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通氣

液體通氣

液體通氣是把攜氧液體通過器官灌入肺中取代氣體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通氣技術。與常規氣體交換原理不同,LV技術是通過攜氧液體在肺泡膜形成液-液界面,氣體由分壓高的一側向分壓低的一側彌散,進而達到氣體交換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體通氣
  • 目的: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
  • 技術:LV技術
  • 分類:工業
液體通氣的發展,LV的作用及機制,

液體通氣的發展

上世紀,Winternith等發現向肺內灌注生理鹽水溶液可以使肺功能得到恢復,Neegard發現肺內灌入鹽水後可以消除肺泡的氣-液界面,進而降低肺泡表面張力。Kylstra嘗試將動物浸入高壓氧合鹽溶液,發現動物可以在液體理呼吸,並且實驗結束後可以恢復正常呼吸,並根據這項研究提出了LV的概念。然而高壓鹽水灌注肺可維持正常動脈血氧分壓,但常伴二氧化碳瀦留,另外大量鹽水灌洗會洗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故這種方法尚難以在臨床套用。隨後,有人又使用油類作為介質,但由於其粘滯性大,攜氧有限,不易揮發的原因而被棄用。
1966年Clark等發現全氟化碳(perfuorocarbons,PFCs)具有氧氣和二氧化碳溶解度高,性質穩定,不與活體組織反應,分子間作用小,表面張力低的優點,是進行LV的優良介質。通過大量實驗研究,Greenspan 等在1989年首次將完全性液體通氣(total liquid ventilation,TLV)技術成功套用於臨床。為了克服TLV操作繁雜等缺點,Fuhrman等通過改良提出較為簡單有效的液體通氣方法,即部分液體通氣(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PLV),這種方法使LV技術在臨床套用成為可能。

LV的作用及機制

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LV的治療作用包括一下方面:① 較好的攜氧及二氧化碳能力,在肺內起氣體轉運的作用;② 抗炎作用;③ 液體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作用,使萎陷的肺泡重新開放,降低肺泡張力,減少死腔;④ 由於PFCs的重力作用,肺內上、下區域血流重新分布,尤其是使下垂部位的血流減少,從而改善肺內通氣/血流比。
LV發揮起作用可能的病理生理機制為:① 促進內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② 有利於肺泡及小氣道分泌物的排出;③ 穩定細胞膜,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從而抑制肺組織的炎症反應,防止或減輕肺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