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創建綠色出行示範城市實施方案》已經淮南市政府研究同意,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9月13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南市創建綠色出行示範城市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1年9月13日
- 發布單位: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全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的通知》(交運函〔2020〕490號)的精神,根據《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公布〈安徽省綠色出行創建城市名單〉的通知》(皖交運函〔2021〕11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省綠色發展的行動部署,以綠色出行城市創建為契機,落實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通過政府主導、規劃先行、政策引導增強公眾綠色出行意識,進一步提高城市綠色出行水平。
(一)發展方向
1.高效便捷。加強科學布局,在主城區形成結構合理的綠色出行體系,擁有廣達的出行線網及智慧型、精準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
2.均等普惠。推進差異化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出行需求,考慮特殊人群的信息化接受能力和出行需求,加大無障礙出行系統建設。發展微循環公車,推行新能源低地板公車,改善乘車環境。
3.一體發展。進一步落實城市公共運輸發展戰略,促進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與綠色交通的協調發展,保障綠色交通用地。
(二)建設周期
根據《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的通知》(交運函〔2020〕490號)的要求,淮南市綠色出行創建工作計畫於2022年6月完成。
二、創建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2年6月,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綠色出行環境明顯改善,公共運輸服務品質顯著提高,綠色出行裝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民眾選擇綠色出行的意識基本確立,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加強。
(二)具體指標
淮南市綠色出行示範城市創建指標
序號 | 指標名稱 | 現狀情況 (2020年底) | 創建目標 (2022年6月) |
1 | 綠色出行比例 | 77.64% | 不低於80% |
2 | 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 | 73.5% | 80%以上 |
3 | 跨部門、跨領域的綠色出行協調機制 | 不完善 | 形成完善的推進機制 |
4 | 企業職工工資增長機制 | 未建立 | 建立健全企業職工工資增長機制 |
5 | 城市建成區平均道路網密度 | 6.57km/km | 不低於 6.80km/km |
6 | 城市建成區道路面積率 | 15.5% | 不低於16% |
7 | 完善城市道路網,推進步行道和機動車道建設 | 人行道面積383萬平方米 | 人行道面積393萬平方米 |
8 | 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規模 | 70處 | 不低於100處 |
9 |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模 | —— | 新建200個充電樁 |
10 |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車占所有公車比例 | 55.17% | 不低於60% |
11 | 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 | 58% | 不低於60% |
12 | 公交專用道及優先車道里程 | 35km | 50km |
13 | 早晚高峰期公交平均運營速度 | 18km/h | 21km/h |
14 | 電子站牌數量 | 172個,無法正常使用 | 改造20個以上 |
15 | 公共運輸非現金支付比例 | 56% | 65% |
16 | 城市交通信息出行服務 | 融合程度不夠 | 功能完善、信息共享 |
三、創建任務
(一)加快城際交通一體化建設
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幹,普通公路為基礎,水路運輸為補充,民航有效銜接的多層次、高效便捷的城際客運網路。構建大容量快速客運系統,最佳化城際客運供給方式,提升服務品質。
完成商合杭高鐵淮南南站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加快推進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滁州至合肥至壽縣保義段、S19淮南至桐城高速、S10揚州至淮南高速、S63懷遠至鳳台高速前期工作;穩步實施“十四五”時期國省道改造升級計畫。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市建發集團
(二)加強各種交通方式有機銜接
完善客運產品體系,創新空鐵聯運、公鐵聯運、公空聯運等客運產品。推進各種交通方式有機銜接、優勢互補,完善淮南市域範圍內客運服務網路,提升道路客運服務水平。與合肥市共同推進合肥新橋機場S1號線建設,加強壽縣蜀山產業園與新橋機場和合肥市區的銜接。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
(三)最佳化城市道路網路配置
樹立“窄路密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強支路街巷路建設改造,打通道路微循環,建設快速路、主次幹路和支路級配合理、適宜綠色出行的城市道路網路。打通各類斷頭路,形成完整的城市道路網路。依據《淮南市城鄉建設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究》,完善主次路網級配,逐步打通各類“斷頭路”“卡脖子路”,暢通“微循環”,治理一批道路交通堵點,最佳化城市道路網路配置。
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
(四)提高公共運輸供給能力
繼續加強和鞏固省級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示範城市創建成果,結合實際構建多樣化公共運輸服務體系。加強公眾出行規律和客流特徵分析,最佳化調整城市公交線網和站點布局,降低乘客全程出行時間。根據《淮南市城市公共運輸專項規劃(2016—2030)》,儘快落實新建公交換乘中心及首末站。2021年推進西部客運樞紐及鳳台、上窯、九龍崗公交首末站建設項目。2022年推進安成鋪換乘中心及淮河新城、田東及新辟郊區線路配套公交首末站項目。力爭改造沿山路、淮舜南路、杜鵑路、淝水大道、龍湖路等城市道路公交站亭149個。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市建發集團
(五)改善公眾出行體驗
繼續最佳化手機APP等信息化設施產品,為公眾提供準確、可靠的公車實時位置、預計到站時間等信息服務。全面推進城市交通一卡通、手機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繼續加大交通實體卡發行力度,在已經開通八維通、銀聯雲閃付、銀聯卡閃付、銀聯卡手機閃付、翼支付乘車碼等移動支付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建立覆蓋全部市區公交線路的移動支付方式。持續最佳化“淮南掌上公交”和“淮南定製公交”APP軟體功能,滿足民眾便捷出行需求。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公交公司、市正源公交公司
(六)治理完善慢行交通系統
加強慢行系統環境治理。推進人流量較大公交站點周邊步行道、腳踏車道環境整治,加強站點及周邊道路機動車違法停車治理。對主城區洞山路、人民路、朝陽路、龍湖路、國慶路、劉家山路、淮河大道、蔡新路等慢行交通量較大的道路,加強慢行交通系統建設。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優先啟動慢行系統環境治理,在延時巡查、錯時值守等一系列常態化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每天一路”“城市管理示範街(示範路)”等形式多樣的治理行動,攤群管理機制初步形成。持續提升34處規範化攤群點,取締占道經營,基本消除主城區主幹道出店經營,持續加強對慢行系統環境治理。
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
配合單位:市交警支隊
(七)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力度
推進城市道路的無障礙建設。對步行系統進行無障礙最佳化,建設連續、良好的步行系統,清除地面障礙物,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單位出口、廣場入口、人行橫道及橋樑、隧道、立體交叉等路口設定緣石坡道;以滿足特殊群體出行需求為目標,建設無障礙公交系統。進一步提高公交覆蓋率,開行微循環、定製公交等,加強大型住宅區與醫院、學校、商業及城市休閒中心的聯繫,加大新能源低地板公車投入力度,方便老年人、殘疾人公交出行。
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交警支隊、市城管執法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市公交公司、市正源公交公司
(八)加強停車治理
合理規劃建設停車設施,推廣實施分區域、分時段、分標準的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推動“網際網路+”智慧停車系統建設,探索推進共享停車建設。根據淮南市停車場三年規劃(2020—2022年)建設安排,有序實施5處規劃的社會停車場,提供車位約1390個。其中:田家庵區3處,高新區(山南新區)1處,大通區1處。
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
(九)實施路口慢行交通體系改造
在現有城區道路條件下,圍繞“各行其道治亂、主要幹道最佳化、信號配時同步、時間空間一體、中心城區為主、逐步覆蓋全市”的綜合治理工作思路,確保城區道路暢通有序,交通事故及交通擁堵同比減少,為人民民眾出行營造良好的交通環境。推動非機動車道瀝青化改造,對信昊轉盤、安成鋪等大型交叉口基礎硬化、管線布置、標誌標線等交通語言進行重新設計。深化套用非機動車待行區、行人隔離護欄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規範路口秩序。
牽頭單位:市交警支隊
配合單位:市城鄉建設局、市重點工程建管中心
(十)推進綠色車輛規模化套用
2021—2022年,以實施新增和更新新能源車輛為突破口,在城市公共運輸、出租汽車、短途道路客運等領域,進一步加大新能源車輛推廣套用力度,提高新能源車輛比例。完善公交行業運營補貼政策,加速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車輛。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公交公司
(十一)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路體系建設,重點推進城市公交樞紐、停車場、首末站充電設施設備的規劃與建設。推廣落實各種形式的充電優惠政策。中心城區規劃設定8個充電站,分別為高新區充電站、安成充電站、經開區充電站、大通充電站、謝家集充電站、八公山充電站、潘集區充電站和毛集實驗區充電站。全市(不含鳳台、壽縣)逐步推進分散式充電點,結合公共停車場等設定,新建充電樁200個以上。
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國網淮南供電公司
(十二)大力培育綠色出行文化
加強綠色出行宣傳引導,繼續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組織相關部門、乘客走進公交,了解公交。通過製作綠色出行宣傳展板、便民手冊,向市民宣傳綠色出行的意義,提高市民對綠色出行方式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積極倡導公務出行優先選擇綠色出行方式。製作發布綠色出行公益廣告,弘揚傳播綠色出行正能量,讓低碳交通成為時尚,讓綠色出行成為習慣。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配合單位:市交警支隊、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分管副秘書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為副組長,市直各責任單位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大對綠色出行創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支持力度,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各項工作,統籌協調各部門共同推進綠色出行城市創建相關工作。
(二)強化政策保障
強化財政、金融、土地、投資等方面的政策保障。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公交專用道、場站基礎設施、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購置運營、綠色出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拓寬綠色出行發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綠色出行行動。
(三)深化隊伍建設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銳意創新的職業氛圍。加大行業宣傳力度,組織開展行業勞模、行業風采宣傳展示和關愛司乘人員活動,營造尊重關愛交通運輸職工的社會氛圍。深入開展行業勞動和技能競賽,著力提升行業職工技能水平、服務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
(四)監督保障
建立定期評估制度,通過明察暗訪、民意徵詢和委託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綠色出行城市創建工作總結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