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麻雞

淮北麻雞

淮北麻雞(徽香源燒雞等符離產燒雞就是以該雞作為原材料)雞屬蛋肉兼用型的小型麻雞,它是淮北平原勞動人民經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歷史悠久,相傳有500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知名食品符離燒雞原材料。該品種適應性強、耐粗飼,性成熟早,生長速度慢,肉質細嫩鮮美,耐受高溫高濕,合群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北麻雞
  • 外文名:Huaibei partridge chicken
  • 別稱:宿縣麻雞、符離雞
  • 產地分布:安徽省宿州市
產區分布,產區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水源及土質,外貌特徵,生產性能,產肉性能,屠宰測定,蛋品質量,繁殖性能,飼養技術,育雛期的飼養管理,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產區分布

原產地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蕭縣靈璧等縣和淮北濉溪縣。

產區環境

地理位置

產區位於東經116°09′~118°10′,北緯33°18′~34°38′,屬淮北平原地區,海拔0-40m。

氣候條件

產區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00~900毫米,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5.7℃,近年最低氣溫-15℃,最高氣溫40℃。全年無霜期215天,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580小時,日照充足。

水源及土質

產區河流屬於淮河水系,地下水位較高,水源豐富。產區中部和南部為平原,南部多為沙漿黑土,適合農作物生長,農副產品豐富。

外貌特徵

雛雞羽毛呈麻雀羽,頭頂有深褐色絨羽帶,背部有3-4條深色羽帶,慢羽型。
淮北麻雞體型較小、體軀窄,體態勻稱秀麗,羽毛豐滿而緊湊。冠型以單冠者居多,冠直立、6-8個冠峰;冠、肉垂、耳葉和臉均呈紅色;虹彩黃褐色;喙短略彎曲,喙、脛呈鐵青色,四趾,無脛羽。膚色為白色,肉色發白。
公雞胸深背寬,前軀發達,除尾羽、主翼羽黑色且具有青銅色光澤外,全身羽毛呈金黃色羽。母雞體軀豐滿,除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呈麻黃色羽為主,白、黑色很少。該雞種性情活潑,敏捷善動,覓食能力強。

生產性能

產肉性能

在地面墊料平養,常規飼養管理條件下,40周齡平均體重為1.44kg。育雛期(0-3周齡)成活率為95%。
淮北麻雞各周齡體重 單位:g
周齡
初生重
4
8
12
20
40
體重
29±1.3
237±31.8
公542±62
母432±76
公760±11
母621±96
公1347±137
母1184±121
公1520±213
母1352±164
數據來源:宿縣符離淮北麻雞原種場2007年10月10日測定,40周齡公、母雞各30隻。

屠宰測定

淮北麻雞40周齡屠宰性能
性別
活重
(kg)
屠宰率(%)
半淨膛率
(%)
全淨膛率
(%)
腹脂率
(%)
腿肌率
(%)
胸肌率
(%)
1.52±0.21
88.4±1.22
73.5±2.1
62.9±1.90
3.4±0.4
18.5±1.1
15.9±0.8
1.35±0.16
87.6±1.30
71.5±1.98
61.1±1.87
6.3±0.7
16.4±0.8
13.3±0.6

蛋品質量

淮北麻雞蛋品質分析表
蛋重
(g)
蛋形指數
蛋殼強度
(kg/cm)
蛋殼厚度(mm)
蛋比重(級)
蛋黃色澤(級)
蛋殼 色澤
哈氏 單位
蛋黃比率(%)
44±3
1.30±0.6
5.7±0.3
0.34±0.04
4
8.5±1
粉色
74.5±3
31.6±0.7
數據來源:宿縣符離淮北麻雞原種場2007年10月10日測定,40周齡公、母雞各30隻。

繁殖性能

淮北麻雞開產日齡為150-180日齡,平均年產蛋180枚,平均蛋重44g。公母配比為1:(10-15),平均種蛋受精率90%。淮北麻雞就巢性較強。

飼養技術

概括為:溫度、濕度、光照、防疫。

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接雛前的準備:完成雞舍設備的檢修和室內外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要求空舍至少2周以上。備好育雛飼料和飲水及其常用的疫苗、藥物、添加劑等。進雞前1-2天預熱、試溫,看能否達到育雛的最初要求34--35℃。
2、初飲:初生雛第一次飲水稱初飲。雛雞進入育雛舍後要均勻放置在地面或籠內,此時飲水器內應裝滿水。雛雞會根據其自己生理的需要,自行飲水。如經過長途運輸,部分雛雞出現輕微脫水現象,無法站立,應調教飲水。可在水中加入畜禽口服液鹽1.5%。補液鹽是由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等組成,加入飲水中能補充畜禽需要的水分、電解質和營養,調節酸鹼平衡。有時在初飲水中加入抗生素,以防疾病的發生。在冬季,第一周齡最好供給16-20℃的溫水。
3、開食:開食一般在雛雞出殼24-36小時後進行。開食飼料可以直接飼餵全價雛雞料;有條件的飼養場可把顆粒料破碎後飼喂,可以達到消毒和減少浪費的雙重目的。由於雛雞初生數日內利用殘存於腹內的卵黃,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僅餵給粗玉米粉(顆粒直徑為1mm)或碎米,有利一胎糞的排出,第三天即可直接轉為育雛全價料。
第一周應使用開食料盤,每日加料6-7次,以後逐漸過渡到料槽或料桶採食。
4、溫度建議採用局部高溫育雛方法(平養雞舍),4日齡內溫度波動不宜超過1℃;4日齡後,體溫調節機能開始逐漸完善,雛雞自行選擇適宜區。但溫度波動不宜超過2℃。
育雛適宜溫度
1-4日:34--36度, 4-7日 32-34度 , 2 周: 30-32度, 3周:28-30 度, 4周:25-28度, 5 周:22-25度 5周后溫度建議最低不低於20℃。
*育雛溫度在熱源邊的雞背高度測量。
*在飼養過程中要根據雛雞的行為表現及分布情況,檢查供溫是否合適。
@雛雞均勻分散,運行 自如——溫度合適
@雛雞相互扎堆,靠緊熱源——溫度偏低
@雛雞張翅喘氣,翅膀下垂,遠離熱源——溫度偏高
5、濕度:1-10日齡為60-70%,10日齡後為50-60%。育雛前期,舍內溫度較高,雛雞飲水,採食量都少,如環境相對乾燥,濕度不夠易造成脫水;後期注意降低濕度,否則易導致舍內潮濕,舍內氨氣濃度高和引起如球蟲病等疾病的發生。
6、通風換氣:育雛期在加強保溫工作的同時,切不可忽視舍內的工作環境,做好通風換氣,及時排除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一般來說,兩周內應以保溫為主,兩周后就得注意通風換氣工作,應逐漸加大通風量。注意避免賊風,同時防止溫度波動太大。
建議飼養密度(羽/平方米)(♀/♂)
周 齡 平 養 籠 養
1-6 12-15/10-12 36/32
7-20 6-8/6-8 28/25
*實際密度的大小可根據飼餵、飲水、通風等設備的有效性,以及季度來靈活決定。
採食與飲水寬度(cm/羽)
周 齡 料槽寬度 飲水寬度
1-6 2.5 1.5
7-12 5.0 2.0
12-20 7.5 2.5
7、光照:頭三天採用24小時光照,到20天為止,逐步縮短為14小時或自然光照。夏至後開等到晚上9點,以免光照不合理造成產蛋推遲。140日齡後至500天實行十六小時光照。光照原則:青年雞以前只能縮短不能延長,產蛋雞隻能延長不能縮短。光照程式見第七部分。
8、斷喙:為防止雞群發生啄癖和飼料的浪費,通常在7-10日齡進行斷喙;若在10周齡檢查有10%以上的雞喙長出,則有必要在10-12周齡再進行一次修整。
*非健康的雞群不可進行,應根據實際情況推遲至雞群恢復始可。
*斷喙刀片須燒至櫻桃紅色(約593℃)
*斷喙前宜空料4-5小時;
*斷喙時,切面須平齊。用食指使舌頭遠離火源,勿燙傷。母雛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離鼻孔距離1-2mm)。公雛上下喙均只須切除1/3;喙應烙好,避免出血。
*斷喙後及時加料,增加料的厚度至3cm,飲水中增加維生素K3(每10公斤飲水添加1克)。
9、衛生消毒:進雞兩天以前必須使用福馬林加高錳酸鉀熏蒸消毒。平時在不使用疫苗期間每天一次噴霧消毒,包括雞身和雞舍內外。飲水消毒每周1—2次,以百毒殺寶典或吉安威滅為宜。在育雛期最初幾天應給於較強的照度和較長的光照時間,以便雛雞熟悉舍內的飲水、採食等環境。光照強度最初為20-30lux,10日齡後逐漸減少到5-10lux,18周齡後增於10-20lux。

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1、飼餵技術與體重控制
飼餵程式是根據旭超優質青腳雞的生長特點確定的。為獲得理想的生長曲線,在實際飼養中,根據實際平均體重與目標體重的比較進行調整;若超過當周目標體重,下周料量就應維持上周水平;若低於目標,則應多投些料,或提供較高營養水平的飼料。力求在14周齡前調整到目標體重,否則,將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
實際料量環境溫度、配方營養水平、雞群體況等的影響。
育雛期飼料轉換成育成期飼料時間,應視實際平均體重與6周齡的目標體重比較來確定。若低於目標體重,則延遲換料時間,直至達標為止。
育成期的雞群容易飼養,但也容易被忽視。建議您按時用藥預防、及時分群。
2、體重稱重
建議生長期最遲從4周齡起每周稱重,隨機抽取5-10%的雞稱個體空腹重。注意稱重要在每周的同一天的同一時間進行。計算每周的平均體重和均勻度。
3、均勻度
均勻度指稱量雞群體重在平均體重加減10%以內所占的百分數。以80% 整齊度為標準,高於標準則視為雞群生長發育良好。
平均體重±10%範圍內雞數
均勻度= ——————————————×100%
所稱量的總雞數
青年雞群質量檢測中,均勻度比平均體重更重要,應十分重視均勻度的測定。要特別注意8、12、14、16、18周齡的均勻度。一旦發現雞群均勻度偏低現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① 按個體大小,分組飼餵。②降低雞群密謀。③增加或改變採食飲水位置。④請獸醫檢查雞群是否有疫病隱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