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材料的發現,正式於1888年,將膽固醇的苯二甲酸或以酸加熱到145度時,有白濁稠狀液體,再加熱至178度,會變成透明液體,冷卻下來則有紫色、橙紅色、綠色等不同顏色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晶材料
- 外文名:Liquid crystal material
發展歷史
1920後時期,為液晶合成的開始及分類的確定,Friedel博士將液晶分類成層列型或距列型、向列型、膽固醇型..
1960到1968年代,為液晶套用研究的蓬勃時期,G.H.Heilmeir博士發現動態散射模式(DSM),而使套用朝向液晶平面顯示器
電控復折射(ECB)的動作模式於1971年提出,後來發明扭曲向列型液晶平面顯示器,套用在汽車儀表和電子表上
1973年後為液晶實用化和套用研究多樣化時期,日本的sharp和Seiko-EpsON改朝向向列型液晶平面顯示器,1972年P.Brody提出主動性矩陣型模式,1980到1983年則有鐵電性液晶平面顯示器,1983到1985年發明超向列型液晶平面顯示器(STN-LCD)。
1980年日立試作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平面顯示器(LTPS TFT-LCD)
1990年代彩色超向列型液晶平面顯示器之筆記型電腦
1991年彩色非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平面顯示器之筆記型電腦
1996年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平面顯示器的數位相機
2000年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平面顯示器結合有機電雷射顯示器成為新一代省電及高解析度的顯示器
材料分類
1.溶致液晶,將某些有機物放在一定的溶劑中,由於溶劑破壞結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被稱為溶致液晶。比如:簡單的脂肪酸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等。溶致液晶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生物體中,和生命息息相關,但在顯示中尚無套用。
2.熱致液晶,熱致液晶是由於溫度變化而出現的液晶相。低溫下它是晶體結構,高溫時則變為液體,這裡的溫度用熔點( TM) 和清亮點( TC ) 來標示。液晶單分子都有各自的熔點和清亮點,在中間溫度則以液晶形態存在。目前用於顯示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是熱致液晶。在熱致液晶中,又根據液晶分子排列結構分為三大類:近晶相(SMECTIC) 、向列相(NEMATIC) 和膽甾相(CHOLESTERIC) 。
目前,各種形態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用於開發液晶顯示器,現在已開發出的有各種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雙(多) 穩態液晶、鐵電液晶和反鐵電液晶顯示器等。而在液晶顯示中,開發最成功、市場占有量最大、發展最快的是向列相液晶顯示器。按照液晶顯示模式,常見向列相顯示就有TN (扭曲向列相) 模式、HTN (高扭曲向列相) 模式、STN (超扭曲向列相) 模式、TFT (薄膜電晶體) 模式等。
材料合成
2.寬廣的使用溫度區域,可適用於不同的低溫或者高溫的環境
3.液晶的黏度值低而易產生高速回響速度
4.鐵電異方向性大而適合於低電壓操作
5.復折射率的變化性可有效地增加其對比性
6.分子的配列性以及其秩序度高而有效的增加其對比性
材料模型
例如,金剛烷,季戊四醇,環己烷,等等,通常引起在塑膠晶體中,分子具有長程有序的位置經過快速的reorientational運動對他們的格點。橢圓形或棒狀分子通常引起所謂的棒狀液晶,包括液晶和層狀近晶相晶體,和層狀各向異性塑膠晶體(軟固體)。盤狀液晶材料生產–盤狀和柱狀–狀液晶和柱狀軟固體(三維,圓盤狀)。分子材料具有這些形狀的組合也可以相。例如,具有圓盤形和棒狀形狀的材料都可以同時顯示出棒狀和盤狀的階段,這樣的材料,這往往是polycatenar,被稱為phasmidic這是單細胞的感受器在側若干種線蟲的尾部區域。他們的結構相似纖毛感受器,而小)。類似地,結合的分子結構光碟和球體的功能可以有碗狀的形狀,可以生產碗狀或錐體基。此外,材料與彎曲的架構已發現具有介孔的小說類某些液晶分子的分子模板圖中描述的修改,典型的低摩爾的例子質量液晶顯示。所有這些模板具有潛在的手性。
測量方法
1.轉移溫度的測量,利用毛細管法及顯微鏡觀察法測定轉移點,或以雷射光束的透光率法。
2.層析法,例如所謂的紙層析法和薄層層析法。
3.熱量計方式的精密融點測定。 4.電阻係數的測定。
5.氣體層析法。
材料套用
(2)HTN:遊戲機,電飯煲,早教機,車載系統
(3)STN:手機,MP4,MP3,電子詞典,PDA
(4)TFT:背投電視,電腦,手機 ,汽車導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