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淨土松濤
- 地理位置:甘肅天水仙人崖後川
- 著名景點:淨土寺
- 稱號:秦州十景”之一
簡介,淨土寺,淨土松濤曼殊寺,序幕,緣起,曼殊寺概貌,曼殊寺建築大觀,曼殊寺的建築藝術,曼殊寺僧侶生活,淨土寺詠(其二),淨土濤聲,淨土松濤詩三首,靈山淨土,淨土聽松濤,淨土仙境,淨土雅境,淨土寺,人間一抔淨土,
簡介
據說淨土寺四周的十八座山峰,形成了聞名於當地的“十八羅漢拜文殊”的獨特景致,每座羅漢峰形似蓮花瓣,十八座綠峰皆向文殊主峰朝擁,顯示出“綠海寶蓮”的天造奇觀。環峰峭岩疊垛,各具奇姿,有的像麥積山,有的像仙人崖,被稱譽“方圓奇峰之美,盡收環抱之內。百里景區靈氣,皆蘊淨土之中。”
淨土寺
古城天水被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的麥積山自然風景名勝區,有一處為“秦州十景”之一的遊人好去處——淨土寺。淨土寺位於麥積山背後五華里處的溪壑中,這裡的山水之佳,地貌之美,不堪言語。《秦州志》載:“群峰迴抱,兩溪環流,萬樹濃蔭之中,一坪如掌,寺在其中,最為勝境。”淨土寺1971年被全部拆除,一切碑跡額聯等,也不知失於何地。八十年代以來,淨土寺僧眾多方籌資,投入近4000萬元進行恢復擴建,現已形成一進三禪院的宏大建築群。近幾年,又新開發增建了羅漢堂、藏經閣、景門牌坊等建築,更增其規模。氣勢宏偉之景象,遠非昔日可比。近年該景點常有“佛光”出現,聲名遠播海內外。
淨土松濤曼殊寺
序幕
天水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早在78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就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大量的史書記載、民間傳述和歷代學者考證,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神農就出生在天水一帶。1992年,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天水時為天水題詞:“羲皇故里 ” ,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
天水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渭河由西向東貫通全境。天水地處陝、甘、川、寧四省交匯處,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麥積山、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南郭寺、淨土寺等佛教文化,構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文化藝術走廊。
緣起
1957年9月,甘肅省甘谷縣金山鄉的蔣家彎村,誕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父親為他取名蔣重祥。男孩兒自幼喜愛佛經,18歲那年產生了出家的念頭,他來到五台山,投奔清海上師。他雖心意已決,但清海上師起初並不肯收留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上師終於被他的“上承佛道,下化眾生,做一個忘我無私、大無畏的佛門弟子”的志願和行為打動。1983年7月,清海上師在五台山的廣宗寺由授予他比丘具足戒,起法名釋海正,他就此踏上了學習佛法和傳承佛教的道路。出家後,海正認真遵守師訓,念經、幹活、每日功課毫不懈怠。在清海上師專力培養、磨練下,再加之他智慧思敏,善根深厚,於1985年在五台山授予第071號僧伽證,並被清海上師任命為圓照寺當家監院。
清海上師在圓寂前曾囑咐海正,西北有一佛剎勝地,業已荒毀,讓他去尋找並創建佛教道場。清海上師沒有告訴他具體的地址,只是讓他按照所述地形、地貌特點去尋找:
一、寺院周邊的地理環境要像一朵盛開的寶蓮花;
二、有十八羅漢拜文殊的景象;
三、有二龍戲珠的景觀;
四、石要立,水要甜,土要硬;
五、山勢排列需左高右低;
六、寺院的位置要後有靠山,前有應山。
海正虔誠受命。
1991年清海上師圓寂後,他便謹遵師父遺願,離開五台山,堅毅地踏上了到大西北尋找並重建那個上師曾授記的荒廢的佛剎寶地。
海正師父穿行在甘肅、新疆、青海、寧夏、陝西等地,翻越過無數的山巒,受盡了無數的困苦和磨難,考察了許多寺院,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麥積山和仙人崖。幸得仙人崖的正德法師指引,來到了現在淨土寺所處的位置——淨土寶蓮峪。
海正師父一行踏遍了這裡的每一條山谷,仔細觀察了這裡的山勢地脈,驚喜地發現,清海上師授記的六個條件這裡都完全吻合。於是海正師父安頓下來,拉開了重建淨土寺、創建大般若正宗金剛道場的序幕。
海正師父詩云:
降世駕蓮舟,願承甘露緣。
顯密聖佛會,諸佛聖賢聚。
慈悲為柱樑,方便為舍室。
廣演般若道,長懸慧日燈。
心輪瑞花應,弘法利群迷。
作大獅子吼,十方普彼化。
曼殊寺概貌
淨土何年寺,松濤瀉半空。
直從天上落,不與世間同。
勝概聞雲久,幽尋恨未通。
登高望何極,惆悵夕陽紅。
歲月滄桑,數經變遷。曾經輝煌一時的聖景,也曾被百年歲月湮隱,至九十年代初,曼殊寺已經荒廢到只有五間茅草屋,周邊山野樹茂,走獸遍行,一片落沒的景象。
五台山大德高僧——海正師父於1991年初來到曼殊寺,開始矢志建寺,重修佛剎。籌劃初期,海正師父帶領弟子風餐露宿、吃野菜喝山泉,了解地形地貌;他獨自一人數十次南下閩粵十方化緣,籌措建寺資金。建寺初期,他親臨施工現場,規劃寺院布局,設計佛堂殿舍。在天水市政府和北道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歷時十三年一座極具規模的大般若正宗金剛道場——曼殊淨土寺豁然屹立在人們的面前。
曼殊寺營造的是一個將南、北的建築風格於一身;古典的佛教建築與現代的園林式建築於一體的獨具魅力的寺院環境。目前曼殊寺是一處建在群山環抱、綠樹掩映,松濤陣陣的自然環境中,房屋建築面積六千三百多平方米,大小房間總計205間,其中殿宇八十八間,其餘為附屬建築,綠地園林面積約為三千三百平方米的人間兜率。曼殊寺有受戒僧人二十餘人,和一些非正式出家但舉行過一定的宗教皈依儀式的男女信徒,俗稱居士者數百。
曼殊寺建築大觀
當你步入曼殊聖境,首先展現眼前的是高大雄偉的牌坊樓。雕有祥雲、盤龍、十八羅漢等祥瑞之物的白色基石托起嵌有精絕木雕的紅色牌樓,上覆棕紅色的琉璃,正中上方掛有一塊藍底金字的牌匾,上書“曼殊寺”。整個牌坊樓在夕陽的映照下,氣勢宏偉,光彩奪目。
一對兇悍得足以亂真的石獅守護在牌坊樓的腳下兩端,它們獅口大開,怒目圓睜,一派威武之勢。
牌坊樓前一隻大型贔屓(bixi)馱著石碑,石碑正面是書協副主席張有清題的“大般若正宗”,石碑背面以碑記的形式記錄了曼殊寺的修建過程。
一條白色的上下四條車道的菩提路自牌坊樓下輾轉的開始向上延伸,直至隱沒在綠山紅樓之中。走在這條寬寬的水泥輔就而成的菩提大道上,留意著道路兩側規則排列卻工藝各異的石燈,欣賞著四周環抱的群山,聽著鳥雀鳴叫,遠眺高峰突兀,層巒疊嶂,心境一下開始平和起來,面色似乎紅潤起來,一種親切而溫暖的感受慢慢彌散出來。
行至菩提大道盡頭,便是普渡橋。在普渡橋前,有四大天王化作的石峰,護持著佛法,守衛著山門,威風凜凜,和其他護法一樣是寺院的守護神。
走在普渡橋上就可見水波粼粼的寶池—般若甘露池。它也被稱為“放生池”,池中有被善男信女們放生的幾千尾魚和百餘只龜。據曼殊寺的僧人們講,有一隻被放生的碗口大的龜,每次將他放生的那位居士前來池邊觀看,它便會浮上水面,在池中向上探望,如此往復三回。放生池占地二千六百多平方米,容水量達五千多立方米,淺處水深一米餘,深處多為五六米。池中有慈舟一艘,常有香客們乘著慈舟,載著悠揚的歌聲,環繞湖面而行。
藏經閣是一座規模宏大雄偉的建築,從外觀上看分上下兩層,約為三十米高。在它的左側,坐北朝南有五觀堂。五觀堂是寺院僧侶吃飯用齋的地方,是一個狹長的建築,可供二百人同時使用。進入五觀堂,正中有海正師父法座,護法擁護,座前有笑容滿面的彌勒菩薩。可謂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平日用餐時,在食前要雙手合十,心中默念“三念五觀”,以及佛號。所謂“三念五觀”是發願也是自我提醒。三念即“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謂五觀,是在於自我的提醒,無時無刻須注意我們的心:如此美食,是經由多少人的共同努力而來的?我們何德何能可以得如此盛餐,時時要注意我們的心,要遠離過失。而食物當前,貪念最容易升起。我們恰如其分地用餐,為的是滋養身體,以成就道業。
從五觀堂 出來,氣勢宏大的占地二千八百平方米的五百羅漢堂映入眼帘。羅漢堂的大殿外觀已經全部完工,內部計畫供塑的五百羅漢還未啟動,僧人稱,“師父要把五百羅漢堂的規模及五百羅漢的造型工藝建造成西北的首位”。
沿五觀堂和五百羅漢堂之間的小路,上行不遠,行至大威德山峰的腳下。抬頭仰望,在滿眼青翠的山峰中,有一大塊裸露出來的褐色土層,稍加辨識,一尊容貌安靜祥和的天然佛像升騰出來。它平和的融於自然之中,低垂善目,面朝西北方向。這尊天然佛的頭像引起了過往國內外遊客及善男信女的關注和驚嘆,人們都希望該瑞像的顯現能夠象徵著正法久駐,人民安寧,國家昌盛。
沿小路回到寺前小廣場,向氣宇軒昂的佛殿四周仰望,果見群峰相擁、雲霧繚繞,層層疊疊,有十八座翠綠的山峰皆向文殊主峰朝擁,形成了聞名於當地的“十八羅漢拜文殊”的獨特景致。每座羅漢峰外形極似蓮花瓣,顯示出“綠海寶蓮”的天造奇觀,被稱譽為“方圓奇峰之美,盡收環抱之內,百里景區靈氣,比蘊淨土之中。”
曼殊寺的建築藝術
曼殊寺自1992年開始逐步恢復修建以來的十三年間,海正師父歷盡千辛萬苦四處化緣,得到約計七千八百多萬元的綜合資助來以承佛道、重建寺院。建築風格也在雲遊南北四方,吸納多方的建築特色後,海正師父親自設計殿堂廟宇,親臨建築現場,與追隨自己的僧眾信徒們一起齊心協力,將原來幾近荒廢的五間茅草堂將曼殊寺設計規劃為一個集南北的建築風格、古典的佛教建築與現代的園林式建築於一體的獨具魅力的寺院環境,成就了一幅天上人間的圖畫——一隻振翅大鵬
海正師父在仔細詳查了寺院前身周邊環境的地形及地貌後,將整個曼殊寺依文殊主峰而建,群體建築結構猶如一隻展開兩翅的大鵬,欲扶搖直上。天王殿、地藏殿、伽蘭殿、祖師殿、古佛殿、文殊殿、大雄寶殿、金剛殿等雄偉佛殿群構成了大鵬的主體,氣勢宏大的五百羅漢堂及另一側的演法堂構成了大鵬強而有力的一對翅膀。整體結構沿著山勢自然流暢,從對面登高遠望,好一隻栩栩而雄壯的大鳥。難怪僧侶、居士及四方遊人對它留連忘返。
整體的紅色基調:
曼殊寺的主體建築殿堂全部以藏紅色做為基調色彩,藏紅色的牆體、藏紅色的橫樑立柱、赭紅色的琉璃,再輔以小面積的色彩或古樸或鮮亮的木雕、彩繪,白色的石階、圍欄、護牆縈繞其間,將寺院主體營造出大氣、莊嚴、祥和的佛教文化氛圍和特色。佛教的神秘色彩也盡顯其中。
飛檐的角度:
海正師父在重建寺院初期走遍南北,到過許多寺院,觀察了各類廟宇、殿堂關於飛檐的傾斜角度。他看到有些殿堂的房檐上翹、直指上蒼,認為這樣不憨厚,過份張揚;有些殿堂的房檐則下垂、俯視地面,他認為這樣的建築不精神,沒有生氣。於是海正師父結合這兩種飛檐的特點,各取其中,將曼殊寺的殿堂飛檐設計成我們現在所見的傾斜角度,既不囂張也不木訥,顯現出一種獨特的美學意境。
獅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既為文殊菩薩的坐騎,淨土寺的石獅可謂數量繁多,形態各異。尤為牌坊樓前的那兩隻石獅,它們不同於中國傳統寺院建築里的石獅那般毛髮被一個個螺旋狀的髮捲替代,表現出一副憨態可掬的神情。這一對石獅可是毛髮迎風飛舞,肌肉線條突出,個性極其張揚,極具百獸之王的風範,更顯現出西方雕刻藝術品的味道和神采。母獅的後背上有一隻幼獅,只見那小東西翹起圓鼓鼓的屁股,身體向前低伏,唯恐從母親的身上跌下。香客們圍在它的身旁忍俊不禁,不想離去。
倘若有興致,你不妨可以數數整個曼殊寺,共有多少只獅的石像。
智慧燈規則地排列在菩提大道的兩側,相隔數米,便是一個,兩相呼應。從燈座、燈柱到燈頭全部是由從陝西運來的上好的石材精雕細刻而成。仔細端詳智慧燈,才發現雖然它們燈高一致,但外觀並不完全相同。在傍晚的光線里,它們越發顯現得玲瓏剔透,造型完美。在夜幕降臨時智慧燈吐放出異彩,在菩提大道的延展中為塵世中的眾生指引著方向。
龍柱聞其名,即可辨其型。一隻聖界才可見的祥瑞之物盤繞柱上,一朵朵的祥雲縈繞身邊,龍頭亦靜亦動,龍鬚似在空中飄舞,四爪滲透出一種不可侵擾的力量。龍柱上方一朵盛開的蓮花,托起一株待放的蓮苞。
曼殊寺共有石刻的龍柱二十餘根,矗立在寺院的各個角落。
石亭坐落在寺院前的花園廣場內,是由山東選送過來的石材建造而成。四座石亭錯落有致地點綴在曲徑縈迴這中,花壇呼應,奇石崢嶸,清泉幽幽,體現出富有江南味道的園林小景。
花園創計的別有匠心,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景、背景、周邊環境的映襯下,一改江南小景的韻味,體現出一副西洋園林的簡潔與精緻。
曼殊寺僧侶生活
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凡夫與佛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佛性顯露與否罷了。
“世間多一間寺廟,就等於少了間監獄。”海正師父以“得如來無量光之加持, 將濁世化為樂國”為己重任,為塵世間的信教眾生和社會創建這所道德教育的大學校。
衣:出家僧人平日穿著黃色僧服,有重大法事活動或是正規儀式上要身披袈裟。僧服有夏服及冬服之分,有長袍及短褂之說。平日裡僧人們為行動自如,幹活方便喜穿短褂;在誦經功課的時候必穿長袍。居士們不論男女,穿的服裝都叫吉祥服,顏色也為黃色,同僧服的色彩。僧服與吉祥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三層衣領。這三層領的含義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帽:僧人們戴的帽子叫論師帽。海正大師平日裡也戴論師帽,只有在有法會的時候,才會戴法王冠或者是毗盧帽。
鞋:稱僧鞋,黃色。
經堂是僧眾自習、誦經的地方。曼殊寺的僧人們一天有兩次課程,早晨的功課時間為4:30~6:30,晚上的功課時間為8:00~10:00。冬夏之時會因季節時令的變換而有相應調整和變化。
寮房分別為:糾察寮、維那寮、知客寮、照客寮、衣缽寮。糾察寮是負責寺院的安全及防衛工作,相當於企事業單位中的保衛處;維那寮負責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即對堂中的失儀之人之事,遵規舉罰,不得徇情。它相當於俗世中的行政辦公室;知客寮即負責來賓的登記、接待工作;照客寮負責住宿問題的解決以及來賓與寺院之間溝通的橋樑;衣缽寮負責掌理常住莊嚴法器、財物等事,相當於我們塵世中的秘書處。
五觀堂是寺院僧侶吃飯用齋的地方,可供二百人同時使用。整個狹長的殿堂在大師法座的兩側,擺放著整齊的一排排的小桌椅,左側是優婆姨(女居士)的座位,右側是寺廟僧人及優婆塞(男居士)的座位。
早餐、午餐前後都有恭敬嚴肅的誦經用齋儀規。用齋的過程井井有條,恬淡中顯現出佛法的莊嚴。他們的齋飯多以面片、麵條、饅頭為主食,配以大量的各色的蔬菜。大師、僧人和居士們在用齋時,從落座、分發食物、進食全過程及用齋完畢對缽盂的清洗都不得發出一點聲響。整個用齋過程莊嚴肅穆,每位僧人居士都舉止高雅,每次齋飯活動需用約一個小時左右。
打板出坡是僧人們齋飯後的儀式,即由大師分配出家人的僧務工作。出坡相當於我們的班前會,僧人們各執其事,盡力為之。師父安排好工作,僧眾們以叩長頭的方式表示服從分配和管理。
法會:
為了形象地傳播佛教教義、吸引教民,佛教創立了一些大規模的宗教活動集會,以講經說法、藝術表演、作品展覽等形象化的形式,宏揚佛法,增加宗教的向心力,這就是我們俗稱的法會。
曼殊寺每年有三次盛大的法會,分別是農曆的四月初三至初四;七月的十四至十五;九月的十八至十九。逢法會,穿戴整齊的弟子們會在身著莊嚴盛裝的海正師父的主持下按照一定的佛教儀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宗教活動。海正師父會在法會上為弟子們及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們講經說法,為在寺院裡長期修行的居士皈依、受戒。
每年的這三次大盛會,更是來自全國各地和我們一些周邊國家的香客們的盛大節日。他們千里迢迢從天南海北的各個地方聚集到淨土寺,聚集到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佛界寶地,發願、還願、祈福、拜佛。整個寺院唱經聲、誦經聲不絕於耳,香客們摩肩接踵,佛堂前青煙裊裊,信徒們頂禮膜拜,明亮、吉祥的黃色在紅色的殿宇、院牆間,在身著各色服裝的人群間、在綠山綠樹的環抱中穿梭,遊走,真是一片天上兜率的人間聖景。
生活:
曼殊寺的僧侶、居士們的生活中看不見電視,看不到報紙和雜誌,外界的一切紛擾都不能夠打擾他們平和而安靜的生活。他們除每日的誦經、功課外,還要從事一些勞動。年紀青的多乾需要體力的勞動,前前後後多跑些;年紀稍大些的,負責一些清閒的諸如看殿、清掃殿堂的工作。
他們依據各自的特長從事不同的工作。有的僧人負責維護全寺的電力供給,每當夜幕來臨,菩提大道兩側的智慧燈亮了起來,在黑色的群山的掩映下,這光明仿佛能給予了眾生無窮的力量,能夠為眾生明示著精神的方向;有的僧人負責全寺的木製建築的維護和修理;有的負責寺院自養基地里農作物的種植、打理,今年就僅西紅柿這一種蔬菜的產量就有四千餘斤;在大寮(即廚房)里幫忙、做飯的多是一些中年優婆姨(女居士),她們像在自己家中一樣,手腳麻利、認真專注地飯前飯後的準備、收拾,偶爾間還互相開幾個小玩笑,氣氛愉快而又和諧。
曼殊寺的僧眾們在一方人間淨土、佛剎寶地中辛勤地勞作,快樂、互助地生活著。淨土松濤古今讚頌
淨土寺詠(其二)
綠海松濤起,紅蓮盛世開。
文殊乘月至,羅漢抱山來。
瑞氣盈幽谷,金光耀五台。
佛門無量地,淨土遠塵埃。
註:
①“羅漢抱山來”指十八羅漢拜文殊的自然景觀。
②淨土寺乃五台山密宗門下,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掌管金色琉璃界,故稱“金光耀五台”。
淨土濤聲
——紅月亮
淨土依山皆勁松,林濤聲震跨雲峰。
散如佛祖阿羅漢,聚若青塘水上蓉。
葉隱禪堂千載寺,樹藏茅舍百年鐘。
復修故剎聞獅吼,身似浪頭潮盪胸。
淨土松濤詩三首
——月沐風吟
其一
秀水青山天外來,紅香綠翠勝蓬萊。
雕樓飛燕穿晨霧,亭榭棲鱗滌暮埃。
幽谷連綿牽雅韻,松濤起伏響驚雷。
遊人如織嘆奇妙,惹得神仙下玉台。
其二
飛梁雕柱舞多姿,瑞日祥雲掩映時。
松影瓊台高柳臥,香菸細路緩風欺。
十八羅漢誠朝賀,數萬鄉民拜謁痴。
半里行吟詩兩首,箇中妙趣遣心追。
其三
廟堂肅穆隱蒼茫,高柳金鱗映綠塘。
羅漢峰頭雲吐瑞,靈霄殿里佛拈香。
松濤推浪風輕語,詩韻牽魂人醉狂。
暮鼓晨鐘交錯處,紅塵身外意飛揚。
靈山淨土
——王君明
勝概何年寺,閒花應景開。
靈山藏淨土,峭壑隱青苔。
一念三生去,千聲百囀來。
松濤知逸趣,邀我飲春台。
淨土聽松濤
——嶓冢山人
鷲嶺出何年,曼殊藏寂寥。
經閣觀山遠,谷崖藏幽杳。
綠海蘊寶氣,風引鐸自敲。
莊嚴思妙相,慧海浣塵囂。
亂山落寶蓮,荷池隱飛橋。
經僧銜釋願,文殊度恆崤。
群峰十八聚,淨土聽松濤。
淨土仙境
——小雨
風趕松聲遠,鐘鳴慮絕塵。
心中無塊壘,身外得天真。
悟道梵音廣,參禪寓意醇。
人間存仙境,何必再尋春。
淨土雅境
——吉曉武
層林深鎖淨土寺,勝概難窮瀉松濤。
流風嘯起葉有應,噴雲縈迴繞岧嶢。
追溯千年遺雅境,顧言今日抒宏朝。
移步悠然怡,花間鳥語新。
客指疊翠處,羅漢拜聖尊。
壁峭二洞窞,綠浣四泉清。
檐牙高啄殿宇峻,廊腰曲縵游賓閒。
植杖散懷臆幽冥,撫松盪心悟空禪。
借問此景何處是?造化神工指秦川。
淨土寺,人間一抔淨土
一座寺在仙人崖後川打坐
人間便有了朝聖之所,紅塵便有了超俗仙境
佛祖端坐中央,十八朵蓮花開在腳邊
每棵松樹體內都住著廟宇
泉水叮咚著禪音,昭示一條天堂之路
置身淨土寺,陽光伸出指尖點到我的額頭
慧根被露珠澆灌。輕,薄,透
像一枚松針頭頂鳥鳴
被輕風托在空中,通體翠綠
遠離煙火,遠離塵埃,遠離陰影
我在文殊殿低下目光
朝向自己的內心。寬恕前半生的虛妄
寬恕磨損夢想的沙礫
學著菩提的口吻和萬物交談
釋放出靈魂的松濤和香味
般若泉贈給我明月,贈給我蜜汁
贈給我經文,贈給我慈悲
我解開魔影和糾結
在人間一抔淨土裡交出火焰和利刃
梵音如一泓清水穿越我的肺腑
被萬道佛光無私地愛著
不憤懣,不沉淪。恬靜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