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鹹肉是一道菜品,主料為豬肉,配料為鹽,製作方法是首先把肉處理一下,把肉上鹽,上完鹽後把肉疊放起來,再上第二次鹽,最後是復鹽,醃製半個月左右即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涪陵鹹肉
- 分類:四川菜
- 口味:鹹鮮可口
- 主要食材:豬肉
- 功效: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簡介,原料,做法,營養價值,注意事項,
簡介
四川古稱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為小煎、小炒、乾煸和乾燒有其獨道之處。從高級筵席“三蒸九扣”到大眾便餐、民間小吃、家常風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穎,做工精細。其中"涪陵鹹肉"值得一提
原料
主料:豬肉(肥瘦)(5000克)
調料:鹽(750克)
做法
1.原料加工:將整隻鮮豬開成兩片,割去頭尾,清理掉淋巴腺血巢、板油及碎肉。在頸後第一筋骨間用刀戳進去,深6至7厘米,扇子骨要掀起,前腳下骨節要切段,後腿上前後中各開一刀,抽出四腳蹄筋,膀骨間劃2至3刀,以使鹽能浸入。
2.第一次上鹽:上鹽醃製十分關鍵,上鹽時要把鹽由刀口擦到肉內,所有的肉縫都要擦到,前後腿、脊骨上的肉厚骨多部分要多用鹽,膀條處肉薄則少擦些,四隻腳膀要用鹽擦勻。天氣熱時皮面要用鹽擦勻,否則會造成腐膩。冬天氣溫低時不會引起腐膩,故不用擦鹽。用鹽量受氣溫影響較大,一般肉100千克第一次上鹽3至4千克,溫度較高時多一些,溫度低時則少一些。
3.疊放:上完鹽後疊放,下面鋪木或他物,皮面向下,一層壓一層堆放,堆成4到5層即可。
4.第二次上鹽:第二天開始二次上鹽,肉100千克用鹽7至8千克,上完鹽後將皮面向碼放。碼放時要一層一層向上堆,使腔內有鹽滷,不要讓腳膀、脊骨脫鹽,如有脫鹽現象,應及時補上。如遇天氣聚變則要及時翻堆,調節堆內溫度,防止部分受熱脫鹽。使鹹淡均勻,免得肉變質。
5.復鹽:一般在第二次上鹽後的7至8天開始復鹽,肉100千克用鹽5至6千克,在每片肉上都擦塗均勻,繼續醃製半個月即成。
營養價值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