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碳龜,跟一輛小汽車大小相似,大約生活在在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化石於2012年5月在哥倫比亞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淡水碳龜
- 拉丁學名:Dubbed Carbonemys cofrini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目:龜鱉目
簡介,發現,
簡介
淡水碳龜與40英尺的泰坦巨蟒出現時期相似,大約在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在那個時代,爬行動物是地球上的主要生物。它被歸類於側瑾龜科。由於它的脖子太長無法縮到硬殼中,故在休息時,只能將脖子彎一邊。其龜殼長達1.71米,跟一輛小汽車大小相似。其頜骨厚重而有力,能食用小到軟體動物,大到體型較小的烏龜甚至鱷魚。
比列

發現
2012年5月18日報導,古生物學家日前稱發現6千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烏龜化石,龜殼足有一輛小汽車那么大。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17日作出報告稱,該石化烏龜學名叫做Dubbed Carbonemys cofrinii,又稱“碳龜”或淡水碳龜,是在哥倫比亞一處煤礦被發現。
淡水碳龜

研究人員稱,曾有較小體型的碳龜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但這隻碳龜出現時,恐龍已經滅絕了500萬年。同一時期生活在南美洲的還有其他巨型爬行動物,如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蛇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