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武蘭遺址

淇武蘭遺址

淇武蘭遺址位於台灣省蘭陽平原北側,地屬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北緯24度48分30秒,東經121度46分24秒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淇武蘭遺址
  • 所在地點:台灣省蘭陽平原北側
  • 北緯:24度48分30秒
  • 東經:121度46分24秒處
地理概況,出土文物,歷史考證,

地理概況

2001年,淇武蘭遺址,因為得子口溪整治和北宜高速公路越過河道的工程被今人發現,縣府文化局委託台大人類學系陳有貝教授主持、協同縣內地方學者邱水金老師等人成立考古團隊,從2001年十一月至九十二年五月,分階段進行田野搶救、發掘,發掘面積將近四千平方公尺,採集標本超過一百萬件,並發現了一百二十五個墓葬及一百九十七個灰坑等各式現象;工作團隊後續進行資料整理,將所有出土文物進行清洗、拍照、紀錄、描繪、分析、研究、保存等,並陸續完成了六冊的成果發掘報告。
經研究,該遺址為噶瑪蘭族早期聚落遺留,出土豐富遺物和現象、結構。目前尚處於資料整理階段,僅有一篇碩士論文發表。

出土文物

遺址年代約距今1300~800年前和400~100年前兩時期,分為上下兩個文化層,其間間隔一層生土層,屬於噶瑪蘭舊社系統的考古遺址。主要遺物有陶容器、瓷器、硬陶、磨石、陶菸斗、陶紡輪、木槳、木雕刻板、木刀鞘、骨角器、瑪瑙珠、玻璃飾品、銅幣、銅飾、鐵器、金器、銀器等物。其中可以完整復原的陶罐數量更高達400多個,主要器型為侈口鼓腹圜底罐,施幾何印紋,與文獻中記載的平埔族“木扣”器型相似。
淇武蘭遺址水下文物淇武蘭遺址水下文物
此外還有豐富的現象,如柱洞、灰坑等,有助於復原早期聚落格局,初步研判為乾欄式建築。此外更有103具墓葬,上文化層主要為蹲踞一次葬、使用木質葬具,下文化層主要為二次葬、以石板為葬具;除豐富陪葬品外,更提供宗教習俗方面的訊息。

歷史考證

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人即記錄下宜蘭平原的村落。其後荷蘭人的紀錄中,名為QuibararanKibannoran或Banouran)的村子,在1647、1648、1650三年,皆有160戶,約七、八百人。及至清代雖人口呈現衰退,但仍有記載,分別為期班女懶社、期班宇難社、奇蘭武蘭社、熳魯蘭社,至20世紀初期的日據時期資料依舊可見淇武蘭、奇武蘭等社名。
由於文獻記載,遺址所在地為過去噶瑪蘭族的淇武蘭社,地名方面雖有變異卻一直延續下來;另外考古出土物也呈現與噶瑪蘭人相關連的情形,如:出土高冠冕人木雕板、“木扣”、甑形器等物,與早期學者紀錄或採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之物相似;墓葬中出土與歷史文獻描述相仿的“金鯉魚”飾品,在在都顯示淇武蘭遺址為平埔族噶瑪蘭人所遺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