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栗褐土面積為4005.2萬畝,占土類面積的55.14%,其中耕地1493.7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淡栗褐土
- 面積:4005.2萬畝
- 全N含量:0.44左右
- PH值:8.4-8.7
基本信息,成土環境,形態特徵,理化性質,利用與改良,
基本信息
土壤類型 淡栗褐土
PH值 8.4-8.7
有機質含量 6.7左右
全N含量 0.44左右
全P含量 0.66左右
全K含量 19.0左右
成土環境
主要分布於內蒙古的哲里木盟、赤峰市和烏蘭察布盟南部和山西晉西北,即呂粱山以西,紫金山和黑茶山以北風蝕、水蝕較嚴重的黃土丘陵、石質丘陵和山前傾斜平原及丘間盆地。淡栗褐土所處生境條件很差,氣溫低,而且風沙大,風蝕嚴重,民眾稱“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6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年均氣溫4-7℃,≥10℃積溫2200-3000℃,無霜期100-120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濕潤度0.5-0.6。自然植被為早生灌叢草原,覆蓋率低。
形態特徵
主要剖面選自山西省岢嵐縣三井安吉村,海拔1540米的丘陵上部,黃土母質,主要種植作物有莜麥,畝產60千克。全剖面質地較輕,且均一,通體強石灰反應。屬耕淡栗黃土,其剖面形態:0-19厘米:濁黃棕色(10YR5/4),19-43厘米:濁黃棕色(10YR5/4)少量點狀菌絲狀的碳酸鈣澱積。43-65厘米:濁黃橙色(10YR6/4),砂質壤土,塊狀結構,稍緊,根系少,有中量點狀的碳酸鈣澱積。65-106厘米;濁黃橙色(10YR6/4),砂質壤土,塊狀結構,稍緊,根少,有中量點、絲狀碳酸鈣澱積。106-150厘米:濁黃橙色(10YR6/4),砂質壤土,塊狀結構,緊實。
理化性質
淡栗褐土的質地輕粗,母質特徵較明顯,表土層有機質含量低,心、底土層的含量更少。通體強石灰反應,碳酸鈣含量較高,在70-120克每千克之間,土壤陽離於交換量較低,為7-10me/100g。全剖面中二氧化矽、三氧化鐵、鋁的含量接近,氧化鈣則以心、底土層中為高。主要剖面的粘粒化學組成分析表明,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鐵、鋁的含量全剖面也接近,矽鋁率3.7-4.1,矽鐵鋁率2.9-3.2,土壤風化度較低。以上主要剖面的形態及理化性狀,進一步確證了淡栗褐土是栗褐土土類中發育差和肥力最低的一個亞類。據大量分析資料統計,淡粟褐土經耕種後,養分含量有所提高,與非耕種的淡粟褐土相比,表土層有機質含量由5.36克每千克提高至6.64克每千克,全氮由0.31克每千克至0.39克每千克,速效磷含量仍缺乏,為4.9毫克每千克至4.8毫克每千克,速效鉀均為113毫克每千克,耕種土壤略高於非耕種土壤。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統計,土壤中有效銅、鐵、硼等均不缺,鋅梢缺,鉬極缺。
利用與改良
(一)利用現狀和存在問題 栗褐土區為半乾旱一年一熟雜糧旱作區,共有耕地面積2788.9萬畝,但耕地質量較差,絕大部分為坡耕地,且坡度大的耕地占很大數量,有的屬於“掛地”。由於人均耕地在5畝以上,有的甚至人均耕地幾十畝。對耕地投入少,只用不養,掠奪導致農田生態惡化,侵蝕較嚴重,土壤乾旱,瘠薄,再生能力低,一般糧食畝產僅有50-150千克,產量低而不穩。栗褐土區尚有4000萬畝以上的非耕種土壤,由於自然環境差,林地很少,分布零星,殘存的喬、灌和草本植被生長稀疏。現有小片棗樹及零星核桃樹等經濟林木,如山西省西部沿黃河岸有成片的棗林,在北部應縣,渾源低山丘陵片岩風化母質上種黃芪。在低山丘陵有野生抄棘灌木資源,未能合理開發利用,固管理不善,已開始退化。由於荒地未能合理利用,大面積的宜林宜牧土壤利用率很低,開發度很差。大片荒地資源閒置並退化,資源優勢沒有得到發揮,生態環境條件漸趨惡化。土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耕作粗放。由於生產水平低,加之人少地多,粗放經營,廣種薄收,農業技術、機械及物質投入甚少,土地基本建設差。這種只利用不改造,多使用少投入的粗放耕作,導致土壤肥力不斷下降,嚴重製約農業的發展。2.土壤貧瘠。由於水土流失嚴重,耕作粗放,土壤物理性狀惡化。在植被覆蓋度較高的低山丘陵,表土層結構較好,有機質含量較高,高者達60克每千克;植被覆蓋度低及投入少的耕地表土層有機質只有6-8克每千克,甚至更低。土壤理化性狀惡化,降低了保水性能,更易遭受乾旱威脅。3.土壤侵蝕嚴重。(二)改良利用方向 栗褐土區主要應採取農、林、牧綜合治理與開發,合理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大力發展林、牧業,建設基本農田,保持水土,抗旱保墒。1.保持水土,營造農田防護林,建設基本農田,是發展該區農業生產的唯一出路。建設基本農田是水土保持的一項措施,要保護農田,改善農田生態,必須營造防護林、護岸林。在河流階地上合理開發水資源,擴大水澆地,採取集約種植,建設園田化農田;在溝谷地帶,截溝打壩引洪淤地,建設旱澇保收的溝壩地:丘陵溝壑區,緩坡地修築水平梯田,溝壑造防護林,低山緩坡地開挖蓄水聚肥豐產溝,或水平階地25°以上的坡耕地應還林還牧。並以改土培肥為中心,增加有機肥投入,做到用養結合,提高肥力,套用綜合配套農藝技術,建設穩產高產田塊。2.雨養農業採取綜合配套措施。針對該區的自然特點和生態環境,圍繞蓄水保墒和減少蒸發為中心,進行平田整地,修邊壘堰,深耕耙糖,加厚土層,增施有機肥料,科學使用化肥,培養地力,以及選用抗旱良種,擴大地膜覆蓋栽培等。使耕作措施與近代抗旱適用技術,通過組裝配套,形成系統化、整體化、科學化的綜合技術體系。總體上要有效地提高旱地抗旱能力和提高降水利用率。3.全面規劃,分片治理。在摸清本地區土壤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其存在的障礙因素,因地制宜、因土改良,結合小流域治理,採取工程、生物、耕作綜合配套措施,改善生態條件,達到良性循環。對山地土壤應以發展林牧為主,封山育林、育草,保護現有的林木及草坡,營造用材林、薪炭林和經濟林等水保林,喬灌結合。丘陵溝壑區土壤侵蝕較嚴重,應採取農、林、牧綜合治理,對於坡度大的坡地,應優先種草後育林,坡度小的,應搞好以水保為中心的基本農田建設;殘塬應營造喬灌農田防護林,保塬固溝,防止溝頭延伸。只有合理開發利用山、丘、川,才能達到農林牧同步發展,資源優勢才得到發揮。4.大力發展經濟林木和畜牧業。該區未開發利用的土壤資源很豐富,加之黃土覆蓋層深厚,適於發展溫帶乾鮮果木,如棗、核桃和水果,還可以種藥材,如黃芪、黨參等;荒山荒坡土體深厚的應植樹造林,土體較薄的育草發展牧業:緩坡荒地可採取等高帶狀實行糧草和糧油輪作、間作,增加地表覆蓋,減輕土壤侵蝕,逐步恢復並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土壤資源的優勢,更好地促進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