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涓人
- 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 》
- 釋義:古代宮中擔任灑掃清潔的人
- 釋義2:亦泛指親近的內侍
出處,導讀,注釋,譯文,道理,
出處
《 戰國策·燕策一 》
導讀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而最後“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可謂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釋
(1)君人:當君主的。
(2)涓(juān)人:國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稱太監。擔任宮廷內灑掃的人。
(3)遣:命令。派
(4)金:指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
(5)反:通“返”,返回。
(6)安事:猶言“何用”。
(7)捐:丟掉,白白扔掉。白白費掉。
(8)不能:不到,不滿。
(9)期(jī)年:十二個月叫“期年”,即一整年。
(10)三:好幾匹。言其多,不是確指。
(11)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麼?
譯文
從前,有個嗜好玩馬的國君,想用千金重價徵求千里馬。過了三年,仍無一點收穫。這時,宮裡一個職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說:“請您把這個差使交給我吧!”國君點頭同意。不到三個月,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馬,可是當他要買馬時,這匹千里馬卻死了。他思慮了一會兒,仍然花費五百金,將死馬的屍骨買了回來。他帶著千里馬的屍骨回宮向國君復命時,國君見是馬的屍骨,非常生氣,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馬,你買這死馬回來有什麼用?這不是白費了五百金嗎!”侍臣回答說:“一匹死馬您都願意買它花五百金,更何況活的馬,人們都會認為您是真心實意喜愛良馬的國君,而且識貨,說話算話。這樣,一定有人自己上門獻馬。”果然,不出一年,國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別人主動獻來的千里馬。
此文言文引申出的成語為“千金市骨” 你可以通過查這個成語了解這個故事和成語的意義!
道理
這則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是汗明見春申君時所引用的,他要用這個故事向君主闡明這樣一個道理:當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僅要善於發現人才和恰當地使用人才,還要用伯樂愛護千里馬那種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