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發現於河南淅川縣玉皇頂大胡坡的淅川中原鳥左脛附骨遠端的標本照片,現收藏於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展品類別 | 化石標本 |
展品中文名稱 | 淅川中原鳥 |
拉丁學名 | hongyuanus xichuanensis ,Hou,1980 |
展品關鍵字 | 鳥類正模 不飛鳥目 |
化石門類 | 鳥類 |
標本編號 | V5864 |
化石發現地/產地 | 河南淅川縣玉皇頂大胡坡 |
化石形成時代 | 早始新世(距今約4千6百萬年前) |
化石級別 | 正模 |
此圖為發現於河南淅川縣玉皇頂大胡坡的淅川中原鳥左脛附骨遠端的標本照片,現收藏於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展品類別 | 化石標本 |
展品中文名稱 | 淅川中原鳥 |
拉丁學名 | hongyuanus xichuanensis ,Hou,1980 |
展品關鍵字 | 鳥類正模 不飛鳥目 |
化石門類 | 鳥類 |
標本編號 | V5864 |
化石發現地/產地 | 河南淅川縣玉皇頂大胡坡 |
化石形成時代 | 早始新世(距今約4千6百萬年前) |
化石級別 | 正模 |
此圖為發現於河南淅川縣玉皇頂大胡坡的淅川中原鳥左脛附骨遠端的標本照片,現收藏於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展品類別化石標本展品中文名稱淅川中原鳥拉丁學名hongyuanus xichuanensis ,Hou,1980展品關鍵字鳥...
馬嶺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鎮賈灣村馬嶺自然村,是目前漢水中游地區出土動物遺存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後岡一期文化至明清時期的234個單位共出土動物骨骼7560件。《淅川馬嶺遺址出土動物遺存》一書在全面公布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出土動物的種屬、數量比例、測量尺寸、性別與年齡結構、骨骼部位發現率、骨表痕跡與...
淅川原名丹陽,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她位於鄂、豫、陝三省交匯處,過去曾有“三省通衢”之稱。淅川建設“全國生態示範縣、中原旅遊名縣、區域經濟強縣”的戰略指導下,決定藉助南水北調機遇投入生態旅遊開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全面和諧發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丹江口水庫,是亞洲最大的...
從春秋初年起,楚人一直致力於北上中原,圖霸諸夏,原來屬於周文化範疇的漢淮諸姬和南國諸侯,都在楚人北上過程中,歸附於楚而最終為其所滅。楚滅國數十餘,拓疆千里,陳兵周郊,問鼎中原,表現出稱霸中原的雄心。從它建立到滅亡的八百多年歷史中,淅川有四百餘年的發展史,它執著創造了堪稱當時世界一流的物質...
《中原神話通鑑》是2017年2月1日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振犁。內容簡介 《中原神話通鑑(套裝共4冊)》以中原地區30年來田野作業獲得的豐富而深厚的中原神話傳說為主要研究對象,既對一個個垛子式的神話人物做系統性的巨觀研究,也對一篇篇鮮活的神話故事進行剖析、述評、對照,做個案的微觀研究。全書共...
xichuanensis),這意味著這類恐怖巨鳥曾一度漫遊在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帶,並可能是通過白令陸橋而進入北美。它們起源於歐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了1500萬年之久(最原始的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晚期),從晚古新世一直生存到41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北美的不飛鳥、亞洲的淅川中原鳥則在早始新世短暫露面之後消失。
我國發現的淅川中原鳥就是營穴鳥中的一種。但在當時與世隔絕的南美洲,由於進步的新食肉類尚未到達那裡,與營穴鳥相似的竊鶴(恐怖鳥)繼續生存了幾千萬年。竊鶴雖然與營穴鳥非常相似,但並非近親,而親緣關係與現在南美洲的叫鶴比較接近。竊鶴身高可達3米,頭長就可達到一米,長期為南美洲的最可怕的食肉動物,直到...
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總面積640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31458公頃,水域32969公頃,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以保護水生和陸棲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內陸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區域內有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朱䴉等,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鴛鴦、隼、錦雞等,國家...
景區以丹江秀水為背景,以淅川厚重的歷史文化作底色,在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多次補充、完善,內涵豐富,趣韻疊加。建成了藥王殿、楚風樓、范蠡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丹陽樓、中原三面盛世觀音像、觀音禪院、五教院、文博園、印象丹江、東方巨龍、中原鼎壺、飛江索橋、龜壽瀑、奇石好漢林...
李蓘(1531年-1609年)字于田,號少莊,晚年自號黃谷山人,出生於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李官橋鎮),祖籍鄧州長樂林(今鄧州市孟樓鎮長樂嶺)。其父為李宗木,其弟為李蔭。李蓘少時聰慧,勤學不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考取進士,進翰林院任庶吉士,後被授予檢討一職,但由於李蓘為人清高,不諂媚,後遭宰相...
石堂山位於內鄉縣城西南27公里的乍嶇鄉境內,東距內鄉縣衙27公里,北距省道豫52線11公里,西距淅川丹江遊覽區20公里,距寧西鐵路內鄉站30公里,南陽飛機場95公里。石堂山乃中原名山,道教的著名勝地,是聞名遐邇的麻衣道場。在歷史上,因麻衣子影響深遠,和武當山的張三豐不相上下,故有“南有武當,北有石堂”...
2011年,5月,參加郟縣大河風三蘇園詩會(平頂山);參加第四屆中原青年詩會(西峽)。6月,參與組織第三屆漢風詩會(淅川);編導話劇《黎明之前》。2012年,5月,主編《漢風》第三期,參與組織第四屆漢風詩會(南陽)。6月,自選自編詩集《時間順序》、隨筆集《不如私奔》。12月,參加第五屆中原青年詩會(...
周夢蝶(1921年2月6日—2014年5月1日),本名周起述,生於河南省淅川縣馬蹬鎮陳店村,中國台灣詩人。1948年,隨軍到台灣省。1952年,開始寫詩。1955年,因病弱退伍,當過書店店員,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在台北武昌街頭擺書攤營生;同年,自費出版處女詩集《孤獨國》。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街頭的...
《有一個圓夢的地方》是齊萌、吳淅洋演唱的歌曲,由耿長生填詞,王 雅譜曲。歌曲簡介 該歌曲不僅展示了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迷人風光、悠久歷史,更加謳歌了渠首兒女們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原擔當精神。創作背景 河南省淅川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發祥地和楚始都丹陽所在地,...
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中出土一套7件用失蠟法鑄造的列鼎,造型裝飾藝術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鼎通高76厘米,口徑66厘米,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兩外侈的長方形耳,旁邊攀附6條龍形獸,腹部滿浮雕的攀龍和竊曲、弦紋。內腹及底和蓋內均鑄有相同...
學校在市內繁華地段擁有三大校區,新校區坐落於鄭州市管城區金岱路186號 (原鄭尉路56號),計畫總占地面積2600畝,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重點項目,園林式的校園規劃,加上南水北調十七里河支流緊鄰學校、與中原福塔遙相呼應! 2014年與河南工業大學合作創辦河南工業大學套用技術學院。辦學條件 學校在鄭州市內...
…至8月份,馬寶光已在方城袁店、小史店、楊樓、楊集、獨樹等13個鄉鎮發現了5000多處岩畫石刻。2010年11月初開始,馬寶光陸續在淅川、鎮平、南召發現了幾百處岩畫“天書”。“這3個縣的岩畫‘天書’不會少於1000處。”馬寶光說,3個縣岩畫“天書”的發現,把南陽岩畫“天書”的範圍一下擴大了一二百公里。
神仙洞:位於金燈寺附近。傳說此洞通至淅川縣百坡村。自然資源 森林景觀 公園以四季常青、生長茂密的馬尾松林、杉木林為主,灌木以連翹、迎春、杜鵑、繡線菊為主,形成十分誘人的四季景觀。春天,百花爭艷,滿山飄香;炎夏,林海蔥鬱,峰巒疊嶂,走入山谷,涓涓流水,清涼喜人,使你倍感林中氣候宜人;金秋,紅葉似...
公元580多年~公元1050年,以長江上、中游及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山地丘陵為最北地區,其北界呈“兀”字形,從杭州灣、錢塘江下游幹流北岸,經湖口,轉北到淮河上游,再轉西接秦嶺段,到今淅川稍西,又轉南經宜昌,至今澧縣稍西,再轉西到長江幹流南岸。以公元908年為界,此階段又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1....
楚國的音樂藝術已有初步發展,但樂器品種、數量都不多。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有編鐘五十二件,其全部樂音系列可以奏出七聲或六聲音階。楚文字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青銅器銘文中,單字數量明顯增多,字型趨向修長,仰首伸腳,筆畫富於變化,多波折彎曲,作美術字型狀,並且出現了鳥蟲書的雛形,逐步形成了不同於中原及其它...
明清古街在豫、陝、鄂三省交界處的淅川縣荊紫關鎮內,是國內保存最完整、規模宏偉的一條明清古街。荊紫關鎮 在豫、陝、鄂三省交界處的淅川縣荊紫關鎮,有一條國內保存最完整、規模宏偉的明清古街。這條南北走向的沿河小街,全長約5里,現存明清時代的建築700餘間,大多保存完好。其中有豪紳商賈所建的會館、廟宇...
夏季冷空氣勢力明顯北縮,副熱帶高壓西伸北上,在西風帶低槽與副熱帶高壓相互作用下,形成明顯降水,甚至釀成洪澇、大風、雷雨、冰雹等災害。當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全區天氣酷熱、乾旱少雨,極端最高氣溫曾達到42.6℃(1962年7月13日淅川)。秋季東亞大槽建立,副熱帶系統南撤,冷空氣加強,溫度、濕度開始下降,...
“王孫誥”戈 “王孫誥”戈是春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文物特徵 長援短胡三穿,援內近於直線,春秋中晚期很典型的楚戈型式。上有鳥篆體錯金銘文6字“王孫誥之行戟”。鳥篆亦稱鳥蟲書,它是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諸國的一種特殊文字。
典型遺址有鄭州大河村、鄧州八里崗、淅川下王崗、靈寶西坡、靈寶北陽平遺址群、安陽後岡、三門峽廟底溝、鄭州西山、濮陽西水坡遺址等。點評孫英民:這個時期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已經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建屋而居的聚落;再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彩陶的燒制和使用。考古實物證明,仰韶文化是繼裴李崗文化之後,在黃河流域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