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奴部,部族名。高句麗始由五族,即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組成,此乃其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涓奴部
- 別名:西部+右部+下部+白部
- 類型:部族名
涓奴部,部族名。高句麗始由五族,即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組成,此乃其一。
涓奴部,部族名。高句麗始由五族,即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組成,此乃其一。初為諸部之核心,勢力較強,後衰落,為桂婁部取代。本是血緣關係較強的部族組織,後漸變成以地緣為主的行政單位,改稱為西部,又稱右部或下部...
涓奴部本國主,今雖不為王,適統大人,得稱古雛加,亦得立宗廟,祠靈星、社稷。絕奴部世與王婚,加古雛之號。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遠於王,如卿大夫之家臣,會同坐起,不得與王家使者、阜衣先人同列。其國中...
具有夫余類型特徵的現象,則進一步說明了高句麗的早期遺存性質,就是文獻中記載的“卒本夫余”,在繼承了渾江流域“小水貊”和“沸流部”等民族文化傳統後,形成的高句麗早期的“西部”(涓奴部)的文化遺存。從而為從考古學上確認高...
消奴部…今雖不為王…得稱古雛加…;絕奴部世與王婚,加古鄒之號”,[6]而烽上王之弟咄固,正是古鄒加之爵位,其非後族部長,而是宗族王子,但從其子乙弗藏匿於沸流水地區,即涓奴部可見,咄固極有可能為主掌西部消奴部之職的古...
今有人認為,桂婁為高句驪5部之一,三國魏時取代涓奴部為王,故它實為“高麗故地”之別稱;又唐曾封大祚榮子大武藝及武藝子大都利行為“桂婁郡王”,不能說此“桂婁”為“挹婁”之誤,其地似指今遼寧瀋陽市天柱山一帶,晉末至...
高句麗族在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階段後,分裂成五部。《三國志》記載:高句麗“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而這五部的高句麗人散居在我國東北和朝鮮西北,形成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國家。如沸流國、黃龍...
古雛加 古雛加,官名。漢魏時,高句麗國家機構的官職分為八等,此乃其一。地位崇高,一般由王族成員擔任。因涓奴部原為五部之首,特允許其大人也可稱之;而絕奴部世與王族通婚,也常加封此稱號。
沸流國 沸流國,部族名。高句麗所屬諸部之一。居於沸流水(今富爾江)上游,系西漢初期的高句麗部。朱蒙建國之次年,即東明王二年(前36年),降服之,並封該部首領松讓為王。一說涓奴部源於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