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

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

《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是傅寧軍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13年4月。

該作品對大學生從軍這一問題作出了歷史性、系統性、多側面的條分縷析的透視,反映出部隊觀念意識與方法措施的顯著改變,揭示出國家與軍隊對大學生從軍這一問題上的探索、思考與決策。該作品文字直白簡樸,飽含真情的語言讓大學生軍人群像鮮活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
  • 作者:傅寧軍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30萬字
  • 首版時間:2013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作品描寫了從20世紀80年代的地方大學生特招入伍,到21世紀實行國防生培養制度,不同時期的大學生從軍者經由部隊特色“熔爐”的打磨與錘鍊,成長為新型的軍隊領導幹部和技術人才,使自己的人生與部隊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故事。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抉擇
第二章 砥礪
第三章 跨越
第四章 重塑
第五章 兵魂
從緩徵到應徵
一項破冰之舉
新新英雄情結
人才接軌軍營
入學就是入伍
不回頭的利箭
“大笨”並不笨
跌倒了爬起來
堅持就是勝利
軍人沒有例外
無情卻又有情
缺什麼補什麼
趕上變革潮頭
自信才有自我
戰場沒有第二
假如明天打仗
心與心有多遠
只對戰爭負責
遠行為了靠近
兩棵並肩的樹
給他一個後方
我家就是兵站
夢想遭遇愛情
月有明晴殘缺
足以終生銘記
當兵要當槍王
歲月激情燃燒
根深才能葉茂
永遠是一個兵
勇敢源自使命

作品鑑賞

在報告文學裡,寫作構思的環節是在主題確立過後提升文學性的關鍵點。該作品採用的橫式結構,是一種典型的人物報告文學的結構安排方式,能更好地發揮報告文學的社會觀察效能。在龔舉善的研究中,他提到:“大時代的廣角意識及由此而來的散點視線,一改過去聚焦偉人、英雄、主流的單一維度,充分調用各種必要的藝術表現手段,立體展現,多向透視,隨物賦形,因而更能展現神州大變革的風雲圖卷。”作者以主題為線,把所有採訪對象置於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大時代背景下來抒寫。橫向描寫的結構讓一個個故事互有聯繫而相互獨立。它們展現了大學生在軍營里對自己青春與熱血的淬火,在軍隊的磨礪下百鍊成鋼。該作品所描寫的眾多大學生軍人的形象大同而小異——他們對軍隊有著深切的熱愛,有著無私奉獻青春的覺悟。散點性橫向敘事結構讓一個個事例交叉展現,對主題有著迴環的深入與疊加。而不同事例的側重點不同,使得敘述有如變奏在主旋律中靈動穿梭,整個大學生軍人群體的形象整體豐滿立體,主題在變奏中也逐步升華突顯。
傅寧軍的文字直白簡樸,飽含真情的語言讓大學生軍人群像鮮活生動。但出於對新聞性和真實性的強調,傅寧軍對語言、結構以及敘事方式都採取了一些簡約的處理,將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一再拉近——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讓人物形象飽滿清晰,感染力較強的語言使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得到了強化。在第三章《跨越》中,大學生軍人宋雲華說:“為什麼教員說我們跟部隊戰士有距離?我想,我有的東西他們沒有,他們有的我沒有,如果我有他們想要的東西,不就跟他們有共同語言了嗎?我跟戰士玩到一塊,有的戰士讓我教做網頁,我學著做一個耐心的小老師。有的女兵心裡有不痛快跟我談,我學著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她) 們覺得你跟他(她)之間是平等的,很願意跟你做朋友。”傅寧軍將宋雲華的原話放進了作品,自然樸實,如同帶領讀者與其零距離交流。引用原話也能更好地讓讀者感受採訪者的情感波動,如在此處例證中,讀者能通過宋雲華的原話來感受到她在處理與戰士之間的關係時用心良苦。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4年,《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獲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
2013年4月
華藝出版社
978-7-80252-420-0

作者簡介

傅寧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大學生村官》《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此岸,彼岸》《李敖:我的人生不可複製》《科學之劍:院士寫真》《走進澳門》等十餘部,中篇報告文學《親歷震區:誰在感動我們》《生存之道》《讓微笑燦爛成春》《蘇通大橋:人生能有幾回搏》等數十部,以及散文集《淹沒在江濤中的書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