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晶片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被喻為後基因組時代的晶片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相晶片技術
- 定義:後基因組時代的晶片技術
- 技術原理:對每一個微球進行著色等
- 疾病機制研究:信號通路等
- 起始年代:20世紀90年代
發展背景,技術原理,套用範圍,疾病研究,機制研究,新藥研發,
發展背景
液相晶片技術將流式檢測技術與晶片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大大延伸了流式檢測平台,以微球體代替細胞作為反應載體,這個相當開放的反應體系可進行蛋白、核酸等等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不僅從細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其檢測範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另一方面也使晶片技術取得重大的突破:在保持高通量檢測的同時,將反應體系由液相-固相反應改變為接近生物系統內部環境的完全液相反應體系,對於確保建立在正確的高級結構之上的真實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尤為關鍵。迄今為止不到十年的時間,全球已有數百套基於此項技術(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的檢測平台,用於蛋白質,免疫學等等領域的研究,臨床診斷試劑的開發方面也發展迅速,自身免疫鑑別診斷試劑等已通過了FDA認證。
技術原理
其專利技術對每一個微球進行2-3種螢光染料的著色,通過精確的染料比例產生100-500種不同顏色的微珠,每一種顏色的微珠上偶聯一種特異性的蛋白抗體。當偶聯特異性抗體的微珠與樣本中的蛋白(Analyte)反應,加入生物素標記的檢測抗體。通過PE標記的Streptavidin與生物素的連線放大信號。整個反應結束後形成的複合物包括了微珠的螢光和PE的螢光信號。儀器在檢測時,在液流系統中,微珠快速通過第一束紅色雷射,對微珠進行ID識別。第二束雷射是綠色雷射,對PE螢光信號的強弱進行檢測。最後,獲取到的光信號將被快速處理成數位訊號,經軟體分析後計算得到每一種蛋白的含量。
套用範圍
疾病研究
疾病的早期發現:
1.惡性腫瘤研究:包括了早期發現和腫瘤轉移,涉及多種組織的特異性腫瘤檢測方案;2.心血管疾病;3.內分泌疾病;4.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茲海默症等;5.自身免疫疾病:敗血症、多發性硬化、類風濕關節炎等;6.感染性疾病。
疾病進程的預測:1.免疫功能;2.腫瘤與細胞壞死;3.血管生成;4.糖尿病;5.代謝功能紊亂;6.心血管疾病;7.自身免疫疾病。
個體化冶療:1.疾病相關突變檢測;2.HLA分型;3.基因多態性分析SNP。
機制研究
1. 信號通路;2.細胞凋亡通路;3.細胞因子協同效果;4.細胞內代謝研究;5CD4+T細胞功能研究;6CD8+T細胞功能研究。
新藥研發
藥物毒性預測: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