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荊紫關鎮志願服務隊是由淅川縣誌願服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5年6月1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淅川縣荊紫關鎮志願服務隊
- 社團地址:荊紫關鎮
- 團體編號:50190071
- 成立時間:2015年6月1日
- 聯絡團體:淅川縣誌願服聯合會
淅川縣荊紫關鎮志願服務隊是由淅川縣誌願服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5年6月1日。
淅川縣荊紫關鎮志願服務隊是由淅川縣誌願服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5年6月1日。人員規模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12000人,正式成員有10325人。1聯絡信息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時宏偉,聯絡團體是淅川縣誌願服聯合...
荊紫關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淅川縣西北部。東至西簧鄉、西接湖北鄖縣湘河鎮和陝西商南縣湘河鎮,南接寺灣鎮,北與西峽縣西平鎮聯。總面積168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荊紫關鎮轄37個村。明至清道光十二年(1832),屬淅川縣荊子裡。1969年,為荊紫關公社。1983年,改荊紫關...
淅川大學生援鄉計畫團城市聯合會,簡稱“城聯”。是援鄉計畫團實踐部的一個下屬部門,與鄉聯平行。它由遍布全國的淅川大學生組成,以一個城市片區為一個單位,方便同片區淅川大學生聯絡交流。同時實現同一片區不同學校學習資源等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鄉鎮聯合會 該團隊在毛堂,荊紫關,寺灣、馬蹬、香花、九重等...
馬翔 馬翔,現任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黨委書記。人物履歷 現任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黨委書記。工作分工 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娘娘廟村是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下轄村。娘娘廟村位於豫鄂陝三省結合部,“一腳踏三省”景點位於該村,轄4個村民小組,人口1218人,耕地面積723畝。近年來,娘娘廟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養蠶、養殖業為主突破口,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村發展胡桑300畝、產值達60.5萬元,發展養雞場11家、存欄10萬餘只、年產值300多...
北街村 北街村,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榮譽稱號 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六部門列入第六批河南省傳統村落 名錄。
淅川縣荊紫關鎮民俗博物館是2013年設立的國有博物 館。展出內容 2013年,修繕後的山陝會館改成荊紫關民俗博物館,以實物、圖片、文字資料等形式,展示船工生產生活、商賈活動,以及民間柳編、竹蓆、草繩、紡織等傳統手工藝品,展現了豫、鄂、陝三省人民鄉土民風及三省邊貿文化昔日發展場景。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
李營村位於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西丹江河畔,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65人,總耕地面積571畝。南距雙白公路2公里,西距著名景點“一腳踏三省”、“三省友誼廣場”2.2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該村有胡桑300餘畝,林果700畝。該村有木材加工廠3個、養雞廠10餘家、磚廠4個,60%以上勞力在本村就業,有30...
荊紫關鎮麻坑村位於丹江河南岸,全村10個村民小組,505戶,2200人,耕地面積1451畝,農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近年來,麻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村幹部民眾依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大力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最佳化產業布局,確立了發展工業發展、植桑養蠶、畜牧養殖三大支柱產業,極大的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
19、2019年7月9日,第十九期聚沙公益學院開講。聚沙邀請北京高級親職教育的講師牛銘玉老師為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張村國小家長和學生們做了一場關於“孩子成長·夢想·親職教育”的公益講座。20、2019年9月8日,第二十期聚沙公益學院開講。聚沙協會副會長楊兆捷介紹了聚沙公益協會成立的背景、宗旨以及五項主要任務,...
2013年,他帶領志願者看望西峽縣、方城縣、南陽市高新區、臥龍區、南召縣153個特困家庭,共發放愛心款78826元,衣服4000餘件,新棉被80床。2010年7月24日,南陽市淅川縣、內鄉縣、西峽縣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淅川寺灣鎮、荊紫關鎮、大石橋鄉等受災最為嚴重。譚浩在新聞上看到這個情況後立即在“愛心飛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