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西南大學建立。王德壽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羅凌飛教授、彭作剛教授擔任副主任。孟安明院士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謝小軍教授、何舜平研究員任副主任委員。

基本介紹

實驗室簡介,研究領域,總體介紹,淡水魚類資源與繁殖利用,淡水魚類的生殖和生長調控,魚類組織器官的發育與再生,淡水魚類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

實驗室簡介

實驗室現有淡水魚類資源與繁殖套用、淡水魚類的生殖和生長調控、魚類組織器官的發育與再生、淡水魚類的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4個研究方向。主持在研項目90餘項,包括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前期項目等,經費6500餘萬元。鮎類等名優魚類的基礎生物學研究獨具特色,尤其是圍繞長吻鮠、南方鮎開展的套用基礎研究,為把這兩種魚馴化為我國重要的養殖魚類新品種做出了奠基性貢獻。魚類生長、性別決定與分化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突出,魚類發育生物學研究處於學科前沿,開創了國內魚類能量學研究的新領域。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等。
實驗室與國內外10餘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相關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合作。
實驗室成員45名,其中教授、研究員16名,有博士學位人員27名,海外留學經歷者11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各1名。擁有“魚類的生殖與發育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
實驗室面積近5000m,大型儀器近100台(套),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擁有水生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產養殖博士學位授權點及相關碩士點,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100餘名,博士後研究人員6名。
實驗室有室徽和“自由·卓越”的室訓。

研究領域

總體介紹

西南大學淡水魚類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施白南教授(方毅任副總理時聘請的科技顧問之一)開創,羅泉笙、何學福、蘇良棟等先生做了大量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長江上游有關魚類的研究工作,70年代初開始了為期近10年的長江流域魚類資源調查,同時完成了中華鱘、白鱘、達氏鱘等保護魚類以及一批重要經濟魚類的生物學及人工繁殖研究,在長江魚類資源、個體和群體生物學、鮎形目魚類的系統研究等方面積累了豐富資料,為後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20世紀80年代起,對以長吻鮠、南方鮎等為主要對象的20餘種名優經濟魚類的發育、生長、繁殖、種內和種間關係、種群變動規律及其與環境的關係、以及與此相關的形態解剖學、機能形態學、細胞生物學、內分泌學、呼吸代謝與能量收支平衡、繁殖能量分配模式的生態適應機理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使得對魚類的生殖與生長發育等研究深入到解剖、代謝與細胞水平。近幾年來,在保持已有研究特色的基礎上,將經典的魚類模式動物和重要的名優魚類、經濟魚類的研究相結合,運用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將魚類的生殖與發育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同時將分子水平研究與改造、繁殖和保護重要的名優魚類、經濟魚類相結合,做出了顯著成績。
從上世紀50年代初至今,依託長江、嘉陵江魚類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立足重慶,輻射西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通過艱苦努力把本單位建成了我國從事魚類學基礎、套用基礎和套用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成為培養水生生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在長江魚類資源、特有和重要經濟魚類研究與開發、魚類的生殖與發育、能量代謝與營養需求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學術積澱。為學科建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實驗室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研究工作的學術積澱、現狀和學科發展需要,實驗室主要設定以下四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淡水魚類資源與繁殖套用
研究方向二 淡水魚類的生殖和生長調控
研究方向三 魚類組織器官的發育與再生
研究方向四 淡水魚類的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

淡水魚類資源與繁殖利用

學術帶頭人:張耀光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骨幹:魏剛教授、鄭曙明教授、劉本祥高工、彭作剛教授、王志堅副教授、吳青副教授等。
研究內容:本方向緊緊圍繞淡水魚類資源變動(尤其是三峽成庫後長江魚類資源變動)規律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淡水保護魚類、瀕危魚類、珍稀特有魚類、名貴及經濟魚類繁殖生物學及人工繁殖技術。掌握重要淡水魚類資源(尤其是三峽成庫後長江上游魚類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等的變動規律;闡明這些魚類等的生物學特性,揭示其在江河自然條件下的性腺和胚胎髮育規律、繁殖年齡、繁殖群體、繁殖條件與繁殖力及其相關特性;以及與此相關的保護生物學、受精生物學、機能形態學、進化形態學、生態形態學;在此基礎上對其野生種群進行移養馴化、繁殖育苗及養殖等套用技術的開發性研究。使資源得到人工和自然增殖,達到保護利用的目的。豐富淡水魚類資源和繁殖生物學及物種多樣性保護的理論及實踐的內容。

淡水魚類的生殖和生長調控

學術帶頭人:王德壽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骨幹:周林燕教授、丁詩華教授、唐雲明教授、張小萍副教授、魏靜副教授、張春霖副教授等。
研究內容:本實驗室以三峽庫區重要經濟魚類南方鮎和羅非魚為研究對象,採用生殖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研究魚類生長和生殖調控的分子機制,以及環境因素對魚類性別和生長的影響。運用分子標記和轉基因等技術輔助育種,建立全雄和全雌魚苗生產體系。
課題一:魚類性別決定與分化的分子機制研究
初步研究了人工繁殖南方鮎全雌化的原因和分子機制,在魚類克隆了一系列在性別決定與分化通路上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提出轉錄因子通過調控芳香化酶的表達、控制雌激素水平從而影響硬骨魚類性別分化方向的假說,並通過離體和在體研究加以證明。未來研究方向:擬克隆羅非魚和南方鮎性別決定和分化的主效基因,研究魚類性別決定與分化的分子機制。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轉基因等技術建立全雄羅非魚和全雌南方鮎繁殖體系。
課題二:減數分裂的調控
從硬骨魚類克隆了類固醇合成途徑中居於核心位置的關鍵酶Cyp450c17-II,證明它才是參與魚類配子成熟誘導激素17a-20b-二羥黃體酮和頭腎中糖皮質激素可的松合成的酶,進一步闡明了魚類類固醇合成的途徑和分子機制,並提出它可能與早期減數分裂始動相關。未來研究方向:擬克隆羅非魚和南方鮎生殖細胞和減數分裂的分子標記,研究減數分裂、配子發生、發育和成熟的分子機制。
課題三: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受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GH/GHR/IGF)軸
通過基因組分析,首次在學術界提出硬骨魚類普遍具有由不同基因編碼的兩種GHR、PRLR和三種IGF的假說並通過實驗研究加以證明。揭示出在魚類性腺中可能存在特有的GH/GHR/IGF軸;在硬骨魚類克隆了一系列複製基因,支持了魚類存在一次獨有的基因組複製的假說。
未來研究方向:擬克隆羅非魚和南方鮎GH/GHR/IGF軸信號傳導通路上的相關因子,研究性腺生長與身體生長既密切聯繫又相對獨立的分子機制。

魚類組織器官的發育與再生

學術帶頭人:羅凌飛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骨幹:黃紅輝教授、阮華教授、李雲教授、劉堰教授、張昊星副教授、劉彬副教授、葉勤副教授等。
研究內容:本方向以模式水生生物和重要經濟魚類、保護瀕危魚類等為研究對象,運用各種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和蛋白組學研究方法,研究調控內胚層組織器官(以早期內胚層、肝臟、胰腺、腸道為主)和血管的發育及再生的分子機理。沿著從器官前體細胞的命運預定、到前體細胞的分化和成熟功能細胞的形成、到器官的形態建成、功能發揮和受損再生的動態連續過程,全面深入地研究在肝臟、胰腺、腸道、血管的發育和再生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的因子、信號途徑和表觀遺傳穩定性的作用機制,並闡明其中可能存在的時間、空間網路關聯。

淡水魚類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

學術帶頭人:謝小軍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骨幹:姚維志教授、林仕梅副教授、羅莉副教授、袁倫強副教授、羅毅平副教授、向梟副教授等。
研究內容:淡水生物的繁殖、生長、發育過程中,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本方向主要套用生理學、生態學等方法和技術,針對淡水水生生物在其生活史中能量代謝和營養需求規律開展工作,重點研究淡水魚類等水生生物生活史過程中的能量代謝特徵,營養需求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闡明水體生態系統中物種對能量的利用及能量分配模式,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及種群間的能流過程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並從資源分配的角度探討物種的生態對策,為人工大水體水生生物多樣性的評估和生態環境重建提供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