費減免政策,建立民政、稅務部門共享的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信息通報機制,提高稅收減免工作效率。(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民政局)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質等為理由拒絕執行相關價格政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四)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12.推進養老服務設施配建。主城區和50萬以上人口的縣(區)要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鼓勵其他區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布點相關內容納入市縣國土空間等規劃,合理確定設施種類、數量、規模以及布局,形成結構科學、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養老服務設施網路。(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嚴格落實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新建城區和居住區以及老城區與已建成居住區改造應當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新建城區和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得低於30平方米、單體面積不得低於35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得低於20平方米標準配置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情況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民政局)新建居住(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必須在建設單位交付後1年內投入運營。民政部門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統一登記造冊。鼓勵採取“公建民營”等模式交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化服務組織運營,根據老年人需求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文體娛樂、健康教育、上門服務等普惠性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3年6月底前,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制定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具體工作方案,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的,可通過補建、購置、租賃、改造等方式予以解決,或在相鄰新建項目內予以補足。確保到2025年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政府投入資源或者出資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要優先用於基本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13.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基礎作用。各縣區要綜合考慮區域內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床位需求,對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老年人全部實現集中供養,合理確定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規模下限,做好規劃建設和保運轉等工作。2023年底前,建立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管理制度,明確老年人入住條件和排序規則,強化對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對符合規定條件申請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撫恤優待對象,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支持有條件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逐步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重度殘疾人家庭、計畫生育特殊家庭和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縣區開展失能老年人集中托養試點工作。(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光榮院在保障好集中供養對象的前提下,可利用空餘床位為其他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法定贍養人、扶養人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優待撫恤對象提供優惠服務。(責任單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14.推動公辦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國家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市落實舉措。提升失能老年人照護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專門照護失智老年人的公辦養老機構,支持公辦養老機構增設失智老年人照護專區,最佳化現有公辦養老機構結構,關停撤併地理位置偏遠、供養人數較少、服務功能較弱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按照“宜公則公、宜民則民”原則,採取縣級統一管理、鄉鎮自主運營、部分服務外包、委託社會力量運營等方式,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到2025年,評定為一級至二級服務等級的鄉鎮級公辦養老機構、評定為二級至三級服務等級的縣級公辦養老機構建有率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合理確定和落實特困供養機構工作人員薪酬待遇,鼓勵通過在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適當傾斜等方式,建立與崗位績效、職業技能水平掛鈎的考核激勵機制,提高一線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水平。2023年6月底前,各縣區建立相關考核激勵機制,鼓勵特困供養機構在滿足特困人員供養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到2025年底,包括農村敬老院在內的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率達到60%以上。(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15.培育優質市場主體。結合我市山水資源和旅遊規劃,打造一批集生活居住、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為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按照“十四五”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支持方向,謀劃落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建設、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養老服務骨幹網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旅居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等養老服務項目。提升國有經濟對養老服務體系的支持能力,強化國有經濟在基本養老服務領域的有效供給。培育發展以普惠型養老服務為主責主業的國有企業。(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2022年起,對具有養老服務功能的國有企業以及承擔部分養老服務功能的國有企業,進行養老服務業務分賬核算、分開考核。(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各縣區人民政府)推進符合條件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所屬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所屬主管部門)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各地要研究制定具體支持政策。完善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政策,支持縣區人民政府按需以市場化原則購買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五)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便利化可及化水平。
16.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結合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綜合考慮地區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狀況、服務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統籌規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選址和布局。依託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提供家庭養老指導服務,共同構建定位精準、功能互補、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路,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2025年底前,全市打造不少於2個示範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深入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老年助餐服務網路。(責任單位:市民政局)支持物業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實施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培訓計畫,納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目錄,對符合脫貧勞動力、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條件的參訓人員,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圍繞滿足生活照料、起居行動、康復護理等需求,合理確定家庭適老化改造的範圍和資助標準,繼續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重點對納入分散特困供養、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失能、高齡、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範圍擴大到低保邊緣家庭及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支出型困難家庭中的失能、高齡、殘疾老年人家庭等。引導社會化專業機構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2025年底前,完成不少於726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鼓勵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17.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優先推進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改造,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適的環境。(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鼓勵開展無障礙環境認證,提升無障礙環境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殘聯)推動各級政務服務平台進行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採取傳統服務和智慧型化創新服務並行方式,提供多元化、個性化、貼心暖民的便利服務。(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18.提升社區醫養結合照護能力。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依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為轄區內失能、高齡、重病等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診治、醫療護理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普及社區老年健康教育,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負總責,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落實措施和進度安排。各級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研究並推動解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強化考核激勵。市政府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關指標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真抓實幹督查激勵事項。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基本養老服務評價機制。縣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責任,落實支持政策,加強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
(三)嚴格綜合監管。市民政局牽頭制定養老服務監管責任清單,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以及養老服務機構質量日常監測制度,全面實施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推動落實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處置工作中的防範、監測、預警和及時移送責任,嚴厲打擊干擾養老服務行業正規發展的無證小養老院等,依法查處不規範經營行為。民政、市場監管部門探索開展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
(四)營造良好氛圍。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主動做好基本養老服務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公開基本養老服務信息,暢通意見建議反饋渠道。積極開展養老服務法治宣傳教育,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要改革事項要充分聽取意見,提前做好風險評估。

解讀

一、起草背景
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聚焦養老服務供給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矛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存在的瓶頸、社會力量辦養老的活力有待激發、養老護理人員存在缺口、養老服務行業規範未形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養老服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按照市政府領導要求,由市民政局認真研究,起草我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堅持黨對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基礎性、普惠性、共擔性、系統性原則,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增強全市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起草依據
《安徽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四、起草過程
根據省級檔案精神和市領導要求,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召集相關科室召開會議,商討起草總體思路、主要內容,並指定局分管負責同志牽頭開展起草工作;2022年12月上旬,市民政局形成代擬稿初稿,並徵求了各縣區人民政府(含經開區、高新區、毛集實驗區)、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及相關部門的意見,12月9日,向社會徵求意見。市民政局根據相關部門反饋意見,對代擬稿進行了修改完善。經合法性審查和市場競爭性審查,形成《淮南市推進基本養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送審稿)》。後經市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於2月份印發。
五、工作目標
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
六、主要任務
一是圍繞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具體服務對象、內容、標準、範圍等,為老人提供普惠型和兜底型服務。二是建立精準服務主動回響機制,依託安徽省大數據平台,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對象資料庫,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對象與基本養老服務的精準匹配機制,實現“政策找人、服務上門”,強化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精準關愛服務。三是健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探索整合現行的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等政策,聚焦失能失智等不能自理老年人,依據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結果給予差異化護理補貼,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扶持政策。四是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完善基礎養老服務設施,明確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培育優質市場主體,促進養老服務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便利化可及化水平,建設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織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路。
七、創新舉措
一是明確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內容。對照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內容,對我市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內容、標準等進行調整,制定符合我市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務事項。二是細化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模式。倡導多種方式運營公辦養老機構,按照“宜公則公、宜民則民”原則,採取縣級統一管理、鄉鎮自主運營、部分服務外包、委託社會力量運營等方式,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機制改革三是形成多方關愛服務力量。創新“五社聯動”機制,形成民眾性自治組織、格線員、養老服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志願者、親屬鄰里等共同參與的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走訪探訪力量。四是突出社區醫養結合工作。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依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為轄區內失能、高齡、重病等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診治、醫療護理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
八、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二是強化考核激勵,市政府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關指標納入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真抓實幹督查激勵事項。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基本養老服務評價機制。三是嚴格綜合監管。制定養老服務監管責任清單,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以及養老服務機構質量日常監測制度,全面實施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四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主動做好基本養老服務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公開基本養老服務信息,暢通意見建議反饋渠道。積極開展養老服務法治宣傳教育,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充分調動各方支持配合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認真貫徹落實《淮南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出台配套政策,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