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鎮(涼城縣岱海鎮)

岱海鎮

涼城縣岱海鎮一般指本詞條

岱海鎮,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下轄鎮,是涼城縣政府駐地,地處涼城縣中部,東與麥胡圖鎮相連,南與六蘇木鎮毗鄰,西與永興鎮、蠻漢鎮接壤,北同卓資縣大榆樹鄉隔山相望,行政區域面積213平方千米。

1949年,屬涼城縣二區;2005年6月,城關鎮與廂黃地鄉合併為岱海鎮。截至2018年末,岱海鎮戶籍人口有14599人。截至2020年6月,岱海鎮下轄8個行政村。

2011年,岱海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943元。2018年,岱海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岱海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
  • 地理位置涼城縣中部
  • 面積:213 km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城鎮二環路西側
  • 電話區號:0474
  • 郵政編碼:013750
  • 氣候條件: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蒙J
  • 人口:14599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涼城縣城由今永興遷於新堂(今岱海鎮)。
1949年,屬涼城縣二區。
1950年3月,屬區,下設三蘇木、集賢、西香火地、舊堂、鞍子山、井溝後補地、泉卜子、園子溝9鄉和新堂鎮。
1955年5月,改稱香火地區。
1956年,撤區劃為新堂鎮。
1958年10月,撤鄉劃為新堂公社。
1965年2月,改稱廂黃地公社,並劃出城關鎮(現政府所在地)。
1984年,廂黃地公社改鄉。
2005年6月,城關鎮與廂黃地鄉合併為岱海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岱海鎮下轄9個社區、21個行政村:建設一、建設二、勝利一、勝利二、解放一、解放二、新建一、新建二、怡海、五蘇木、蘇義、三蘇木、元山、松樹溝、西營、元子溝、三營、鞍山、兵壩營、白艮、圪臭溝、杏樹貝、九股泉、小召、西廂、舊堂、弓溝沿、馬坊灘、井溝、海城;下設49個居民小組、15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岱海鎮下轄8個行政村:蘇義村、五蘇木村、三蘇木村、園子溝村、西營村、元山子村、松樹溝村、兵壩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岱海鎮地處涼城縣中部,東與麥胡圖鎮相連,南與六蘇木鎮毗鄰,西與永興鎮、蠻漢鎮接壤,北同卓資縣大榆樹鄉隔山相望,行政區域面積213平方千米。
岱海鎮

地形地貌

岱海鎮北依蠻漢山山脈,南連岱海湖,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可分為兩帶:北部山區,面積350.4平方千米;南部平原帶,面積220.3平方千米。最高點位於白艮村委會,海拔2121米;最低點海拔1267米。

氣候

岱海鎮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年降水量350—45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3026小時,有效積溫2500℃,無霜期一般為125天左右,全年有3個月平均氣溫穩定在15℃ 以上。

水文

岱海鎮境內河道屬岱海流域,流域面積1088.5平方米。主要河道有杏樹貝溝、圪臭溝、弓壩河等13條河流,總長度237.8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杏樹貝河,從杏樹貝村經岱海鎮注入岱海,全長15千米。湖泊有岱海湖,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水域面積160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岱海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早、蟲災、霜凍、洪澇、暴風、冰雹等。旱災為十年九旱,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0年,全年降水量僅為145毫米,21個村民委員會不同程度受災,因乾旱造成4萬人受災,4.1萬頭(只)牲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3萬畝;暴風一般發生在夏季;霜凍一般發生在春耕和秋收季節,1958年3月16日,境內白艮廠漢村雪後降溫,凍死牛34頭;洪澇每年7—8月發生,降雨量偏少,每年時有發生,但災情不嚴重。

自然資源

岱海鎮境內地下礦藏主要有輝長岩花崗岩、地熱等,其中飾面用輝長岩已探明儲量19萬立方米;鞍子山花崗岩礦荒料資源量54萬立方米;境內地熱資源豐富,1990年成一熱水井,井深240米,含鋰、鍶、偏矽酸等多種微量元素,水溫38℃。

人口

2011年末,岱海鎮總人口8.2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824人,城鎮化率44.7%。另有流動人口10590人。總人口中,男性42669人,占51.8%;女性39631人,占48.2%;18歲以下14071人,占17.1%;18—35歲19759人,占24%;35—60歲35190人,占42.8%;60歲以上13280人,占16.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88萬人,占95.7%;有滿、蒙古、回等15個少數民族,共3521人,占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4人。
截至2018年末,岱海鎮戶籍人口有14599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岱海鎮完成生產總值2.6億元,財政收入107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2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418元。
2011年,岱海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943元。
2018年,岱海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11年,岱海鎮有耕地面積16.4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8.1萬畝,林地面積11.6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雜糧雜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2萬噸,其中玉米4.1萬噸,馬鈴薯0.9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甜菜等。2011年,胡麻種植面積8790畝,產量406.4噸,可向社會提供121噸食用油;甜菜種植面積3075畝,產量532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7.3萬隻,年末存欄7.8萬隻;牛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2011年,生產肉類5642噸,其中豬肉1620噸,牛肉655噸,羊肉3237噸。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2.1萬畝,其中防護林4.8萬畝,經濟林2178畝,林木覆蓋率36%。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178畝,產量80噸,主要品種有山杏。

工業

2011年,岱海鎮工業總產值2.1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岱海鎮有文化站3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藏書1.63萬冊;農家書屋16個,藏書1.1萬冊;年放映電影52場次,觀眾達5200人次。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岱海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91戶,人數5735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51戶,人數5285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79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48人;城鄉醫療救助475人次。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萬畝,直接經濟損失3520萬元,救災支出163.9萬元。敬老院4所,床位410張。

交通運輸

岱海鎮有102省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岱海鎮因境內的岱海湖而得名。

風景名勝

  • 岱海溫泉
岱海溫泉位於涼城縣岱海鎮,原名“馬刨泉”。水溫常達38℃,日出水量2740多噸,泉水中含有鍶、鋰、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
  • 岱海旅遊度假區
岱海旅遊度假區位於涼城縣境內。岱海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水面面積70多平方千米,呈橢圓狀,被譽為“草原天池”。歷史上有關文字記載甚詳。漢代稱“諸聞澤”,北魏叫“葫蘆海”,宋元稱“鴛鴦泊”,清代蒙古人謂“岱根塔拉”,後稱岱海。

榮譽稱號

2020年8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岱海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