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私立顏山中學
1924年建校,時名為
博山縣私立顏山中學。
私立洗凡中學
1936年,更名為博山縣私立洗凡中學。
淄博中學
1949年,淄博中學接收洗凡中學併入,
1953年,改稱山東省博山第一中學,同年11月被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
淄博第一中學
2000年8月,淄博市政府決定:淄博一中與原淄博三中合併組成新淄博一中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該校擁有完善的網路教學系統、校報系統等。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工約414名,學生約5880名,占地約12.2萬平方米(183畝)。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共培養高國中畢業生6萬餘名,以我國駐印度
特命全權大使周剛,著名歌唱家
吳雁澤,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經理
王文澤,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家、教授
崔京浩,文學評論家博士生導師杜書贏,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優秀農民企業家
孫啟玉,
山東大學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程林,國家知名青年作家
張宏森,中華名醫全國自強模範
岳恆學,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著名主持人
曲向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校友,在國家建設各條戰線上,以優秀的素質和顯著的成就,展示著“一中人”的風采和學校品質。
學校榮譽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艱苦奮鬥,勇於改革,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個性,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托起一個亮麗的品牌。在淄博市內擁有良好的聲譽。
近年來,先後被表彰為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全國“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學校,全國冬季體育鍛鍊先進學校,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教育先進集體、兒童少年工作先進單位、城鎮學校校改優秀單位、財會工作先進單位、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綠色學校、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學校黨組織被山東省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自1986年起,連年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的稱號。被樹為淄博市高中學校唯一樣板學校。
文化傳統
校 訓
博愛 博學 博雅
學校精神
嚴謹 求實 團結 進取
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
教育理念
為學生髮展負責
育人目標
學會做人 學會求知 學會生活
校 風
治學嚴謹 學習紮實 生活豐富 文明充盈
教 風
嚴謹善教 敬業愛生
學 風
誠 勤 恆 悟
領導作風
勤於學習 善於管理 嚴以律己 公以待人
價值觀念
有作為就有地位
教師形象
慈愛 博學 謙遜 文雅
學生形象
誠實 自信 樂學 懂禮
管理特色
巨觀管理:
校長負責制,黨委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三位一體;統一領導,分層負責。
教育教學管理:分設高一、高二、高三、
淄博外國語中學(原淄博怡中外語學校,領辦民校)四個實體,縱向為條,橫向為塊,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分工負責,打團體戰。
學校領導
王寅軒:1948年至1955年6月
張陶村:1954年至1966年5月
耿超: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
楊運德:1984年8月至1998年7月
雲震華:1998年7月至2004年9月
陳貞凱:2004年9月至2012年11月
高雪長:現任校長
知名校友
1;
吳雁澤,1959年畢業於淄博一中,中共黨員,
國家一級演員,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副主席。是中國當代十大音樂家之一,文化部授予民族聲樂表演藝術家稱號。是我校功勳校友。
2;
周剛,中共黨員,1955年畢業於我校。之後,到蘇聯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系學習。歷任
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使館黨委書記,駐巴基斯坦大使、使館黨委書記,駐印度尼西亞大使、使館黨委書記等職。現任中國駐印度
特命全權大使、使館黨委書記。
3;
崔京浩,1955年我校高中畢業,考取清華大學土建系。1961年大學畢業,保送留校攻讀副博士研究生。1964年研究生畢業獲副博士學位,留校任教。先後受聘為講師、副教授、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4;張榮大,中共黨員,
中國新聞學院大專畢業,新華社高級記者,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新華社青島支社社長。
5;
李德和,1955 年畢業於我校高中部,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6;
陳嵩,2005年畢業於我校高中部,現任上海盛視天橙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盛視天橙,股票代碼:837461)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滬上知名85後大學生創業者,先後最年輕身份被評為上海十大創業先鋒、上海文化創業年度人物、上海十大傑出青商,滬上最年輕新三板上市企業實際控制人。
附屬一中
博山有校焉,位居虎伏之阜,地處淄河之源。文承伸符之風,人沐文姜之賢。教績卓然,拔萃杏壇。是以感文而志,書賦以贊,賦曰:
夫校者,淄博一中之謂也。歲逾八十,今往名別。時年一九二四,士紳張煥臣,倡學濟世,立學顏山,此為一中之前身也。時過十二載,因慕革命先賢,又更名洗凡。歷變歷戰,時廢時遷,三尺書案,等閒哪得
半日安。
嗟乎,中華新生,史頁重翻。百廢俱興,萬象新添。復校復教,增師增員,一中之名遂立焉。自始,人日眾,園日倩,業日隆,名日顯。治學治校,與時俱前。師則立行立言,身教為先;生則
篤學篤行,以師為范。授業有術,付鑰而放步;育人得方,律嚴而行端。是故
校績歲比,為佳為優;高考年榜,時魁時元。更賴一校之長,張、楊諸公,樹典立範,代接薪傳。累年嘔心,育得學子十萬。桃李遍世,如霞如煙。或以技報國,業從追月逐電之伍;或經綸佐時,政施公明方略之權。更有稀聲絕藝,麗藻高筆,幹才種種,其數莫眾焉。
至若校貌巨變,當書改革卅年。擴班增科,轉眼不識有昨;築樓建館,須臾難辨舊顏。汗牛之雕,萬卷疊背,依稀書香彌空;皂角之樹,百枝張冠,仿佛傘蔭墜天。花木叢列,幽徑曲連。樓建春暉、夏雨、秋實、冬陽,怡情而勵志;景布聽誦、桃李、士子、近聖,啟智而識鮮。最是榴花遍地,雀繞蜂鑽。紅熟之時,果無匿摘,遺無私甘,校風之賢,可嘆可瞻。
若乃振興之途,亦在鼎新革念。匯四海之識,勿避他說;擁九江之學,不廢旁源。開放辦學,博識廣見。校際往來,友結美、英、加、澳;學界交流,誼聯新、新、日、韓。學緣無域,智門無檻,育才更得天地寬。
壯哉!百年樹人,棟樑擎天。且看麟閣嵌功,待列育才青圃,名標一中園。 高八四級四班師生感念母校創意囑作
王金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