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望州關

涪陵望州關,位於涪陵城南海拔689米的望州山上。望州山山勢朝西北、東北、東南三個方向延伸,逐漸傾斜,然後直抵長江和烏江

其險要地勢,成為涪陵城南一大拱衛屏障。望州關更是這拱衛屏障的最重要節點,內外主寨門、小寨門及相互連結的古寨牆,共同組成了這個易守難攻的關隘。
望州關主寨門有內外兩道,在位於原涪陵至南川的必經之路上。外寨門由於風化剝蝕,門額字跡模糊不清,但東西兩側寨牆保存基本完好。保存最好的內寨門,門洞有4米多深、近2米寬、中高近3米,仍為進出的主要通道。門額上方是清代書法家、涪陵人石彥恬,在鹹豐己未年(1859)題隸體“壁壘一新”四個字;下方右為題刻“鹹豐十年庚申歲九月上浣日吉旦”,左為題刻“石彥恬題”。
主寨門與涪陵城郊的黔江關、靖遠關、小關等關隘,以及小寨門附近的多個制高點遙相呼應。而外寨門與小關和居涪陵城南五關中小寨門相連,形成一體。小寨門位於望州山西南坡邊,為卷拱雙層石門,保存也基本完好。門西南開,額上鐫有“層巒聳翠”四個歐體楷書大字。
三寨門之間相距數百米,或由1—4米高的人工石牆,或依天然石脊山樑、斷崖等,共同構成一個占地近3000平方米、呈三角形的防衛空間。寨門及石牆外,多為數十米至百餘米高的絕壁陡坡,內借其山巒和山脊間的起伏地貌,形成多處天然制高點。清代有詩云:“一山高並兩峰連,關上雲開望遠天。百雉金城居重地,雙江玉帶鎖長川。高低樓閣煙波上,遠近村墟草樹前。盛世不須重擊柝,撫綏多仗邑侯賢。”
據《聖安本紀》和《蜀碧》等書載:明崇禎十七年(1644)六月,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占涪州城,在城南望州關大敗明軍參將曾英及其所部。這是目前史料中對望州關的最早記載,表明望州關建成年代在明朝時期,距今至少368年。
清鹹豐年間,為抵禦太平天國軍隊的西進,按清廷詔令曾對望州關作過修繕。1862年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所率西征軍,在此及周邊地區屯兵數萬,圍攻涪陵城清軍。民國十一至十二年(1922至1923),在涪陵任川東邊防軍旅長的賀龍曾在此作過戰。民國十七年(1928),四川軍閥楊森與郭汝棟的“下川東之戰”曾在這裡進行激戰。
1949年11月,望州關駐紮了國民黨軍79師主力團。11月28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417團主力營,在此打敗國民黨軍的防守,掃清解放涪陵城的最後障礙,為劉鄧所率解放大軍西進重慶、成都等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今,望州關納入涪陵白鶴森林公園,這一古今戰場遺址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