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淋濁癃閉
- 就診科室:傳染科
病理,診斷要點,淋濁癃閉分證,1、淋,2、濁,3、癃閉,預後,
病理
淋與濁,古分五淋二濁。淋的發病原因,則皆由陰陽乖舛,清濁相干,或膀胱蓄熱,水道瘀寒,所以欲通不通,滴瀝澀痛。濁病之原,大抵多由敗積瘀腐及濕熱下注而成。至於癃閉的發病,有心腎不交,陰陽不通,而內外關格者;有熱結下焦,壅塞胞內,而氣道澀滯者;有肺中伏熱,不能生水,而氣化不施者;有脾經濕熱,清氣鬱滯,而濁氣不降者;有痰涎阻結,氣道不通者;有久病多汗,津液枯耗者;有肝鬱忿怒,氣閉不通者,有脾虛氣弱,通調失宜者。
診斷要點
淋則小便澀痛,欲去不去,不去又來,滴瀝不斷,甚則悶塞。濁則小便濁澀,莖中疼痛,其狀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下澄,凝如膏糊。前人認為濁出精竅,淋出溺道,濁由敗精瘀腐者,十常八九;由濕熱流注,與脾虛而下陷者,十中二三。癃閉則小便脹滿,氣急上逆,心腹俱悶,痛苦難名。
淋濁癃閉分證
1、淋
淋:分五淋。氣淋,小便澀滯,餘瀝不斷;血淋,溺血,遇熱則發;石淋,又名砂淋,溺時莖中痛,溺有砂石;膏淋又名肉淋,溺甚稠濁,凝如膏糊;勞淋又名虛淋,遇勞即發,痛引氣沖。淋雖有五,總屬於熱。但亦有由於寒邪客於脬中,氣不化而成淋,其症先寒慄,而後溺數而澀,竅中腫痛者,為冷淋之病。
2、濁
濁:分二濁。濁病竅端時有穢物,如米泔,淋瀝不斷,與便溺毫不相混,是精病而非溺。血虛而熱甚者為赤濁,屬火,心與小腸主病;氣虛而熱微者為白濁,屬金,肺與大腸主病。
3、癃閉
癃閉:新病為溺閉,點滴而難通;久病為溺癃,屢出而短少。李東垣認為小便不通,有氣血之異,如渴而小便不通者,熱在上焦氣分;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熱在下焦血分。此外,癃閉分證與肺、脾、腎有關。膀胱藏溺,氣化則出,而主氣化的為肺,若肺燥不能生水,氣化不及膀胱則為癃閉;如脾濕不運,水谷不精,不能上輸於肺,則肺不得氣化其津液以為尿,亦成癃閉;又如腎水燥熱,以致膀胱不利,也可成為癃閉。故癃閉分證應掌握肺、脾、腎三髒病機。
預後
《脈經》謂:“淋脈盛大而實者生,虛細而澀者死。”濁為精病,其脈急疾者難治,遲者易治。《醫學正傳》:“老人氣虛短,作小便不通,為下焦血氣乾者,死。”張景岳謂癃閉最危最急,“水道不通則上侵脾胃而為脹,外侵肌肉而為腫,泛及中焦則為嘔,再及上焦,則為喘,數日不通,則奔迫難堪,必致危殆。”這些僅可作為淋濁癃閉判斷預後的參考。其實淋濁癃閉及時治療,除年老體弱,病情重者外,一般多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