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美術陶瓷

淄博美術陶瓷

淄博美術琉璃 又稱“料器”。它是以博山當地盛產的琉璃料條加工製作而成各種工藝美術晶的統稱。 淄博美術陶瓷與琉璃並稱雙珍,且歷史比琉璃要早得多,稱譽海內外的時間也長得多。在宋代,淄博被譽稱“瓷都”,不僅因其遍地瓷爐,居人相襲善陶,陶瓷產品豐富,更重要的是研製生產出了“兩點瓷”(也稱“油點瓷”或“天目釉”)、“茶葉末釉”等歷來被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的稀有瓷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淄博美術陶瓷
  • 別稱:料器
  • 流行地區:山東
  • 興盛時期:宋代
藝術概述,品種風格,繪畫藝術,追溯歷史,產業發展,生產基地,

藝術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淄博人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除恢復了幾種歷史失傳的名貴色釉,成功地仿製了“龍山文化”的蛋殼陶之外,還創造了“紅金晶釉”、“雞血紅釉”、“金星釉”和幾十種黑釉變化釉。在陶瓷彩繪基礎上,解決了自古以來烏金釉上不能加彩繪的難題,種類不斷豐富,各種浮雕、堆雕、圓雕題材廣博,人物、動物、花卉、博古文物,式樣俱全,園林陶瓷古樸而新穎。並首創粉裝飾畫掛盤和人物肖像刻瓷掛盤,多次作為國家領導人出訪時贈送外國國家元首的禮品。
淄博美術陶瓷造型渾厚古樸,色澤絢麗多彩。淄博為我國大型陶瓷生產基地。當地生產的藝術陶瓷更是聞名遐邇。
歷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術陶瓷的生產方面,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不論在造型和裝飾上都具有較高的水平。象他們生產的新石器末期的蛋殼陶、宋代問世的“雨點釉”和“茶葉米釉”,至今仍被各國視為珍品。

品種風格

博美術陶瓷在我國傳統陶瓷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造型古樸、裝飾新穎,色彩絢麗的獨特風格。在釉色的研究方面,成就尤為可觀,不僅恢復了早已失傳的“雨點釉”、“茶葉米釉”和“雲霞釉”,還創造了新的“紅金晶釉”、“雞血紅釉”、“金星釉”和幾十種黑釉系窯變花釉淄。
淄博美術陶瓷淄博美術陶瓷
名貴的雨點瓷,又名油滴瓷,在黑色的釉面上均勻地布滿了銀白色的小圓點。圓點小如米粒,盛茶時金光閃閃,盛酒則銀光熠熠,映日視之,晶瑩奪目,曾有“尺瓶寸盂視為無上之品,茗甌酒盞嘆為不世之珍”之說。雨點釉,在日本稱“天目釉”。這種瓷的茶具,是日本茶道中無與倫比的上品。
另一種名貴釉——茶葉末釉,是一種含有結晶礦物的無光釉。古人稱讚說:“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艷於花,美如玉,最養目。”用這種釉製作的各種文具、瓶、罐,釉色純正,古樸典雅。

繪畫藝術

在彩陶繪畫方面,如今有獨創性的發展,解決了自古以來烏金釉陶器不能配以彩繪的難題,特別是首創立粉裝飾畫法,為陶瓷裝飾開拓了新的境界。其中,立粉彩陶掛盤最為突出。它是在施了烏金釉的陶坯上,以藝術釉為顏料,用木刻和國畫寫意相結合的手法進行繪畫。在描繪最能傳神的細部時,使用特製的工具塗以立粉,從而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各種色釉經過燒制“窯變”後,由於互相滲透、重疊、擴散,呈現出意想不到的瑰麗多彩的藝術效果。著名工藝師朱一圭所繪製的直徑五十公分的竹雞大掛盤,在鄧小平同志訪問美國時,曾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眾、參兩院。他們生產的六寸花貓掛盤曾榮獲1980年全國陶瓷新產品二等獎。他們還使用這種繪畫技法製作出《百鳥之歌》、《春之歌》、《孔雀姑娘》等陶瓷壁畫,色彩豐滿、別具風格,深受美術界的好評。
淄博刻瓷更是馳名中外,特別是人物肖像刻瓷掛盤,工藝精湛,栩栩如生。工藝師馬林刻制的《周恩來總理和金日成主席》、《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和王后詩麗吉》掛盤,在鄧穎超副委員長出國訪問時,分別贈送給朝鮮和泰國領導人。還有他刻制的《東渡》、《周恩來總理》、《馬克思》等人物掛盤,也被分別贈送給日本友人和西德馬克思紀念館。馮乃江創作的浮雕瓷掛盤《寒雀圖》,榮獲1981年輕工部二等獎。
淄博的陶瓷雕塑,在造型和釉色裝飾上皆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工藝師陳貽謨的瓷雕《張衡》,被選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友人。他用浮雕和堆雕相結合的方法,塑制的花釉掛盤《東方巨龍戲明珠》,榮獲1980年全國新產品二等獎。此外,各種瓷雕人物、動物,也都是千姿百態,玲瓏精巧,深受人們喜愛。
淄博的仿古陶瓷,工藝精湛,古樸逼真,令人稱絕。淄博的園林陶瓷,設計新穎、新奇美觀,為中國園林藝術添色不少。淄博陶瓷藝人每次應邀出國進行藝術表演,所到之處,觀眾無不嘆為觀止。1980年,淄博陶瓷在日本和大阪展出時,日本陶瓷專家稱讚道:“從雨點瓷到現代陶瓷藝術,淄博可以說是巧匠輩出,佳作如林。”

追溯歷史

淄博文化是齊文化的發祥地。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地位。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早在距今 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時期,淄博地區就開始了陶瓷生產。西周初,齊國始專設"陶正"官,管理陶器生產,並在齊都城內設立制陶作坊,從事陶器的專業化生產。魏晉南北朝前後,淄博地區的陶瓷生產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過渡。唐宋時期,陶瓷生產技藝日趨精進,規模不斷擴大,窯址星羅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生產了一批頗有影響的陶瓷名品。寨里窯的青瓷、磁村窯的黑釉瓷、博山窯的紋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時。時清時期,淄博陶瓷產品器裝飾獨特,產銷兩旺,形成了以博山為代表的陶瓷生產和銷售中心。新中國成立後,淄博陶瓷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立足當地資源,開拓創新,開發出了滑石質瓷、高長石質瓷高 石英質瓷,骨質瓷等新瓷種,刻瓷藝術更是獨樹一幟,開成了淄博陶瓷的新特色,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建築陶瓷競相發展,產品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我國陶瓷生產技術和陶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產業發展

陶瓷發展鑄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按照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確定陶瓷文化要走產業化的道路,讓陶瓷文化成為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
淄博美術陶瓷淄博美術陶瓷
首先,日用陶瓷要增加科技和文化含量,增加產品的欣賞價值與收藏價值。淄博陶瓷在研製開發新材質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各陶瓷產區的前列,曾獲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的合成骨瓷代表著日用陶瓷的國際先進水平。華光牌日用陶瓷和矽苑牌日用陶瓷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中華龍”國宴用瓷、禮品用瓷等許多產品進入北京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雖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檔日用細瓷在陶瓷總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但如今僅占11%。
其次,美術陶瓷要變展品為商品。在長期的發展中,工藝美術陶瓷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省陶瓷藝術大師為代表的陶藝家隊伍,作品創出了淄博的特色與風格。淄博刻瓷藝術獨樹一幟,園林陶瓷別具匠心,光亮奪目的藝術釉、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繽紛的彩繪、氣勢恢弘的壁畫……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觀,作品多次在全國或全省的評比中獲獎。但是,還沒形成產業化規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多種推介形式,展示整體形象,擴大市場訂貨。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豐厚的資源和其他條件,擴大工藝美術陶瓷的生產規模,實現工藝美術陶瓷的商品化,擴大對外交流。
三是,開闢陶瓷文化旅遊線路,發展陶瓷文化旅遊產業。淄博市有寨里窯、磁村窯、西坡地窯、博山窯等許多古窯遺址,還有現存的50多座饅頭窯,都是我國北方陶瓷古窯文化的代表。還有新建的中國陶瓷館、山東陶瓷琉璃藝術博物館,都是豐厚的旅遊資源。
四是,進一步研究發掘淄博陶瓷文化。要充分發揮山東陶瓷工業協會民間陶瓷文化研究會的作用,定期確定研究課題。發動研究會會員對淄博陶瓷文化現象進行研究,理清淄博陶瓷文化發展的整體脈絡,探索各個時期的文化現象、代表作品,以及在中國陶瓷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進而完成較為完整的淄博陶瓷文化發展史。

生產基地

山東淄博美術陶瓷廠始建於1959年。固定資產原值2054萬元,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017人,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10多名,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170多名。主要生產美術陶瓷和各類咖啡杯、酒瓶、茶、餐具等日用陶瓷,年產量2000萬件。如今設計開發新造型、新畫面達3000多種,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美術陶瓷生產基地。 有“北國陶苑”、“陶林藝葩”之美名。
從發掘的北辛文化遺址看,早在公元前5100年,山東就有了制陶業。到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山東的制陶技藝已達較高水平。從出土的大汶口彩陶看,慢輪成型,能塑造鬻、鼎、觚、豆、缽、罐、盤、背壺等多種器形,能用土紅、赭石、白堊士、碳黑等顏色在陶器上用直線、斜線、弧線精細地勾繪出各種規矩整齊的幾何形紋、花瓣紋、八角星紋等圖案。可以說,大汶口文化時期,這裡已成為山東制陶的良好開端。而稍後的龍山文化時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山東制陶業已可以生產黑色磨光、薄如蛋殼的黑陶,表明山東的制陶技藝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魯中部的新興工業城市淄博,是古齊國的都城,是馳名世界的瓷都之一。這裡生產的琉璃品和陶瓷製品不僅享譽國內外,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據文獻記載,盛於宋代(960年前後),“居人相襲善為陶”,遂有“瓷城”、“瓷都”的譽稱。近幾十年來,當地政府從繼承祖國遺產和發展淄博經濟出發,始終把陶瓷產業作為淄博的經濟龍頭來抓。如今,“國際淄博陶瓷琉璃節”的連續成功地舉辦,使本已聞名於世的淄博陶瓷、琉璃成為海內外市場的搶手貨。淄博的陶瓷、琉璃業在新科技的刺激下,在保存、繼承傳統工藝,不斷挖掘恢復失傳特色產品的基礎上,大膽、成功地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研製新材質,開發新產品,使淄博陶瓷琉璃真正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一般說,淄博陶瓷是淄博陶瓷和琉璃的統稱。如果按其工藝和產品,淄博陶瓷和琉璃又有不同的歷史和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