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水漁業(Water purification fishery ),也稱為保水漁業(Water conservation fishery ),是以水質改善為目的的漁業方式,實現的方式包括經典的生物操縱技術和非經典的生物操縱技術。魚類是生態系統食物鏈的一部分,合理的漁業既能改善水質,又能獲得經濟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水漁業
- 外文名:Water purification fishery
背景,原理,大事記,
背景
魚類是生態系統食物網的一部分,有些直接以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為食,稱為初級消費者,有些則以浮遊動物為食,稱為食浮游生物魚類,而浮遊動物則攝食浮游藻類,當然有些魚類通過鰓粑過濾食物,包括藻類、浮遊動物以及有機碎屑等等(如鰱、鱅),有些魚類直接捕食其它魚類,稱為兇猛魚類(如烏魚、鮊、鱤等),有些魚類以底棲動物為食(如青魚、鯉等),有些還以大型維管束植物為食(如草魚等)。
水質主要由營養鹽(主要是N、P)的水平所決定,但在表征上,藻類的多寡是影響水的感官的重要因素,這兩者也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如果N、P水平高(也稱為富營養化),則會導致藻類大量繁殖(常常爆發藍藻水華,如滇池、太湖、巢湖),水色渾濁,有時伴隨嚴重的異味,影響飲用水源,危害人類健康。
如果能利用水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的營養關係,利用合理的漁業模式,降低藻類的密度,改善水的透明度,就稱為淨水漁業,或保水漁業。漁產品收穫時,也能從系統中帶走一部分N、P,因此,也能降低水體的N、P水平。
原理
如果水體的營養水平很高,體積大的藍藻水華發生嚴重,這時可利用鰱、鱅這樣的濾食性魚類直接牧食藍藻,消除藍藻水華的堆積與危害,譬如,在武漢東湖,利用鰱、鱅成功地控制藍藻水華的發生超過30餘年,有效控制藍藻水華發生的鰱、鱅養殖密度約為50 g/m3,這也所謂的非經典生物操縱技術。
如果水體的N、P水平較低,一般是小型藻類占優勢,這時濾食性魚類難以直接攝食藻類,而浮遊動物則能有效地攝食小型藻類,因此,合理的漁業方式應該是保護浮遊動物(特別是枝角類),為此,應適當增大兇猛魚類的放養,降低食浮游生物魚類的密度,以增加大型枝角類的密度,以便有效降低藻類的密度,改善水質,這就是歐美流行的經典生物操縱技術。
在N、P水平不高的水體(如千島湖等),水質處於臨界變化的時期,如果出於商業的目的一定要主養濾食性魚類,鱅的比例也不宜太高,放養量要適度,因為鱅的食物中浮遊動物的比例比鰱要高得多,這樣可以降低鱅對枝角類的捕食壓力,從而減少對水質的負面效應。
在淨水(保水)漁業中,如何合適地選用哪一種生物操縱方式其實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特別是處於中等營養水平的水體尤其如此。但漁業與水質並不是絕對對立的關係,在不投餌的情況下,利用好生態系統中的營養關係,合理的漁業既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應,還能具有改善水質的作用。
大事記
1975年,Shapiro等首次提出了通過對水生生物群及其棲息地的一系列調節來改善水質的生物操縱(biomanipulation)概念,也稱為經典的生物操縱(classic biomanipulation);
1999-2001年期間,劉建康和謝平基於武漢東湖的長期生態學和系列實驗湖沼學研究,提出了利用濾食性魚類——鰱鱅控制藍藻水華以改善水質的非經典生物操縱(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並於2003年出版了《鰱、鱅與藻類水華控制》(科學出版社);
2003年,劉其根等提出了保水漁業的概念,主要是基於千島湖利用鰱鱅來控制藍藻水華的漁業實踐;
2013年,王武提出“淨水漁業”的概念,旨在實現漁業生產和環境修復兩個目標;2017年徐跑等出版了《蠡湖淨水漁業研究與示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社);
2018年,桂建芳院士領銜的“中科院大水面生態淨水漁業研究中心”落戶千島湖,致力於千島湖漁業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魚產品質量提升、魚產品精深加工、淨水漁業發展與推廣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