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壩閘

涵壩閘

涵壩閘位於莆田市涵江陳橋村,是北洋平原最重要的排洪工程,福建省比較大的排水閘之一。之所以在這裡建閘,是因為這裡是發達的北洋水系的最低洼處,又毗鄰木蘭溪感潮段,是北洋水系的最佳排洪點。涵壩閘建於1956年,閘身長近80米、高近9米,有閘門15孔,每孔寬3米,最大排水量每秒330立方米。形象地說,長長的連排水閘比三層樓房還高,只要15孔閘門同時打開,眼睛每眨一下,就要奔泄出330噸的水流。簡單一算便知,水閘一小時可以排洪約120萬方的洪水,理論上一個潮汐周期,便可以把北洋水系的1400萬方蓄水量排泄得乾乾淨淨,讓縱橫交錯的北洋河溝條條見底,魚蝦無處可遁。涵壩閘竣工後,基本解決了北洋水系的排洪問題,保障了7萬多畝農田的灌溉和水系沿線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涵壩閘
  • 地理位置:莆田市涵江陳橋村
水閘簡介,重要作用,文獻記載,

水閘簡介

涵壩閘位於莆田市涵江區陳橋村,是北洋平原最重要的排洪工程,福建省比較大的排水閘之一。之所以在犁剃應料這裡建閘,是因為這裡是發達的北洋水系的最低洼處,又毗鄰木蘭溪感潮段,是北洋水系的最佳排洪點。
涵壩閘
從橋兜順著堤岸繼續上行,過了下江頭,拐了個大彎,就到了西利村邊,江面豁然開朗,看來又是一處“水闊三江地”。大堤對岸的江面縱深處,矗立著一座龐大的建築,在煙波中顯得特別突兀。原來這座建築,就是名聞遐邇的涵壩閘。

重要作用

水閘,是專管水流“進出口”的設施。一項水利項目,沒有與之配套的水閘溝渠等“水工工程”,是無法正常發揮應有的效益的。簡單說,水流的“進出口”沒有管好,後果不是旱就是澇。這樣的科學道理,連很早很早的古人們都懂得。當初木蘭陂落成的同時,在李宏的倡導下,先民們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堤岸、溝渠、水閘等修建工程。從陂首至入海口,兩岸防護堤面對的是水情複雜的感潮段。因此,與堤岸配套修建的水閘,既要排洪、又要防潮,建設的標準自然要求比較高。古時把大的重要的水閘稱為“陡門”,許多地方至今仍沿用當時的稱呼,大量的小水閘一般就叫涵洞。新中國成立後新修建的水閘,小的依然叫涵洞,大的則稱閘,冠以名字。1997年出版的《木蘭陂水利志》記載,統計至當年度,南北洋平原共有水閘21座、涵洞277座。這么眾多的涵洞水閘中,不管是從建設規模上看,還是以所發揮的效益計,涵壩水閘始終位居第一。
涵壩水閘,老百姓都習慣地簡稱之“涵壩”。北洋河網的水快漫上田埂了,老百姓總會說,別怕,涵壩要放水了!初來乍到的人聽了,以為涵壩是長長的水壩。不過,宋代時,這裡還真有過一座長長的石砌滾水壩,名曰“三步泄”。一旦暴雨來臨,洪水跨壩而泄。相傳明末,梧郊村出了一位雲南巡撫,他的母親嫌平時過壩涉水不便,“乃將壩拆掉,改築為堤”。自此,涵壩不府趨見壩,空剩一個地名沿用至今。看來傳說是冤枉了這位巡撫的母親,更是讓巡撫白白背了黑鍋。滾水壩與感潮段直接連通,固然洪水來了可以跨壩而泄,但颱風期和天文大潮帶來的高位潮水,同樣可以跨壩湧進,造成嚴重的鹹潮“漫灘”,鹹水帶來的破壞,肯定更加慘烈。兩害相較,總得有取有舍,所以才痛定思痛,“改築為堤”。當然這隻堵不疏的做法也不科學。因此,史載,“自此以後的三四百年間,每遇洪水,北洋平體廈愚原便泛濫成災”。南北洋防護堤上開的那么多的口子,自古以來,不建滾水壩,統統建陡門水閘,箇中的原由,便是它們面對的是特殊的“感潮段”,非這樣不可。若建滾水壩可行,現在南北洋防護堤上就可能沒有幾座“陡門”,而是處處“滾水壩”了。就是幾百座的堤下涵洞,也不是讓水流自由自在地隨意進出的,每個涵洞都配有閘板或啟閉閥,並配有專人管護。可以猜想,先人們把這些水閘統稱為“陡門”,並能一直沿用至今,除了因為秦時就如此稱呼水閘外,或許也因為“唐音古化石”莆田話“陡”與“堵”同音,可開可堵,即為“陡門”,語境契合實際情況,大家一聽就明白,就接受,就流傳。
涵壩閘

文獻記載

涵壩水閘就建在涵壩滾水壩的舊址上。《木蘭陂水利志》上記載,開挖閘基時,曾挖出成排的粗大松椿。古時在感潮段上開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打基礎的最通用方法就是打松椿、拋亂石。修防護堤如此,築陡門如此,建渡口如此,架橋樑如此……因此,在這樣的河段挖出舊時松椿樁木,自然足以證明這裡是古時水工項目舊址。20世紀50年代建水閘,主體工程已是全部使用鋼筋混凝土和石料。不過輔助的防護工程仍然部分採用沿襲了千百年的打松椿、拋亂石古法。比如,為了消殺涵壩凳仔影閘外下游的試腿提水流沖刷,乾砌消力堰檻外就釘打了一道道的松椿,拋填了大量塊石。當時從繼承和成本考慮的這種古戲院紙法新用,經受住了時間、洪水、潮汐的共同考驗,水閘已經順利地度過肯民婚烏了半個世紀。

文獻記載

涵壩水閘就建在涵壩滾水壩的舊址上。《木蘭陂水利志》上記載,開挖閘基時,曾挖出成排的粗大松椿。古時在感潮段上開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打基礎的最通用方法就是打松椿、拋亂石。修防護堤如此,築陡門如此,建渡口如此,架橋樑如此……因此,在這樣的河段挖出舊時松椿樁木,自然足以證明這裡是古時水工項目舊址。20世紀50年代建水閘,主體工程已是全部使用鋼筋混凝土和石料。不過輔助的防護工程仍然部分採用沿襲了千百年的打松椿、拋亂石古法。比如,為了消殺涵壩閘外下游的水流沖刷,乾砌消力堰檻外就釘打了一道道的松椿,拋填了大量塊石。當時從繼承和成本考慮的這種古法新用,經受住了時間、洪水、潮汐的共同考驗,水閘已經順利地度過了半個世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